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个八九岁的姑娘,俏生生的唤:“刘四娘,我们采了红蕊花,你要不要染指甲?”
有时候兄妹四个还在做阿爹布置的功课,就遣三郎出来婉拒。
有时候大郎和四娘有空,就出来跟他们一块儿玩。
反正去的地方不远,就在这坊内,现在他们已经知道回家的路,倒不怕走丢了。
山里出来的孩子,哪有不爱跑不爱跳的呢,这小小的府宅,根本拴不住他们一颗想野的心。
更何况......爹娘都不在家,快乐加倍!
晚霞只剩下一丝挂在天边,炊烟升起,饭香味儿从四面八方飘散过来,提醒在外老鹰抓小鸡的孩子们该收心回家了。
耳畔传来老爹中气十足的一声吼,当老鹰的永通孩子王阿虎停下了对‘鸡仔们’的追逐,无奈叉腰道:“我得回家了!”
说完转身就跑,他爹是屠夫,凶得要命,可不敢耽搁。
没了老鹰,一帮子小鸡仔们却还意犹未尽,打算再选一个老鹰出来抓他们。
不料,斜对门里冲出一位抄着大锅铲的老奶奶,一把抓走了俩儿。
远远还听见那被抓走的两只‘小鸡仔’闹腾着说“不嘛不嘛”、“再玩会儿嘛”的祈求声。
身为年纪最大的大郎,只得冲面前这堆小家伙无奈挥挥手,“散了散了。”
他肚子叫,想回家吃饭了。
目送各家孩子散去,大郎一招手正准备叫上家里三个小的回家,便听见马蹄声从巷口传来。
能骑马,还往他们这全是平民的永通坊里来,要么是附近巡视的女卫兵们,要么是南衙官差。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兄妹四人看着越来越近的高头大马,惊喜大喊:“舅舅回来啦!”
第661章 舅舅回来啦
孩子们惊喜的欢呼声传入府中,正在厅内休息的秦瑶夫妻两闻声对视一眼。
还没等秦瑶发话,刘季立马起身,怀抱着十二分的热情,向他家里有矿的舅哥飞奔而去。
秦封把马停在家门前。
刚刚打眼一瞧,看到那间门前挂着两串灯笼,大门前还放了两大盆万年青,一片欢声笑语的房子,他差点以为自己走错路了。
这还是他买的那个冷冷清清的宅子吗?
怎么突然就变得烟火气十足,热闹明亮得好像他原本的家就在这里一样,家中有父母兄弟姐妹正做好了热饭在等他回来。
直到四声舅舅在耳边惊喜的响起来,秦封这才恍然想起,他把宅子给了妹妹一家住,妹妹不就是他的家人嘛,他们兄妹两是对方在这世上惟一的亲人了。
秦封把围上来乖乖叫舅舅的兄妹四个肩膀挨个拍了拍,取下马背上的包袱,从里面拿出一把彩色腰坠送给他们。
“蓟州那边的商人带来的,用他们本地一种彩色石头编的,拿去分了玩吧。”
秦封笑呵呵的正说着,一道人影冲出,嘴里喊着“舅兄你可回来啦”,一下子给他抱了个结结实实。
秦封措不及防,话还在嗓子眼里正准备说出来呢,被这猛烈一撞,呛得猛咳两下。
刘季赶紧松开手,给舅哥拍背顺气,“没事吧没事吧?这才几日不见舅哥却感觉像是隔了一年似的,我想舅哥你想得心都慌了,一时激动,舅哥别生气哈。”
伸手不打笑脸人,对上刘季笑嘻嘻的脸,秦封怎么着也不可能扇他,一边摇头示意他别挨这么近,一边抬起头朝门里望:“我家阿瑶呢?”
刘季笑着答:“屋里呢,舅哥快进去,大郎,把马牵去后院马棚,多给喂点水和草,看这马喘的,也是累得不轻了。”
大郎哦的应声,把彩石坠子交给二郎,让他去分给弟弟妹妹和家里其他人,两大步来到马前,熟练的牵起了缰绳,拍拍马头亲近交流一会儿,便牵着往后门走。
秦封开始还不放心呢,刘季这马大哈居然让个孩子去栓马,但现在看大郎熟练的动作,还有温顺的马儿,这才放下心往院里走。
秦瑶来得慢是有原因的,特意端来了家里今天刚做剩下的蛋糕和殷乐煮出来的羊奶茶放在花厅。
哥哥二字在秦瑶嘴里无声的传了一圈,练习来着,但叫不出声,秦封期待停下脚步等着,等到一句:“商队其他人呢?就你一人?都忙完了?”
他略有点失望的叹了一口气,但转念一想她都已经在嘴里过了一遍,那还是叫了哥哥的,又开心起来,一边瞅着大变样的院子一边答:
“这次带来的货物都已经处理完了,七叔他们继续南下去进些棉布茶叶,我待几日再走水路坐船去跟他们汇合,往西南走我得亲自盯着,要不然还能多留在京中几日陪陪你们,到时候咱们一起回望城。”
刘季直觉回望城不是个好话题,立马接话说:“回望城不急,今天舅哥回来了,我让阿旺多加两个菜,咱们一家人先好好吃顿饭。”
秦瑶已经安排阿旺那边再加菜了,见秦封挺烦刘季那殷勤劲儿,秦瑶摆摆手让刘季去打壶酒回来,亲自领秦封在家里看一遍。
刘季一转手就把活儿派给了二郎三郎,“去,到坊市牌楼下面那家酒肆打两壶酒回来,要最贵那种。”
把银子一塞,父子三人嘿笑一声,两小的呜呼叫着出门去了。
四娘巴巴跟在后头,“二哥三哥等等我,我们一起去~”
有跑腿费呢,她也要!
打发走了孩子们,刘季便跟在兄妹俩身后。
秦瑶介绍一句:“府里的我屋子我都重新收拾了一遍,我们一家住在前院,后院的房间都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