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243)+番外

刘肥这次不跟刘季唱反调了,他确实感受到了大家伙看到粮食时火热的目光。

本来大多数农人就吃不饱饭,所以任何一点意外发生,都会让他们陷入饥饿困境。

每每到了春耕这段时间,熬过一个冬天的百姓就会出来做短工找饭吃,乞讨也不在少数。

秦瑶在刘家村见过几次乞讨的人,多集中在春耕后秋收之前这段时间,家里有余粮的,也会给他们半碗糙米或是两口水喝。

刘家村里的族人们,对外来人一直都保持着高度警惕。

因为时常有人化成乞丐进村打听小孩和女人的情况,一不小心,就拐走了。

不过这两三年来,国家安定,在路上看到乞丐的次数很少。

但听见刘季和刘肥这么说,回程路上,秦瑶特意留意,发现乞讨的人确实多了。

他们都以家庭为单位,三五成群结伴而行。

有些人数多达二十人,差不多都是一个村里的。

看到粮车时,原本黯淡的眼神都亮了,想上前乞要。

秦瑶一双冷眼扫过去,手握住了刀柄,强大的恐怖气场笼罩全场,乞要的人心里齐齐打了个颤。

本想要迈出去的脚,在求生的本能下缩了回来,只敢退到道路边缘,痴痴望着那一袋袋粮食,不敢靠近。

走到下河村后,这种全家出动的乞讨小团体这才消失不见。

刘季甩着路边摘的草,嘚瑟的冲秦瑶笑了笑,看看,他多有先见之明,要不然这些成群结队的乞讨人他怎能应付得了?

秦瑶撇他一眼,嘴角轻扬,算你小子有点脑子。

一万一千斤粮食,整整十辆车驶入刘家村,引起了一小波震动。

没想到秦瑶说要囤粮,居然囤这么多。

但转念一想她的饭量,倒也能理解。

不过第一眼看到这么多粮食,刘家村的村民们心里还是有点震撼。

本来说想囤粮但还迟迟没行动的村里人,一下子受到了刺激,开始跟风囤粮。

秦瑶看到此景,心里放心不少。

能跟风也很好,家家有余粮,这样大家都安全。

第213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家老宅那边分到一千斤,运输费这些秦瑶一字未提。

刘老汉和张氏心里感念,并不急着把这份钱算清,日后他们也多帮着点就是,这些人情往来是算不清楚的。

城里带壳的麦子卖到了十二文一斤,三两银子能买到一千斤,老宅众人都很欢喜。

何氏和邱氏紧急把家里半间屋子收拾出来放置这些粮食。

但秦瑶那边一万斤粮食,根本无处安放。

眼下只能尽量往她们自己住的卧室里塞,等春耕腾出手了,再增建一间仓库。

这事刘柏和刘仲拍胸脯给秦瑶下了保证,都包在他们身上。

特别交待,不用秦瑶管饭,她只要打点肉给他们就行,他们回去自己做。

秦瑶心里有点失落的想:你们的嫌弃好明显哦。

傍晚,两家一起在秦瑶家吃了顿刘季做的丰盛晚饭,这才笑着各自散去。

秦瑶把老宅众人送出门,目送他们进了村,锁上大门,把家里的几间屋子转了又转。

看到房间里堆叠起来的粮袋,秦瑶轻吁出一口气,抚了抚心口,很安心,很舒坦。

“娘子?”

刘季在门外小小声低唤。

秦瑶退出屋子,示意他跟上,两人来到堂屋。

刚坐下,刘季便递上来一份账单,摊开铺平,逐条给她解释。

三十两买粮钱,每斤麦三文,共购入一万斤。

二两差旅费,离家六晚,共花费住宿费六百文,伙食费四百文,以及糕点两包一百二十文,打点探听费八百五十文,余三十文。

解释完,刘季自觉掏出钱袋放在她面前,倒出来数,正正好是三十枚铜板。

一切都很完美,就算找刘肥对质也很难找出漏洞。

秦瑶掂量着余下的三十文钱,似笑非笑的看了刘季一眼,直把他看得脊背发凉,额间冒出冷汗,这才道:

“三月份和四月份的生活费你自己解决,别问为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

什么住宿费要六百文?

沿途能有几间高档客栈能让他这么花销!

什么糕点两包得花一百二十文?

她看顶多四十文,不能再多了!

还有那个探听费,就更是错漏百出,她都不想拆穿。

钱给出去的那一刻,秦瑶就已经把这部分包含在预算之内。所以现在看到这份账单,内心毫无波动。

她如果猜得没错的话,刘季昧下来的钱应该有八九百文。

他一个月在书院的生活费,包括纸张消耗在内差不多是三百文钱,她只算两个月的,余下部分就当是给他的辛苦费。

足足三百文辛苦费,再也没有比她更大方的了。

“睡了。”秦瑶站起身,把账单丢给他,拿走余下的三十文,打着哈欠回屋睡觉去。

独留下刘季呆坐在堂屋的小凳子上,内心涌动,拳头紧握,聪明反被聪明误,差点把自己气晕过去。

早知道连那三十文也不还了!

他辛辛苦苦藏下来的八百九十文钱,居然还要拿去当生活费,凭什么?

凭什么啊!!!

似乎连院里的鸡都能感受到堂屋上空那犹如实质的黑色怨气,咯咯哒的声音都弱下来,免得触了霉头,明日就被杀来吃了。

大郎牵着弟弟妹妹从淋浴房出来,经过堂屋时都轻手轻脚的,挨个钻进房间,把房门轻轻掩上,把那股冲天怨气隔绝,这才齐齐吐出一口气。

刘季“哼”的站起身,重重吹灭油灯,嘭的把堂屋门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