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26)+番外

店里有成衣卖,是二手的,估计是从典当行里拿出来的抵押物。

秦瑶见价格划算,再看看自己这身脏得已经不能看的麻衣,果断挑了一身自己能穿的,又另外也给四个小孩各买了一身。

鞋子也一人来一双,秦瑶自己是皮靴,四个小孩的是粗布鞋,都是半旧的。

她的倒是合脚,但百姓简朴惯了,尺码做得都比较偏大,四双小孩的鞋都不是正码的。

但小孩子嘛,长得快,穿了袜子再垫厚鞋垫,凑合凑合就合脚了。

袜子鞋垫头巾,还有发带,秦瑶也买了些。

这些全部弄下来,花费了十两银子。

结账的时候,秦瑶倒吸凉气,心说这些布也太贵了,难怪大家都自己买材料回家做。

从布庄离开,秦瑶又去杂货铺买齐了日常需要的油盐酱醋、锅碗瓢盆。

不过没找到卖成品家具的店铺,只有接定制的木工,家具只能暂时放放,回村后再找附近木匠帮忙打几件。

东西买齐,秦瑶在北城门下花三十文钱租了一辆牛车,带车夫驾着车去把买好的粮食装上,载着满满一车的东西,启程回刘家村。

牛车载满了东西,已经没地方可坐,秦瑶便和车夫一起步行。

从开阳县一直到金石镇,都是官道,今天天晴了,路面还算好走。

秦瑶边走边清点手里剩下的银子。

这一车东西,花了十八两银子,现在她手里还剩下六十七两三钱银子。

秦瑶打算存五十两不动用来应急,剩下的十七两多,她打算用来做几样像样的家具,再把那破茅屋修缮一下,墙体加固,增建两间屋子,再搭一个洗漱间和厨房,然后把围墙建起来。

围墙这个事情最要紧,没有围墙,丝毫没有隐私可言,放点东西在家里也不放心,总担心会被人偷拿。

还有墙,到了冬天可以抵御一些下山觅食的野兽,睡觉也能安心点。

其次就是现有房屋主体修缮,那大风一吹就能刮跑的茅草顶必须换,换成结实防水的瓦片。

不过想盖瓦,房梁和房屋墙体都要加固才行。

这些事情,秦瑶一知半解,决定到时候问问刘家老宅的人。

她看刘老汉父子四人给她修房顶的时候,挺厉害的样子。

秦瑶看得出来,老宅的人根本放心不下刘季这混球。

也不知道是不是会叫的孩子都有糖吃,刘老汉对刘季这个儿子,确实有点偏宠。

而这点偏心,可能连他自己都察觉不到。

秦瑶算着账,畅想着自己这个冬天能睡在结实的房子里,宽敞温暖的床上,嘴角不自觉翘起,走起路都带风。

车夫追不上她,喊了一声,秦瑶这才反应过来,稍稍放慢脚步。

她昨夜吃得好睡得好,今天换了一身干净衣裳,穿了结实耐造的皮靴,整个人精气神大不同,脸上颓丧尽消,背着弓,拿着刀,颇有几分江湖侠女的潇洒模样。

车夫不爱说话,秦瑶想多了解这个地方,有一句没一句的跟车夫闲聊。

这才从对方口中得知,原来开阳县这个地方还有许多前朝乱党化身山匪,时常跑下山劫掠百姓。

当地官府无能,富商壕绅们苦不堪言。

秦瑶听到这,突然担心自己这一车的货。

车夫看出她的担忧,终于主动说了一句:“小娘子莫要惊慌,我们这穷乡僻壤,他们不爱来。”

车夫说:“这些盗匪最喜欢去邻镇,那边官道直通府城,一路商户众多,他们求财,自然是往那边去了。”

“不过小娘子平日独自出门,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他听说,不少良家妇女被掳到山上,被这些盗匪百般折磨羞辱而死,手段极其残暴,所以好心提醒了秦瑶一句。

“谢谢提醒,我知道了。”秦瑶感激的冲车夫点点头,她会多留个心眼的。

看来古代的治安情况,也不会比末世里好多少。

两人这一路还算顺利,除了车轮卡了几次。但因为有秦瑶在,一推就推出来,傍晚时分,两人顺利抵达刘家村。

秦瑶想着家里四个小不点,归心似箭。

却没想到,一进村,她就感觉到一股奇怪的氛围。

第23章 完全不敢动

这种不好的感觉,从进入村子,遇到第一批村民开始。

他们看到她车上满当当的货物,先是感到惊讶,但因为双方不太熟,就没搭话。

但那欲言又止的举动,让秦瑶有种不好的预感。

随后,赶车路过村井,饭前的悠闲时间点,这里居然没有人。

周嫂子从北边地里,挽了一篮子刚采的菜走过来,见到秦瑶,先是吃了一惊,随后喊她:

“弟妹你这些天哪儿去了?你这满满一大车粮食哪儿来的?算了,你还是快家去看看吧,你家刘老三回来了!”

刘老三回来了?

活着回的还是死着回的?

秦瑶话到嘴边,又觉得这话从自己嘴里问出来不妥,冲周嫂子点了点头,转头催促车夫快一点,大步朝家里赶去。

还没走到家,刚到河边,正要过桥,就看到山坡上的茅草屋前围满了人。

其中还有刘家老宅的人,刘老汉和刘柏兄弟三个正在跟谁说着话,隐约飘来“求您宽限几日”“我们肯定想法子赔您”等句子。

秦瑶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有种想掉头就走的冲动。

然而,来不及了,何大嫂一眼看见了她,惊喜的大喊一声:

“弟妹,你可算回来了!”

家门口上一圈人齐刷刷朝桥这边望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