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阿旺早就已经生好火,正在揉面。
马阳过来帮忙,可他不擅长这些家务,最后被阿旺打发到后院马厩喂马。
幸好,虽未骑过马,但喂马只需要抓现成草料丢进马槽即可。
马阳完成得非常好,顺带还把马粪之类都给收拾干净,这才洗手返回正厅与众人用早膳。
孩子们已经先出门上学去了。
家里的饭吃腻了,总喜欢在外头早点铺子里买早膳。
秦瑶由着他们,还能给阿旺省点事。
秦瑶家没有上下尊卑那套,连带着齐仙官主仆也是客随主便,石头现在都上桌跟大家一块儿吃。
一顿气氛还算轻松的早膳吃完,众人各自忙碌。
齐仙官和石头到练武场练剑,今早就不读书了——因为刘季要带马阳去衙门找钱袋。
没有学生可教,也是挺无聊的。
昨日秦瑶说要张弛有度,齐仙官把话听了进去。
这段时间他确实把刘季逼得有点紧,正好这几日让他放松放松。
至于齐仙官自己,他记忆超群,过目不忘。
家中藏书没有他没看过的,知识储备量巨大,春闱一点都不需要担心。
之前是为了不想起老师去世的事情,少年才用教导师弟学习这种办法转移注意力
现在老师已经离开一个多月。
他要学会接受现实。
秦瑶看着少年那双超过年龄的成熟眼眸,轻叹了一口气。
老头在世时总希望这个弟子能学学刘季的‘放过自己为难他人’。
许是早已经看透,越是聪慧的人,想得也更多,也越痛苦。
秦瑶披上哥哥送来的白狐狸披风,经过门口练武场,抬手帮齐仙官提了提他颤抖的手臂,鼓励一笑,潇洒出门去也。
齐仙官欲哭无泪,手里的剑沉似千斤铁。
他暗暗偷个懒,稍稍放低了手,石头根本没发现。
现在倒好,被秦瑶一提,石头犀利的眼立马扫了过来,再也甭想偷懒!
第769章 迷路老伯
自觉助人为乐的秦瑶,深藏功与名。
出了宽正坊,往正街逛去。
最近天冷,秦瑶还以为街上会比较冷清。
没想到出了宽正坊来到主街道,人流量比平日里还要多。
特别是哪些客栈酒楼茶肆里,全都坐满了人。
北定门方向,入城的百姓排起长队,竟比平日过节时要入城的人还多。
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多出来的人,都是外地口音,一副读书人装扮。
好几个背着皮书箱,身旁跟着书童或是老仆从的书生从秦瑶身前走过。
其中一人往前走了又退回来,问独自一人站在街边的秦瑶:
“这位姑娘,可知学政府往哪儿走?”
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看起来五十多了,独自一人背负行囊赴京,周围并无同伴。
他说的一口方言,见秦瑶神情微楞,才反应过来对方可能听不懂,忙换了一口带着浓重地域音调的官话,又重复问了一遍。
秦瑶这次听懂了学政二字,抬手往西南向一指,“往前看到岔道再往右,然后你再去问那边的人吧。”
京城坊市四四方方,街巷繁多,又多长得一模一样,她怕指多了这人直接走迷路。
老伯也不好多问了,道了谢,往西南向去了。
可他才走一百米,就被突然疾驰而来的贵人车驾吓得跌倒在街边。
旁人见多了这样的事,完全没人管。
那老伯又气又疼,好不容易爬起来,车驾已经冲出去很远,他张了张口,终究没敢生事骂出来。
秦瑶只觉得缘分这个事,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说也说不清楚。
她明明看着那老伯起身后朝正确方向去了。
可等她闲逛了一圈,居然又在另一个巷口遇到了他。
这会儿老伯身旁还多了两个年纪三十多的年轻男人,看衣著打扮,都很体面。
但风吹过不小心露出的内里旧薄衫,还是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情况。
已经卷起毛絮的麻制内衫,应该是穿了许多年不曾换过。
三个人好像都迷路了。
两个年轻的不太舍得下面子问路。
因为这一路过来,遭受的白眼太多,有些畏了。
在家乡,他们是举人老爷。
可到了京城,随便来个人都有做官的亲戚,几个举子扔进河里都翻不起丁点水花。
老伯到底年长些,经验老道,扭头去找人问路。
只是旁边都是做生意的小贩,他又不买人家东西,人家自然不耐烦答。
挥挥手示意他一边去,别碍着做生意。
就是这一回头,老伯眼前一亮。
“姑娘!又遇见你了!”
秦瑶露出一抹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走吧,我带你去。”
正好去一趟京兆尹,瞅瞅刘季把事情办妥了没。
眼看老伯把秦瑶领过来,两个青年男人是既惊喜又羞愧。
二人客气道:“麻烦姑娘了。”
秦瑶微颔首,没有多说什么,走在前面领路。
三人背着行囊跟在她身后。
走着走着,秦瑶耳边传来“咕噜”一声腹响。
这声音好像能传染,一声响罢,另一声又起。
秦瑶回头看去,老伯和两个青年男人,脸都尬红了。
秦瑶抬头望天,已是正中午。
“没吃早饭啊?”她问。
三人齐点头,老伯解释:“初来乍到,学政司那边没登记好,心里便一刻不敢放松,只想着先将考生认证办妥再寻一住处自备饭食,没想到京城里这般大,走了一上午还没能走出这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