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问一句,那里关怀一下,好像很忙的样子,其实就动了一张嘴,
秦瑶抱着大毛,身后跟着一串孩子,闹腾着走进堂屋。
金花和四娘从哥哥那得了柿子,剥好了抢着要喂她吃。
秦瑶不负端水大师之名,各吃了一口。
大小、深度,一模一样。堂姐妹两个都觉得自己的柿子是最受喜爱的那一颗。
饭桌已经摆开。
刘老汉和张氏已经坐在里头烤火,忙活的都是刘柏刘仲刘肥这些年轻人,二老只要看着满堂的儿孙,享福就行。
不过刘老汉是个闲不住的,见墙上挂着的蓑衣起了几根毛刺,取下来,三两下就给修好了,这会儿又盯上了秦瑶家的桌子腿,觉得不太平,满屋子找东西想垫一垫。
泥巴地就是这点不好,重物件在一个地方放久了,地面持续受力会往下凹一点。
“明年春耕后,要是得了空闲,把你家这地重新铺一遍吧。”刘老汉帮忙打算道。
这是要亲自上手的意思。
刘老汉现在有点不适应家里农忙就请短工的日子,他好像突然就没活可干了。
往日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忙活,早出晚归,从不停歇,日子过得很辛苦。
他也总想着把日子过好了,自己就歇一歇。
可现在倒好,农忙的时候,他才下地一小会儿,就被刘柏几个从地里拽了出来,让他给别人短工一个挣钱的机会。
还说让他养养身子,以后尽量别下地了。
盛国人均寿命本来就短,刘老汉这把年纪,再不保养,一场病来,说不定就去了。
不过刘老汉显然不能理解孩子们这份‘孝心’,他只觉得自己种不了地,这辈子唯一精通的种田本事彰显不出去,就憋得难受。
张氏比老头看得开,她现在唯一操心的只有刘肥的婚事。
反正他老刘家这几个儿媳妇,个顶个的厉害,她乐得放手让她们自己操持。
她自己呢,就料理好家里菜地,养点蚕织织布,顺便看看孙子。
有福先享着,日子不好过了再操劳也不迟。
秦瑶把二老不同的态度看在眼里,知道刘老汉是想实现自我价值,便没有拒绝他的建议。
“行啊,那到时候就麻烦爹你多操心了。”
她要管理文具厂,刘季要读书,阿旺顾着四个孩子和家中杂事,应该是精疲力尽了,就算刘老汉不说,到时候秦瑶大概率也是要麻烦他们的。
因为家里实在腾不出人手。
“菜上齐了,大家快坐下准备开饭啦!”
何氏大嗓门一吼,屋内众人立马各归各位。
小孩们占了小桌子,大人们就在大桌上挤一挤。
阿旺和邱氏张罗了一桌子的好菜,秦瑶从府城买回来的各种腌货熏肉,都被做成菜端上桌,香气扑鼻。
再配上几道农家小炒,全是盛满碗沿的分量,扎扎实实,绝对管饱。
也就秦瑶家舍得这样放油盐调料,金花金宝两个在家可吃不上这样色香味俱全的菜,一看大人们动了筷,立马夹起面前的菜往嘴里送。
那炒得油汪汪、翠绿翠绿的野菜,鲜嫩可口,可比他们在家吃的清水煮菜叶子香多了。
金宝一边大口吃着野菜,一边在心里委屈的想,娘总说他挑嘴不爱吃菜叶,也不想想家里的菜叶子干巴巴一滴油和半勺盐都不舍得放,到底有多难吃。
小子暗暗哼了一声,化悲愤为食欲,大口干饭,三婶家的菜叶子最香了!
第391章 发年礼
丰盛的晚饭吃完,一个个都揉着肚子,一脸满足的瘫坐在凳子上。
小孩好像有永远也使不完的精力,刚吃饱饭,也不怕冻,在院里到处跑。
大毛这个最小的弟弟,成为了哥哥姐姐们争抢的对象,一会儿大郎背着大毛跑几圈,一会儿又被金宝金花抢过去,要给他搭人轿坐轿子。
相比起哥哥姐姐们,三郎和四娘就安静多了,龙凤胎总能自己凑成一对,用他们自研发的加密语言,聊得火热。
屋内,大人们闲聊着,刘柏和刘仲试探着问了下秦瑶打算让谁接替总管一职,秦瑶并没有说自己找了芸娘,只说她还在考虑中。
不过也明说了,兄弟三人并不在她选择范围内。
听闻此言,老宅众人虽然有些失落,但也并未多言,反正他们相信,有好处秦瑶是不会忘了他们的。
既然她另有人选,那他们就拥护她选的人就行。
而且,兄弟三人心里也都清楚,自己字都不识得几个,木工也不精通,秦瑶不选他们,兄弟三人还松了一口气。
就只有刘季意见多,小小声嘀咕:“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总管这么重要的位置不留给自家人,其他人能信得过?”
秦瑶冷眼一扫,他这才闭上了嘴巴。
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看老宅众人已经有些困倦准备离开,秦瑶起身来到自己屋内,将先前准备好的礼物都拿了出来。
何氏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手伤了正歇着的她,立马起身上前来迎接秦瑶,帮她拿东西,顺便偷看一下都有什么东西。
对大嫂这般行径,邱氏只能无奈叹息,将在院里玩闹的孩子们招呼进来。
“把手脚暖一暖,一会儿就回去了。”邱氏逮住想往秦瑶那边靠的金花,摁在凳子上,伸手一探,天爷哦,那小手凉得跟冰碴子似的,冻得邱氏都一哆唆。
一记警告的眼神递过去,“老老实实烤火。”
金花哦了一声,偏头冲大毛做了个鬼脸,小家伙咯咯笑着扑到姐姐身后,抱着她,眼睛望着堆满东西的大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