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235)+番外

但这种事情,向来是不能完全预测的,本地不严重,不代表临县不严重。

秦瑶拍掉手上灰烬站起身,对刘季说:“感谢惠阳郡主吧,要是没有郡主和亲,战事继续,紫荆府的存粮完全留不住。”

刘季嘴上先是习惯性的应:“是是是。”

但应完,又忍不住嘀咕:“同窗们都说,只有弱国才会答应和亲这样屈辱的事。”

秦瑶刚刚稍微舒展的眉头瞬间紧皱,回头看了刘季一眼,“你同窗们都这么说?”

刘季不清楚她是什么立场,赶紧撇清自己,“是他们这么说,我可没这么说过。”

话说完,他就看见她脸上露出一个不知是鄙夷还是什么的讥笑,“看来你们这帮书生都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刘季弱弱道:“能不能不要用‘你们'?我没说过好不好......”

“你若不认同,刚刚就不会让我听见你说的那句话。”秦瑶冷嗤一声,“你们这帮书生,眼界格局都小得令我震惊。”

这么说的话,刘季可就不服了,拱手朝秦瑶一作揖,语气很冲的说:“请娘子赐教!”

他倒要听听她能有多大的眼界和格局。

秦瑶本不想跟他这样的废物多说,但转念一想,日后考科举走仕途,有必要培养一下他的政治敏感度,深吸一口气,压下不爽,示意他牵起马,一边往县城那边走,一边道:

“如果你是京都里的那位,刚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乱,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你觉得下一步最该做什么?”

刘季没答,因为他的答案是广纳天下美人入宫,逍遥快活,享受人间极乐。

不过这话说出来,他今天必死无疑,还是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比较好。

他那眼珠子一转,秦瑶就知道没想好事,睨了他一眼,这才继续说:

“要想知道下一步怎么做,就得先回想,之前的乱世为何会出现。”

这个思路听着有点新鲜,刘季难得动了下脑子,回想从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惜这是近年的事,史官还没写呢,先生也没教,不知从何想起。

第206章 发疯

秦瑶便问他:“你觉得一个稳固强大的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这个倒是不难,刘季随口就能答上,“广阔肥沃的土地,还有勤劳的子民。”

秦瑶点点头,又问:“什么原因会动摇到土地的广袤和子民的勤劳?”

这个也好答,眼前就有。

刘季指着官道两边的庄子,这些田地,全是本县大地主的,这些人非富即贵,早早就动用自己手里的权利把最好的良田拢在手里。

而普通老百姓想要养活自己,就只能租种他们的田地,成为佃农。

倘若所有的土地都成了这样,再加上今日这样的虫害,或是去年那样的战事,而这些占据田地和权利的大老爷们不但不降租,还要增租,那么百姓生存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人一旦被逼上绝路,就要反。

刘季沉重道:“是天灾战乱频繁害得百姓流离失所导致良田荒废,是旧朝腐败,放纵当地豪强吞并田地,私养兵丁,动摇国本。”

秦瑶惊喜的看了他一眼,看来也不完全是个废物。

她又重新问回第一个问题,“所以,得到一个经历几十年乱世后好不容易统一的国家后,下一步要怎么做?”

她并没有让他回答,而是继续说:“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减少徭役赋税,避免战事,给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一个修养的时间。”

“我们不是怕了北边那些蛮人,只是现在还有比教训他们更重要的事要做。”

倘若怕了,盛国去年也不会发兵,只会在一开始就主动开出和亲这样的条件示弱。

而不是在打赢了一场之后,以安抚的姿态,提起和亲休战的事。

“北边的战事要是不停下来,受苦的只会是咱们这些底层百姓。”

秦瑶看向刘季,指了指他,“没有郡主主动和亲停息战事,你还在边关当运粮民夫,今年的赋税会加重,虫害带来的后果会比现在看到的还要惨重数十倍。”

“商队无法进行外贸交易,经济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我新做的书箱恐怕都卖不出去。”

“一场战争带来的连锁反应,超乎常人想象,而这些连锁反应分摊到每一个人身上,都足以使得原本还算安宁的小家庭走向毁灭。”

城门口要到了,秦瑶接下刘季手中缰绳,淡淡道:“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我只看到和亲这个决策给我带来了安宁的生活。”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郡主那样,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反正,她就做不到。

看一眼刘季,刘季心虚的狠狠咽了口口水,他也做不到。

一股愧疚感从心里蔓延上来,刘季低声说:“我真该死啊!”

秦瑶递给守城官兵两文入城费,肉疼。

她只想着去城郊转转,看看县里的虫害情况,却忘记出城容易,进城却还要缴纳入城费。

早知道她就一个人出城了,现在还得多交刘季那份,不划算!

夫妇俩在酒楼后门分开,走前刘季拿到了五十文生活费,笑得见牙不见眼。

秦瑶回到客栈,吃了晚饭就在大堂帮忙打打下手,因为住的不是客房,范掌柜没要她的留宿费。

秦瑶要给钱,他还生气了,只能做点自己能做的事填补住宿费。

刘季那边,钱刚到手就花出去八文钱,奢侈的吃了一回肉馄饨。

把肚子吃撑,这才揉着肚皮回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