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十粒西瓜籽,对一部分人来说是种着试试看,但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就是翻身的金砖,所以领到瓜籽的村民们,神色各不相同。
有些很淡定,有些很欢喜,还有的,已经眼含热泪。
张氏将众人这些情绪反馈看在眼底,既觉得满足,又感到欣慰,心情十分复杂。
回头看一眼正坐在瘸腿木桌前埋头记录的秦瑶,或许是身后育秧室里炭盆中燃烧的火光在映衬,她只觉得眼前这个女子通身都在散发光芒。
种子全部发完,秦瑶合上了登记的本子,同张氏一起拿出先前准备好的一簸箕土和几只缺口小陶罐,手把手教村民们从育苗开始种植西瓜。
“其实育瓜苗和育秧苗差不多,无非就是温度、湿度、肥力的把控......”
秦瑶一边说,张氏一边实操,顺便补充一些她个人的种菜小心得。
说到种菜,村民们就能理解了,相比起秦瑶说的什么温度湿度,还是张氏简单直白的语言更符合大家的习惯。
得先用温水泡,就是手摸起来感觉微微凉的那种程度。
泡它一宿,再用洗干净的湿帕子包起来放在屋里最暖和的地方催芽。
这会儿三月份,温度还有点不够,得跟育秧室里一样烧点炭。
或者放在离家里烧火做饭的地方近一点也成。
之后就看种子发不发芽。
“豆芽大家伙都晓得怎么发吧?瑶娘说了,就跟发豆芽苗差不多,差不多出芽了就能洒在整出来的苗床上,浇点水能长得更快。”张氏讲解道。
村民们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这简单得很,都是下过地的,不难。
秦瑶提醒:“瓜地要选好,地势要高,土质要松软的,太阳一整天都能照到的地方为佳。”
“别的地不能种吗?”
一道陌生的询问声突然从村民身后传来,语气带着浓浓的好奇,似乎已经旁听许久。
秦瑶疑惑抬头看过去,宋章一身便衣,手里牵着一匹马,身后跟着同样牵马的一名随从,主仆二人站在人群外,冲她轻轻一颔首。
村民不知这人是谁,但看对方一身行头低调显贵,不像是普通人,客气的让了一条道给他。
第417章 话这么密
宋章将马交给随从,走上前来,在秦瑶面前蹲下,指着地上演示用的土,又问了一遍刚刚的问题。
“除了先前你说的那些条件,别的地就不能种吗?”
秦瑶没想到他来得这么低调,只带一个随从,来前连声招呼都不打,鬼鬼祟祟的。
不过也看得出来宋章不打算让村民们知道他的身份,冲他点点头算是打招呼,答道:
“别的地也能种,但会大大影响瓜的品质。”
宋章一副听了白听的样子,自顾自的说:“凉瓜出自西域,中原很少见到,没想到秦娘子连这凉瓜怎么种都知道。”
秦瑶扯了扯嘴角,见张氏一副疑惑样子,起身解释道:“娘,来了客人,我先带客人回家坐坐。”
张氏虽然不知道宋章是谁,但隐约猜到了一些,毕竟先前刘仲才说,县令大人会到秦瑶家拜访。
忙不迭摆摆手,“去吧去吧,这有我呢。”
说完,又冲宋章客气的笑了笑。
宋章礼貌点点头,起身冲张氏行了一个晚辈礼,叫上随从,挺开心的跟上了秦瑶的步伐。
“上次到金石镇,只去了其他几个村子,倒是漏掉了刘家村这个景色不错的村庄。”宋章有些惊喜的说道。
秦瑶没搭话,他又好奇询问:“听说大儒还在你们村里修了间院子长住,不知是哪一栋?”
提到房子,秦瑶眸色微微亮起,在桥边停下脚步,抬手往村子深处一指,“喏,那边,看见挑空出来的露台了吗,就是那里。”
“大人要不要过去看看?”秦瑶语气里透出两分热切,蛊惑似的说:“是先生亲自设计,用村中废弃的旧宅改造而成,很特别的一间莲院。”
说着,又看了宋章一眼,补充道:“若是大人有兴致,也可以在村中选一处风景绝佳的旧宅自己改造。”
不等宋章开口,继续抢在他前头说:“改造之后大人想住多久住多久,毕竟您是县令大人,要是知道您想常来此处小住,村里定然双手奉上旧宅地契,不需要花您一分钱!”
随从听得都心动了,不是为了刘家村的旧宅,而是因为可以同大儒比邻而居。
当即期待的望向自家县令大人,“老爷,您不是总说要找个机会来拜会公良先生吗,今日不是正好。”
秦瑶抱歉一笑:“不好意思,大儒现在不在莲院,不过再等三日,就能见到他了。”
算算日子,三日后公良缭就会抵达。
宋章的随从遗憾的叹了一口气了,他还以为今天就能见到大儒呢。
“不过人不在,去看看院子也不错。”秦瑶继续怂恿。
她突然发现,宋章也是个不错的客户。
要是开阳县的富商壕绅们知道县令也在刘家村改造了一座旧宅,那不得闻风而来?
那到时候,刘家村的宅基地可就值大钱咯!
宋章狐疑的盯了秦瑶两秒,想不出她这么积极的给自己推荐刘家村旧宅到底要干什么。
不过来都来了,大儒见不到,看看他住的宅子也行。
“秦娘子如此盛情,那就去看看吧。”宋章微笑应道。
秦瑶终于冲他露出了笑脸,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在前领路,一边走一边介绍刘家村的四时美景有多么好看,住在这里有多么治愈心灵。
宋章和秦瑶接触不多,总的算起来,也就剿匪那次还有上次在丁家祠堂外,一共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