念到刘家老宅这边,符合和年龄的男丁四人,需出两人。
秦瑶还没顾得上去看刘老汉和刘柏的神情,立马就轮到她家。
“刘季家符合男丁一人,应出一人。”
“刘大福家符合男丁四人,应出两人......”
每一个被念到名字的,都忍不住低下头去。
天空细雨不断,阴沉沉的压在众人心头,气氛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
运粮民夫,在徭役中属于百姓们最不愿意遇到的那一类。
仅比应招入伍稍好一些,属于后勤工作,不用正面应敌。
但这不代表没有危险。
其中最要命的便是军令时限,一旦不能将粮食如数如期运送至指定地点,轻则死,重则连坐三族。
村长把一长串名单念完,连连叹气,满是愁容。
他家符合人数五人,应出两人,只要没有功名加身,普通老百姓谁都无法避免服徭役。
不过他也有为大家伙争取到一定的减免名额。
村长喊了两声,让大家伙打起精神来,大声道:
“本县还有囚犯三十五名,六两银可得一个代役名额,先到先得,手里有银子的抓紧吧!”
就这三十五个名额,还是先前剿灭马匪时,等待秋后问斩的。
要是政令来得晚一些,有钱也买不到名额!
原本还抱有希望的村民们,听见六两这个数字,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可即便如此,只要能拿得出来的,砸锅卖铁也要想办法争取一下。
钱没了,苦着也能过。
人要是没了,那就真的什么也没了。
刘老汉和刘柏紧紧握住拳头,扭头就回家凑银子去。
得亏今年丰收,要不然这十二两银是无论如何也凑不出来,到时候至少得出一人。
邱氏眼看着就要生了,老二是肯定不能去的。
刘肥还小,毛孩子一个能顶什么用,要是路上遇到点什么事,后果不敢想。
最后这一个名额不是落到刘老汉身上,就是刘柏身上。
父子两现在只有庆幸,幸好今年丰收拿得出这份银子。
但也不敢抱太大希望,名额才三十五个,民夫征召三千人,这么多人抢,不敢耽搁半分。
父子两急匆匆走出祠堂,突然想起还有秦瑶,刘柏又跑进来叫她快点回家拿银子。
“六两银子而已,弟妹你别舍不得,快拿过来给村长,要不然老三就得去运粮了,那可是个要命的差事!”
匆匆交代完,刘柏便跟刘老汉进了家门。
父子以为秦瑶知道事情轻重,一定会回家给刘季拿银子买代役名额。
却不知,秦瑶不但不着急,嘴角反倒浅浅勾起一道冷笑。
刘季,这次看你还不死!
“阿娘!”
远远看到山下有人影,四娘便忍不住大声喊了出来。
秦瑶挥挥手,“进屋去,外面下着雨呢!”
四娘没动,等到秦瑶来了,才牵着她衣角一块儿进屋。
小姑娘满眼担忧,仰头看着她,“阿娘,是不是发生不好的事情了?”
大郎兄弟三个也望过来,神情忐忑。
秦瑶收了斗笠,拍拍身上的水汽,微笑道:“没事,就是官府要找民夫帮官府运送军粮到边关,给咱们在边关与蛮夷作战的将士们送吃的。”
三郎、四娘,轻轻吁了一口气,天真道:“原来是这样啊。”
第148章 爹你救救儿啊
大郎、二郎眉头微皱。
二人年长些,经历过前几年乱世带来的恐慌。
各种征兵政令、修桥铺路的徭役,还有名目稀奇古怪的赋税,每一次钟声敲响,村里便是一片哀色。
所以,当运粮民夫绝不可能像阿姨说出来那样轻松。
大郎试探问:“那咱们家也要出人吗?”
秦瑶淡定的给自己倒一杯水,点点头,“对,你爹去。”
她语气轻松,看起来就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用过多焦虑。
大郎心猛的一沉,犹豫的看了秦瑶几眼,被二郎狠拽了下衣角,最后深吸一口气,什么也没说,拿起水壶为她添满杯中水。
“等粮食运完,阿爹就能回来吗?”四娘新奇问。
秦瑶摸摸她肉嘟嘟的小脸,“对,完成任务就能回来,兴许还能赶回来过年呢。”
前提是,完成任务!
四娘哦的点点头,懂了但没全懂,看看大哥又看看阿娘,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有点不对劲。
但看阿娘还笑着考问哥哥们的功课,彻底放下心来,阿娘说没事那定然就是没事啦~
热水洗脸洗脚,各自回屋睡觉。
夜里仍是下雨,雨声时大时小,寒意丝丝袭来,幸好先前换了新的松软稻草在床底,被褥也换了厚实的。
夜半时分,听着屋外雨落,睡得正香,院门突然被“嘭嘭嘭”拍响。
秦瑶和隔壁屋里的四个孩子都被惊醒。
秦瑶起身冲院外喝了一声:“什么人!”
“是我,娘子我回家来了!”
居然是刘季。
秦瑶一边穿衣一边在心里想,今天休沐了?
不过来得正好,省得她还要进城把他带回来服徭役。
秦瑶把门打开,立马退到堂屋屋檐下避雨。
大郎和二郎也打开房门,从门里探出脑袋,看见雨夜里一身狼狈的来人,迟疑唤道:“爹?”
刘季关了院门,哎的应一声,迅速跑进堂屋,摘下头上并不起什么作用的斗笠,露出一张被雨水浇得凄惨的脸。
湿发全部糊在脸上,长衫上全是泥点,脚上布鞋更惨,已经被泥水泡成另外一个颜色,看不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