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908)+番外

再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如今朝堂上的局势还未尘埃落定,晚成婚一日,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能更低一成。

“真是好算计。”王瑾扶额叹道。

王老夫人乐呵呵的,“没有不算计的人,好在你和阿乐是两心相悦,若能成就姻缘,你娘我死也能瞑目了。”

所以......老太太警告的瞪了儿子一眼,好好做个人吧!

要不是阿乐告知,她都不晓得自家儿子当年竟为查案,险些害了人家夫妇两一条命。

如今还要求娶人家家中女子,人家不把她们打出门去就不错了。

王瑾无奈苦笑,“娘,您自己的儿您还不了解吗?若不是知道那秦娘子厉害非常,儿当初也不会出此下策。”

“要是当年没这么做,您现在见到的可就是一个木头牌位了......”

王瑾话音未落,就被王老夫人一拐杖敲得闭了嘴。

“不管怎么说,你这么做就是不对的!”王老夫人教训道。

于是,中秋节这日。

王瑾打着道歉的名义,提着两只大肥鹅,硬蹭上了秦瑶家的中秋宴。

明明他官职最大,却被全家人不待见。

小孩子们那倒还罢了,虽然对这个未来师姐夫不喜,但也只是不给他夹肉吃而已。

秦瑶和刘季夫妇那边,因为秦瑶和殷乐的师徒关系,瞬间拔高了一个辈分。

刘季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有如此机会能出口恶气,那当然是百般刁难。

左一个贤侄儿,右一句谨儿。

第798章 历朝异象图

一会儿喊:“贤侄儿,给师公倒杯酒水。”

一会儿又喊:“谨儿啊,你看看师公这副临时所作的月宫仙子图怎么样?”

微泛黄的宣纸上,画着一个圆圈,还有一个人形线条。

王瑾额角狠狠一抽,求助的看向殷乐:救救我!救救我!

殷乐暗笑了一会儿,这才站起身来,给他打个样儿。

殷乐:“师公这副画作,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却将人物栩栩如生的绘制出来,不管是神韵还是眼神,都表达得十分精准,令人一见难忘,如此高深功力,必是当世第一画师才有的水准!”

王瑾听得瞠目结舌,还、还能这样胡说八道?

刘季朝王瑾看过去,“贤侄儿你觉得呢?”

王瑾心里想,你这样我很难评。

但在殷乐的鼓励注视下,还是昧着良心,说了一堆赞美之词。

刘季哈哈哈大笑,满意的拍着王瑾的肩膀:“好好好,我就知道你小子有眼光!”

王瑾:“......”

他今天算是知道刘季为何总是这般自信了。

原来是家人使其膨胀。

席散,殷乐得了师父示意,送王瑾出门。

眼看秦瑶那对夫妻不在,王瑾立马担忧问:

“阿乐,你们总这样胡说八道,让你师公产生误会,真的没什么问题吗?”

殷乐摆摆手,“放心好了,师公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

要是没有,师父会用行动让师公清醒的。

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呐,可以胡说八道的~

王瑾:不懂,但大受震撼。

......

中秋过去,王瑾来秦瑶家的频率明显增多。

有时候是一大早的来接殷乐一起出门,他上朝,她开店。

有时候是傍晚,把殷乐送回家,留在秦瑶家蹭饭。

对阿旺的厨艺,王瑾赞不绝口。

也亏得是京都城,民风开放,男女不设大防。

要不然两人刚定亲,整日的粘在一起,早不知道被编排成什么样。

每每这个时候,秦瑶翻阅古籍,就会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古今对比。

对徐文卿的好感度又能上涨一点点。

九月初,太皇上陵寝终于建好。

十一号那天,由新皇主持,在大兴国寺内停放七个月的太皇上灵体,终于得以入土安葬。

到了初冬十月,国丧才算真的结束。

然而,全盛国百姓都在期盼着新皇登基,重新掌控整个国家时。

皇上却在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太后自请辞掉皇帝封号,要做贤王。

且当着百官的面,欲将皇位传给太后。

百里庆阳如此举动,根本没有任何预兆。

事发突然,百官纷纷跪下请求皇上三思。

太后娘娘也是连连推辞,态度坚决,让皇帝继续担任。

皇帝禅位一事,不了了之。

但皇上此举,却惊吓了不少人。

使得满京都百姓议论纷纷。

太学里。

刘季打着帮博士大人看守书阁的借口,又在里头偷偷睡午觉。

初冬时节,屋外寒风飕飕的吹。

书阁内却为了保存书籍,避免潮湿,门窗关紧,一点风都漏不进来。

刘季在高高的书架后打了个地铺,一躺就是一整个中午。

若不是听到书阁外有人交谈,他根本不想醒来。

刚清醒,人还有些恍惚。

隐约听见门口两人在说些什么皇上太后之类的词。

“陛下禅位给太后这种事情......本大人活了这大半辈子还是头回遇见,今早在大殿上,百官们都听傻了......”

“幸好,太后娘娘没应,要不然......我们盛朝岂不是要出个女皇?”

这声音刘季很熟,是太学内二把手吴大人。

另外一道声音响起,听起来比吴大人更年轻点。

刘季没听过。

但此人一开口,便让他心潮澎湃。

“今日陛下的举动实在反常,难道吴大人真觉得是陛下自己的意思吗?”

吴大人闻言一惊:“梅大人何意?难不成还是太后娘娘逼迫的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