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529)+番外

秦瑶嘴角微抽,行吧,那就插个队呗。

不过她这身前一片真空,也没队可插了,只有强装镇定站在药柜前的学徒老哥。

自觉刚刚装逼太过的秦瑶不自在的“咳咳!”咳了两嗓子,收敛了气场,露出一个自以为温柔的微笑将药方递上,“取药,一共多少钱?”

“三钱银子。”

学徒老哥不愧是学徒老哥,年纪大,见识多,什么怪人都见过,眼不斜手不抖,把两副药包好,与一小盒清凉解毒的烫伤药膏一并递给她。

“谢谢。”秦瑶把钱放下,一手抱着酸梅汤的坛子,一手提着药,心情不错的离开。

却不知,隔日开阳县里就传出一个杀人女魔头的事迹来。

说是那日医馆来了个抱着人头坛子的杀人女魔头,她乔装打扮过来取药,实则是想借药毁尸灭迹。

现场百姓描述,那坛子还渗出红红的血水来,只吓得城中小孩们都不敢在夜里啼哭了,生怕被这杀人女魔头装进坛子里,用药草化成血水......

隔了几日才从别人口中听到不知道是第几个版本故事的秦瑶,眉头一皱,她怎么不知道自己喜欢吃小孩?

第465章 借鉴

“村长!”

九叔站在已经铲平杂草的空地中央大喊了一声。

秦瑶回过神来,自嘲一笑,把自己绘制的简易图纸拿到九叔跟前来,二人一起敲定了新学堂的大概建设方向。

但更细致的,比如学堂的布局之类,九叔也是抓瞎。

“要不我去丁家学堂借鉴一下?”秦瑶试探问道。

九叔就等着她这句话呢,笑道:“这里我盯着,你只管放心去把丁家族学的图纸抄回来。”

“什么抄?那不叫抄,叫借鉴!”秦瑶一本正经的纠正。

九叔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随她爱咋叫咋叫,他只要有图纸就成。

建材采购的事秦瑶交给刘仲去办,顺带着把她家要新修房子的建材一块儿买了,拿货多还能省点银子。

现在九叔带着村里闲下来的人手在这负责打地基,村里孩子们只要能拿得动锄头的,也都积极过来帮忙,只为得到秦瑶先前许诺的奖章。

村里人还从没见过自家娃娃这么听话懂事呢,都说这学堂建起来是真的不一样了,连带着村里的孩子们都变听话了。

现下这边也没什么力气活需要秦瑶去做,她看了看日头,中午刚过,现在出发去丁家庄转转,傍晚还能顺带把孩子们接回来。

心里打定主意,秦瑶同九叔等人嘱咐一声,让他们照着自己图纸上的规划先开荒,撤了。

今早刘老汉一看学堂这边动了土,正好地里的活也完成了七七八八,喊来堂兄弟们到秦瑶家看地。

这会儿正在屋后丈量,看新屋子建在哪个位置好。

这个活儿还有些讲究,老人们从族长那借来一个法盘,在屋后那片空地上来回的走,一会儿定一个位置,弄了一上午,才把房子的方位朝向定下来。

正好秦瑶回来,刘老汉让兄弟们先家去休息,自己留下,领秦瑶过去瞧一眼。

“到时候把老三书房后面这围墙给拆了,往外挪一挪,将后院的菜地和演武场,还有新建的屋子一块儿圈起来,你看咋样?”

刘老汉一边拿着法盘比画,一边解释:“你看这盘上的勺把头,一直冲着山头,我和你堂叔他们都看过了,这院墙必须往外挪,一家里还隔了一堵墙,那就借不到这后山的势,聚不起运。”

秦瑶听得半懂不懂,但她有眼睛可以看。

按照刘老汉和堂叔们说的来改建的话,整个前后院就能连接串通起来,演武场和菜地都包进院墙,居住在内的人活动范围也会变得更加开阔。

而新建的屋子,到时候会把整个院子东面串联成一面,从高空往下看,家中格局将由现在的‘日’字形状,变成‘目’形。

演武场的西北面也将变得更加宽敞,后续要是还增建屋子,整体格局就会对称起来。

刘老汉笑着问:“咋样?”

秦瑶竖起大拇指,“非常好,爹你们真厉害!”

刘老汉哈哈笑了起来,他就知道,她肯定满意。

笑完,刘老汉同秦瑶来到堂屋休息,看到地上夯实的泥巴地,又建议道:“瑶娘,要是你手头不紧的话,这次要不把这地也整一整?”

而且要整就全部整了,省得这块儿新那块儿旧的,大雨一下,泥巴带进屋里一样白瞎。

秦瑶急着要出门,阿旺让她派出去了,李氏不会弄牲畜,她只能自己牵马过来套车。

站在门口冲屋里的刘老汉应道:“爹你只管往好的弄,银子不是问题!”

“我这有点事要去镇上一趟,您有没有什么要带的?我给您捎回来。”秦瑶问道。

刘老汉摆手,“没啥要捎的,你先忙你的去,既然你说银钱管够,那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说着说着就没了声音,秦瑶扭头往院里一看,得嘞,又在院里蹲下来了。

勤劳的人就连坐都坐不住。

嘱咐李氏照顾好刘老汉,秦瑶跳上马车,一抖缰绳,出发!

行至河边,被秦瑶派出去给殷乐送药的阿旺回来了。

“夫人您去哪儿?”阿旺疑惑问。

秦瑶挥挥手示意他靠边点,别挡着道,“下午你不用去接孩子们了,我去丁家庄一趟,顺便把他们都接回来。”

阿旺哦的点点头,看着从身前快速驶过的马车,提高音量说:

“殷乐让我转告你,她已经学会二百二十个字了。”

手里拿着缰绳正准备全力加速的秦瑶心里咯噔一下,害得老黄刚要抬起的马蹄抬也不是,不抬也不是,烦躁的喷了两口热腾腾的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