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那边叫秦瑶一家过去一起过节,秦瑶拒绝了,今年她要在自家好好过一次中秋节。
“我们来做月饼吧!”秦瑶兴致勃勃道。
三郎立马响应:“阿娘,我要吃月饼!”
四娘嫌弃的瞅了小哥哥一眼,“馋死你算了。”
可转向阿娘时,又换了一副期待神情,“阿娘,你会做月饼?”
见大郎二郎,还有殷乐都好奇的看过来,秦瑶两手一摊,“不会。”
众人:“......”
“但是有人肯定会。”秦瑶来到厨房门外,“噗呲噗呲”试图引起正在忙着和面的李氏注意。
李氏又不是聋子,早就听见母子几个在院里的说话声。
好笑的回头道:“洗手,等我把面和馅料弄好就端到堂屋里来,大家伙一起做。”
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嗷嗷叫着冲到洗水槽前排队洗干净手,冲进堂屋里等着。
秦瑶和殷乐也开心的问:“我们能帮点什么忙吗?”
李氏不客气的吩咐起来,“夫人去生烤炉,乐小姐你把堂屋的桌子收拾出来,我这边马上好。”
师徒俩重重一颔首,得令!
等堂屋和烤炉都弄好,李氏这边的原料也备好了。
众人聚在堂屋,开始跟着李氏学包月饼。
用到家里的模具时,大郎和四娘兴奋的拿起这些模具介绍:
“这是我们去年和阿旺叔一起做的梅花模和福字模!”
说着,忽然情绪低落下来。
秦瑶抬头一看,兄妹四个加上一个小来福,全都是一副思念模样。
“怎么了?想阿旺了?”她好笑问。
五个孩子嗯嗯点头,阿旺叔已经走了好久了。
秦瑶轻松一笑,“算算日子,下个月他们应该就回来了,很快的。”
四娘突然想起自家的怨种爹,担心嘟囔:“也不知道阿爹这次还能不能考倒数第一。”
二郎无语。
三郎小小声,“妹妹,你可以盼着阿爹考倒数第二嘛。”
“都别嘀咕了,李姨一个人都快要把月饼全部做完了。”大郎无奈提醒道。
至于阿娘和乐师姐,一个比一个不中用啊,看那馅料都要从饼皮里炸出来的几个梅花月饼,大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小少年专门分出一小碗馅料放到师徒二人身前,“阿娘,乐师姐,你们两自己去一边玩吧。”
殷乐惊喜:“真哒?”
秦瑶瞪了徒弟一眼,指着她面前的炸皮月饼,“你这做的都是什么东西,不知道细粮精贵?等烤出来这些你都给我吃完!”
殷乐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师父您要不看看您手里的月饼有多稀烂?
当然了,这话是不敢说的。
师父就是天,师父说啥就是啥,替师父背锅乃徒儿之幸!
自己给自己洗完脑,殷乐重重一点头,“师父放心,徒儿会吃完的。”
秦瑶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放下手上模具,“没几个了,留给你们年轻人多锻炼锻炼。”
说罢,撤走回屋,光明正大的躺着。
小算盘掏出来,算一算家里今年的收成。
殷乐带着四个孩子去收租子,拿回来稻谷12500斤,黄豆1100斤。
自家五亩西瓜地卖了72两银子,五亩稻田产出稻谷2300斤。
粮税减免,所以得到的便是全部的。
上半年还有不少余粮,这次添一些进来凑齐一万斤囤着,余下多出来的八千斤稻谷全部以三文一斤的价格卖了24两银子。
黄豆全部留着自己吃,李氏厨艺好,豆浆、豆花、豆腐都换着花样做。
还能发发黄豆,冬天当新鲜蔬菜吃。
又或者多做些豆腐,然后加工成各种口味儿的豆干。
秦瑶倒是想过再弄个增项,比如把李氏做的豆干拿出去酒楼出售什么的。
不过后面算了算成本和收益,香料价高,豆干制作时间长,人力也有限,加上镇上和县里本来就有人做这个,竞争力大,累死李氏也没什么赚头,果断放弃。
还是做给自家人吃好了。
最后一笔账目拨完,算盘上便是秦瑶现在手上的全部现银数额,一千一百九十六两。
第527章 看榜
九月刚刚到来,官府便派下人来,催促粮税。
所幸村里的粮税都已经收齐,秦瑶得令次日,便组织村中青壮将粮食送到县里粮仓,圆满完成税收任务。
如此,忙碌的秋收总算结束,秦瑶这个村长也得以松口气。
不过这期间,官府又来要了十几个徭役前往邻镇修筑河堤。
这种在县内的徭役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因为是重体力活,官府会给每人每天发四斤粮,不需要自带食物。
就是苦了家里人,在秋收这么重要的关头损失一名强劳动力,会辛苦很多。
这种时候,刘家村村民才会欣喜发现,村里忙忙碌碌这一年,自家居然已经有了可以请短工的余钱。
而这一切,都是文具厂的功劳。
看着全村人一起集资重新修建起来的文具厂一点点成型,刘家村全体村民都十分期待它建成后会给村里带来怎样的巨大变化。
不过在新工厂修建完毕之前,村里另外一个重要建设项目已先竣工。
学堂建好了。
孩子们有书可以读了。
学堂开门仪式进行这天,秦瑶也如约把自己请下河村铁匠做的奖励勋章带了过来。
给村里那些在学堂积极帮大人们干活的孩子,一人发了一枚。
小来福得了一枚,爱得都不知怎么办好,捧在手心,不舍得带,开心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