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王瑾,一路平安得不得了。
不过等秦瑶抵达刘家村那日,忽然收到了一封邱燕的来信。
信中明明白白告诉秦瑶,有大人物出面威胁福隆商行中断与刘家村文具厂一切生意往来。
不过都已经被邱燕化解,告知秦瑶安心生产仕女匣,不要多虑,她留在府城的两只仕女匣已经在送往京城的途中。
因为先前那个美丽的误会,邱燕还暗暗问了秦瑶几句,是否还与长公主殿下有所联系。
秦瑶挑了挑眉,有时候她觉得自己脸皮挺厚的,并不想澄清这个美丽的误会。
特别是眼下自己还被大人物盯上的时候,要是不借一借长公主的名号,文具厂危矣。
于是掏出木翎先前给的令牌,用墨汁拓印在白纸上,让刘柏的车队带到府城去。
邱燕一看回信上的拓印图案,放下心来。
为今之计,他只能继续与那位大人物斡旋,一切只等御史大人抵达京城。
不过自知死到临头的疯狗容易乱咬人,邱燕那边压力也不小。
反倒是秦瑶这边,几轮团灭给对方留下了极大的阴影,一时间倒是不敢冒头招惹到她跟前。
再加上开阳县还有个宋章在,秦瑶只要不出开阳县,那就是安全的。
抛开这些上层的暗战,秦瑶全身心投入到文具厂全面升级的事物中。
不过有宋瑜这个专业辅助在,秦瑶所需要操心的只有两件事。
第一件,钱。
第二件,还特么是钱!
不过前者是她自己的钱,后者是入股集资的钱。
从府城返回刘家村的第二天,秦瑶就趁着傍晚村民吃完晚饭的空挡,在祠堂召开了一次入股大会。
由于村民文化水平有限,最多不过是在文具厂扫盲班认识了一二百个字的水平,理解秦瑶说的集资、分红、入股什么的还需要一点时间。
所以三天之后,秦瑶又开了一次讨论大会,征询全村村民的意见,并解答村民们的疑问。
出于对秦瑶的盲目信任,会议上大半村民都表示想加入,但一听到秦瑶说五两银子才能买一股时,把村民们吓得脸色大变。
不过聪明人总是有的,文具厂的情况大家有目共睹,看看刘木匠家新建的大房子,新买的田庄就知道了。
五两银子其实也不算太多,一家人凑一凑也能凑到。
实在不行,还可以卖掉一两亩地。
如果连地都没有的......地里的凉瓜熟了。
殷乐和孩子们抱着两块砸碎的西瓜激动跑进家门时,秦瑶正在盘算自己手里的银子。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她手上银子居然有两千一百两!
这还不包括与福隆商行的书箱订单收益六百五十两,以及白善那边的文具礼盒收益二百四十两。
文具厂内也留了二百五十两银子做流动资金。
这么算起来,此次文具厂升级,以及预备新加盖厂房等所需的银子,压力并不大,甚至可以说轻松。
因为按照宋瑜的账目来算,此次仕女匣投入只需再追加一千二百两即可。
其中一百两为厂房加盖升级,余下一千一百两全是进料钱——收购县城绣房以及玉料加工作坊。
这么一算,秦瑶对工厂全面升级的事情就更放心了。
恰好一股西瓜的清甜飘过来,一整个身心大愉悦。
大郎捧着被自己砸碎的半边西瓜递到她面前,激动说道:“阿娘,地里的瓜可以吃了!”
三郎和四娘馋得咽口水,眼巴巴盯着二哥手上另外那半边红彤彤的瓜,就等着阿娘放话,便要上嘴开咬。
殷乐头回儿见着凉瓜真面目,虽然闻着怪香的,但对它斑纹的瓜皮仍旧抱有怀疑,“师父,这凉瓜真有那么好吃吗?”
秦瑶放下算盘站起身,示意大家伙跟上,几人来到厨房,让李氏拿来菜刀,秦瑶刷刷几刀,便将这两瓣瓜切成均匀的小片。
她自己拿起来当先吃了一口,饱满的甜汁在口腔中爆发,在这炎炎夏日里带来一抹侵入心脾的凉意。
就一个字:“爽!”
第520章 穷得稳定
秦瑶两三口吃完一片,见众人还巴巴等待自己的命令,随即抬起下巴示意众人开吃。
龙凤胎立马伸出手,一手抓了一片,左右开弓,吃得汁水横流。
大郎二郎毕竟年纪大点,也到了要面子的时候,一人一片吃得还算斯文。
见母子五人吃得这么开心,李氏和殷乐带着几分期待,一人拿起一片,先咬下一角,没想到出乎意料的爽甜。
“太好吃了!”殷乐惊喜道。
李氏连连点头,舍不得开口,只为多吃两口瓜。
一时间,院内只余下几人吃瓜的咔咔声。
小来福在学堂建址那边顽耍,听见村里小孩说瞧见殷乐带着大郎二郎抱了好吃的凉瓜回去,期待的跑回家来,没想到来晚一步,只余下一盆翠绿瓜皮。
闻着院内空气中残余的甜香,看着母亲和夫人几个瘫坐在堂屋的满足模样,一口瓜都蹭不上的小来福,幼小心灵受到了爆击。
嗷一声,哭了!
秦瑶不厚道的笑出了声,赶紧让大郎兄妹几个带着可怜的娃去地里再摘几个瓜回来。
如此,小来福这才转哭为笑,开开心心地跟着大郎兄妹四个下瓜田去了。
秦瑶歇了一会儿,看着日头偏西,没那么热了才领着殷乐出门去其他村民的瓜田巡查,看看各家瓜田的长势如何。
今年村里不少瓜地都被大雨冲击过,抢救回来的那些瓜苗种得也是歪歪扭扭,如今成熟,西瓜到底质量如何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