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87)+番外

这会儿刘季分给大郎、二郎、三郎一人一个,自己和胃口小小的四娘共分一个当宵夜,陪着秦瑶吃完了晚饭。

按照乡下的生活节奏,晚上九点已经是深夜了,一家六口却因为吃太多睡不着觉。

秦瑶原本想明天再和家人们说自己要去丁府当保镖的事,正好现在都睡不着,就先说了出来。

最开心的非刘季莫属,二两银子啊!

水磨坊干一年才能赚到的钱,只要一个月,这要是秦瑶拒绝了,他拼死也要骂她一顿。

幸好,这恶妇还算懂事,答应下来。

而且她不在家,他连呼吸都是自由的,田里的水每天溜达三趟看看就行,没什么活。

地里的菜也就除除草,剩下就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去后门开出来的荒地种点菜,余下就是一些轻省活,顺手就能做完。

何况还有大郎四个免费帮工呢,又懂事又听话,好用得很。

秦瑶一撇眼,就看到刘季那狂喜的样子,真是看不惯,没忍住踹了他一脚。

刘季“哎哟”惨叫一声,立马收敛表情,正襟危坐。

四个孩子对此早已经见怪不怪,知道她要离开一个月,不舍的望着她。

但也知道她是为了赚钱养家,懂事的表示他们会看好亲爹,不让他闯祸。

接下来几天,四个孩子黏在秦瑶身边,可以说是寸步不离。

刘季虽然收敛了不少,但那雀跃的脚步还是暴露了他对未来一个月自由生活的期待。

村里人没有农闲的时候,这段时间蚕吐丝,家家户户传来的都是织布机运作的声音。

和别家比起来,秦瑶家的生活算得上是悠闲。

在家这几天,秦瑶除了早上晨练、出门打水之外,几乎不出院门。

地里的活刘季一个人就能忙完,她则趁这几天空闲,新教了孩子们几首古诗。

又给大郎开了习武课程,把一些基础杀招教给他,让他这一个月有东西可以练习,加强基础。

刘季偷看母子俩习武,越看越觉得奇怪。

秦瑶教大郎那些招式,怎么看起来杀气腾腾的?

不是教他踹人小腿肚,就是教他掰人手骨,再或是教大郎拿棍子捅人腰子,看下来,全是教一个小孩怎么去杀一个大人,这真是正经习武?

傍晚做晚饭的时候,秦瑶正好抱着劈好的柴火来到厨房,刘季想了想,还是问了下,她到底在教大郎什么东西。

秦瑶自然的答:“自保的招数而已。”

刘季瞠目,“那明明就是杀招,把杀招说成自保的招数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良心?秦瑶讥讽的笑了,“良心能保命?”

“万一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马匪又来洗劫村庄,你就打算带着他们一起送死吗?”

刘季反驳,“官府已经在剿匪了,马匪不会再来的。”

但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没底气。距离除夕已经过去四个多月,要是真剿匪,现在已经剿完了。

然而,最近外出回来的人都说,开阳县往西那片官道上,打劫商队的马匪时不时还会出现,只是比从前收敛了些。

刘季嘟囔,“反正你这样教孩子,不好。”

“你想教我做事?”秦瑶眼睛危险的眯了起来。

刘季慌忙摆手,“不敢不敢......”

秦瑶轻蔑的嗤了他一声,往灶台上扫射,“今晚吃什么?”

“鸡蛋野菜煮面疙瘩,家里面粉多,先吃面粉,然后再吃小米,细米少,还是要省着点吃才好。”刘季盘算道。

秦瑶点点头,走进后面的储物间看了一下余粮。

第76章 家庭地位

家中还有小米三十斤、黄豆五十斤、白面一百一十斤,细米二十斤。

她一个月不在家,这些足够父子五人吃到她回来还有剩。

水磨坊现在每月稳定收入二百文,秦瑶就没给刘季留钱。

乡下没有消费的地方,水磨坊这笔足够父子日常开销了。

不过离开的前一晚,秦瑶把二郎单独叫出来,给了他二钱银子以防万一。

“谁也不能告诉,特别是你爹,这笔钱没有急事也不许用,暂时交给你保管,你能管好吗?”

秦瑶期待的看着面前这个还不到自己胸口高的七岁小男孩。

二郎看了看掌心里小小的银子,这是他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不禁有点激动,小手颤抖但很稳的把银角子攥紧,对秦瑶保证:

“这二钱银子我会好好保管的,等阿姨你回来就还给你。”

秦瑶拍拍他的小肩膀,教他把银子放在什么地方保险,又考了一遍他的算术。

从一到一百,二郎早就数得滚瓜烂熟,兄妹四人之中,就他算术学得最好。

百以内加减法难不倒小家伙,还知道要把二钱银子分成两个一百文来算,这样就能管好这二钱银子了。

秦瑶满意的挥挥手,示意他回屋去,顺便帮自己把大郎叫来。

之前在铁匠那定做的匕首,秦瑶交给了大郎,“放在家里备用,就按照我这几天交给你的招式,如果没有用到的机会,那就最好。”

至于拿刀会不会割伤自己,秦瑶就不管了,这种事提醒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亲自经历过才知道要小心。

那匕首不算锋利,就算伤到手,也不过是小伤,不妨事。

刘季就站在娘两后面看着她们完成了匕首的交换,不由得担心自己最孝顺的大儿子会变成第二个秦瑶。

他想说些什么,但张了张口才想起,自己说的话在这个家好像根本不算数,遂放弃。

秦瑶还是不太放心,把四个孩子叫到堂屋,叮嘱他们不许下河、也不许进山,也不要太好奇,跟着其他孩子跑出村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