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独宠外室?我转身出府嫁反派(83)
“是。”
二房分了一处破破烂烂的宅子。
那还是七年前,封赏卫氏长子赐下来的。
忠烈的抚恤金一直由宋老夫人抓着,宅子不大,宋老夫人自己看不上,却也不给二房。
现在二房分出去了,宋老夫人要面子,不敢真的不给分一些产业出去。
于是;西郊外的宅子,现在分回给二房,但也仅此而已。
卫氏也没想到谢锦云会来。
“锦儿,你怎么过来了,我这什么也没弄好,我也没想到你会这么快过来。”
“我从我铺子里带来了一些伙计,让他们帮二婶吧,你带的这些人手,怕是得忙上一阵子。”谢锦云回头看向廊亭下的袁妈妈。
袁妈妈井条有序的吩咐丫鬟婆子入内院打扫。
卫氏有些感动:“你帮哲言已经够多了,我如今从侯府分出去,忙着我也开心,不用再看他们的脸色,受他们的气,自在的很呢。”
谢锦云抿嘴微笑。
卫氏突然想到谢锦云的处境,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许多:“锦儿,你该为自己谋算了,他们不待见二房,但我能看出来,老夫人和太太还是心疼你的,你跟谦儿也该好好培养感情,早日生下嫡子。”
卫氏不知道真相,只盼着谢锦云在侯府地位无人能撼动。
谢锦云笑着摇头。
没有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她怕吓着了卫氏。
卫氏见她脸上并无半点喜色,反而多了一丝抗拒,又想起她劝自己早日从侯府分出去,猛然意识到了什么……
“锦儿,是不是宋谦有问题?”
第136章 忠告
“二婶觉得,世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话,她在侯府从不会问卫氏。
宋老夫人的眼线到处都是,处处提防着二房。
卫氏心里是知道的。
现在听到谢锦云这样问自己,她心里少了在侯府时的羁绊:“你想听实话吗?”
“嗯。”
“那我可就说了,你千万不能生气。”卫氏回想起印象中的宋谦,开始骂骂咧咧,道:“宋谦那小子,从小心眼就多,老侯爷的品性没学到几分,大嫂的脾气和小人得志的心性,全都继承了。”
“还有老夫人的小家子气,我这样形容,你可能想象不出来,你看近日频频闯祸的宋广泽,宋谦小时候就和宋广泽现在这样,不管对错,只要你几个堂哥围着宋谦,惹哭了宋谦,你几个堂哥就要被罚跪。”
“简直是瘟神,后来老侯爷从西关回来,发现宋谦越长越歪,这才把宋谦带入军营磨炼了几年,我看他这次回府后,变了许多。”
卫氏朝着谢锦云那看了一眼,怕自己说的太难听,让谢锦云生气了。
刚才看谢锦云并未露出异常,便又继续说下去:“感觉他应该在外面经历了什么,人变得阴沉了,我有好几次路过老侯爷的书房时,被他吓死了。”
“怎么说?”谢锦云问道。
卫氏道:“他就站在书房院外,也不提盏灯,一张脸拉的老长,阴沉沉的。”
谢锦云能想象得到,宋谦站在老侯爷的书房前,是以怎样的心情面对老侯爷。
逃兵、欺君,无论哪一条祸端,都能掀起万丈浪潮,拍死永宁侯府。
“对了锦儿,南山先生说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所以,自从从沈园回来后,我心里一直有个问题,想同你说。”卫氏猛然抓紧了谢锦云的胳膊。
谢锦云道:“二婶请说。”
“你说……”卫氏慢慢的凑到谢锦云耳边,压低声音说:“你说七年前,西关一战,宋谦他上没上过战场。”
换作别人,可能就捂着卫氏的嘴巴,劈头盖脸的骂卫氏了。
可谢锦云听到卫氏的话后,不但没有什么表情,反而向卫氏投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卫氏看到谢锦云的神情后,捂住了自己的嘴巴道:“我胡乱说的。”
“有些事情,你胡乱一想,也许事情就真的不简单,但这世上,只要你做过的事情,绝不可能密不透风,我记得,西关一战,萧家嫡长子也参与了,这场战争活下来的人,没有一人健全。”谢锦云道。
或许,这本来就不是一场普通的战役。
卫氏脸上的表情渐渐凝重。
她的三个儿子死的不明不白,只用几具残缺的尸体和几件战袍交差,那活下来的人,是不是知道西关战役的历史?
“二婶,切莫多想,我今日来还有一事想跟你说,二叔若想走出困境,便要遵守老祖宗的规矩,立嫡立长,立君立贤,不与小人为伴,等二叔回来,你把这几句话告诉他,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
“这些话是谁跟你说的?”谢锦云走后,宋鸿凯刚好回到宅子,面色严肃的盯着卫氏。
卫氏道:“谁说的很重要吗?”
“当然重要,你不知道,皇太后带回了七皇子!”
轰动满朝文武百官……
第137章 画像
卫氏起初没反应过来,等过了一会儿才知道自己的丈夫说什么,声音尖锐出声:“七皇子回宫了?”
“嘘。”宋鸿凯差点被卫氏的反应吓死,赶忙上前捂住卫氏的嘴。
卫氏闭上了嘴, 不敢胡乱说话。
现在朝廷局势因几位皇子暗中较量而越发紧张。
宋鸿凯的官职不高,因此还可以勉强苟着,却也不敢与人为伴,站在哪一方。
但梁王不知怎的,几次向他抛出榄枝,有意拉拢。
如今梁王掌着吏部,他只要迈前一步,就能升上去,进吏部做事。
可他也知,伴君如伴虎,梁王不是好惹的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