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92)+番外

和常见的夫唱妇随不一样,这本书里的皇后娘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奇女子。

两人的发家路上,各种高光时刻,都在皇后娘娘身上。

发家之初,各地方诸侯纷纷起义,乱世之中,当时还是名门贵女的皇后娘娘救下了还只是没落家族庶子的皇上,给钱给粮给马,助力庶子夺取家主之位。

之后,两家联姻,强强联手,成为一方霸主。

当时就任族长的皇上,对此成就已经十分满意,开始了奢靡的贵族土豪生活。

是皇后娘娘亲自出面,将各地诸侯势力图摆在皇上眼前,分析了三天三夜当今天下局势,给皇帝画了一张大饼,这才有了接下来的收复山河,还民太平。

那之后,皇后娘娘亲任主帅,带领五万大军,从北地一路杀到中原府邸,横扫旧都,为皇上打下了真的半壁江山,为之后盛国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小说看到这的时候,秦瑶有一种皇后娘娘她立马就要自己称王的感觉。

然而,情况却出现了变化,已经拿下旧都的皇后娘娘并没有趁热打铁更进一步。

世人对女子的偏见根深蒂固,皇上手下幕僚害怕主母夺权。于是,半逼迫半怂恿皇帝先一步自立为王。

书中作者为此感到惋惜,好在年少夫妻感情深厚,帝后恩爱,皇上称王之后,没有收回皇后的兵权,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之后,就是夫妻联手收复失地,顺利建立盛国的圆满大结局。

书末尾,提到帝后分权,公主想当皇太女,与兄弟争权,不知太子位最终花落谁家的悬念。

第80章 烧书

秦瑶合上书本,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眼前的房屋院墙慢慢坍塌,露出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在她眼前徐徐展开。

书中或许是杜撰野史,但不管怎么编排,在这个男性占据主流的社会下,也不会有人凭空写出帝后分权,皇后险些自立为王,公主想做皇太女等情节。

写下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秦瑶重新翻开小说,只有末尾留下‘无名氏’三个字。

其实民间一直有关于帝后一家的故事在流传,茶馆里说的无外乎是帝后感情深厚,陛下宫中只有皇后一人之类的。

大家讨论的人只有皇上和他两位皇子,说皇上贫苦出身,最恨贪官污吏,两位皇子亲巡各处,整顿清明,还减免了徭役赋税,大赦天下等等。

但从没听见有人提到皇后娘娘是怎样一个人,她对盛国又有什么功绩。

秦瑶回忆起自己这段时间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其实现在比起前朝,对女子的限制已经宽松许多,县城街道上能见到妇女出行,摊贩也有女子。

商铺老板也能见到不少妇女的身影,就连丁小姐的书房里,也能放满各种野史小说。

所以在新一代中,对女子的限制已经变得宽松了。

这些蛛丝马迹全部连到一起,让秦瑶有一种女子地位正在悄俏得到改善的感觉。

或许,在她们看不见的上层,正有掌握了权利的强大同性在为她们争取权益。

想到此处,秦瑶不禁有点小激动。

她毕竟是回不去了,自然希望对女子的限制能越来越少。

至于种地,秦瑶现在有了一个新想法——她要用读书改变命运!

不过读书的不是她,而是刘季。

他有一定基础,且成年了,不用担心他的死活。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秦瑶发现刘季这人虽然好吃懒做,但脑子还是灵光的,特别识时务。

以前是没人能压住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她可是经历过‘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的人。

她对刘季期望不高,举人就够了。

再次一点,摁头学习,往死里读,考个秀才总行吧?

能免除赋税和徭役,也算为这个家做贡献了。

再加上他不要脸,且脸又长得不错,丢出去社交搞不好有奇效呢。

要是能在县城里混个书记员之类的小文职,那也是阶级跨越。

来丁府这一趟,让秦瑶看明白了,想获得更好的生活,就要遵循这个社会的规则。

只要功名在身,就能和丁老爷一样,过上有人送钱送地,还不用自己下地的悠闲日子。

上辈子打打杀杀,这辈子秦瑶只想多享受生活。

只不过这个生活标准,对比盛国的普通人来说,稍微高了一点点。

秦瑶想得都很好,也打算这次保镖之旅结束,回家就摁头让刘季重新把书读起来,但她还是不爽的叹了一口气。

如果她能考科举该多好,功名利禄都是自己的!

可惜,也只能可惜……

丁小姐在院里转了七八圈,觉得时间也差不多了,激动的小跑进书房来。

“秦娘子,你看完了吗?”

秦瑶颔首,把手里的话本子放在案几上,提醒面前这个少女,“内容我都看完了,我建议把它烧了。”

丁小姐脸色一变,“这么严重?”

秦瑶颔首,放在后世,那肯定没事,但这里的皇权至上,等级严明的社会体系,茶馆里说书的都只敢说皇帝的好,还是小心翼翼的。

而这本书里的内容,如果被人误解成对皇帝的贬低,就麻烦了。

所以秦瑶的建议是烧掉。

“这本书里的内容我一会儿可以告诉小姐,但我觉得还是先把书烧了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爷和少爷日后都要走仕途的,这样的书留在家里容易出事。”

看秦瑶表情认真,丁小姐心里也打鼓,“真要烧吗?”

秦瑶看她不舍得,建议她自己把书打开来看看,“我去外面帮你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