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独宠外室?我转身出府嫁反派(87)

作者: 金姝 阅读记录

“那岂不是刺激得那个女人要发疯。”花溪道。

谢锦云低头看着刚送到她手中的信,唇角微勾,轻声低喃:“发疯了才好,等到了那一日,就发疯吧。”

就这两日,大哥要回京了……

第142章 扭曲

深夜,一群人从西郊私宅搬了一车又一车的东西,运到燕京中八街的宅子,花了一夜的时间,到天亮时,才将里面值钱的东西运送出去。

张氏一晚提心吊胆,一夜无眠,等赖嬷嬷回到院子后,她立刻从床榻起身,问道:“怎么样?事情办妥了吗?”

“夫人放心,事情已经办妥了,东西全部都转移到老夫人指定的宅子去了。”赖嬷嬷道。

张氏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看天色已经亮了,也不打算睡了,洗漱完后就去宋老夫人那禀报此事。

而张氏赶到慈松堂的时候,谢锦云比她早一步到了慈松堂,连宋广泽都来了。

“锦儿,泽哥儿。”张氏走入大厅唤道。

谢锦云向张氏福了一个身,宋广泽也有模有样的向张氏行礼。

宋老夫人看在眼里,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意,对宋广泽的表现十分满意。

“你瞧这孩子,才去玉翡阁过了一夜,就被锦儿带的有规有矩,这个家里没有锦儿不行。”宋老夫人“呵呵”的笑道。

谢锦云心底也“呵”了一声笑了笑。

张氏朝宋老夫人那使了一个眼色,暗示宅子里的事情都办妥了。

宋老夫人回过去一个眼神,便让李妈妈传膳,留谢锦云和宋广泽在慈松堂用膳。

李妈妈刚叫人布好早膳,宋谦也赶过来了。

他身后跟着豆蔻与梁婉知。

宋老夫人狠狠的剜了一眼梁婉知,就没再看她了:“谦儿也一块陪我用膳吧,你媳妇和你娘要留我院里用早膳。”

宋谦转身看向谢锦云的方向。

孩子是临时送到玉翡阁的。

现在宋广泽老老实实的坐在谢锦云右手旁的位置,刚才进门的时候他还向他行礼了,见到婉知也没有再大哭大闹,这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泽哥儿。”宋谦唤了一声。

宋广泽立刻从椅子下来,低着头走到宋谦面前:“世子。”

看着半大点的孩子,宋谦心头一软,也不舍得再指责他:“这些日子跟着夫人,不许再胡闹了。”

“是。”宋广泽抬头看向谢锦云的方向。

他今日一早醒来发现自己不在祖母的院子,而是在玉翡阁的时候,心里就十分忐忑。

先前宋谦和梁婉知一直在他耳边说,只有夫人才能让他出人头地。

现在他真的到了谢锦云面前,心情变得十分复杂。

宋广泽既想在谢锦云面前表现好一些,又害怕谢锦云。

于是就有了今日一早的一幕。

其实,谢锦云什么都没教他……

“用膳吧。”宋老夫人发话。

宋谦与谢锦云、宋广泽被安排到一块,孩子坐在两人的中间。

妾是没有资格与主子同坐同吃。

于是,豆蔻与梁婉知便站在谢锦云左右,伺候她用膳。

谢锦云抬头看了看豆蔻额头上的包扎带,道:“窦姨娘伤势如何?”

“回夫人话,妾的伤只是皮肉之伤,无大碍。”

“那也是伤着了,我这儿不用你伺候,你下去歇息,等伤好了再来。”

豆蔻放下筷子:“谢夫人关心。”

于是,豆蔻退到了一旁,站在谢锦云的身后。

宋老夫人瞥了一眼梁婉知,鼻子里轻哼了一声,便低头用膳。

而谢锦云拿起了宋广泽的碗,亲手为他盛了一碗小米粥。

宋广泽双手接过,小心翼翼的回道:“谢谢夫人。”

梁婉知看在眼里的时候,心扭曲的不行……

第143章 喜宴

刚才她的儿子没有看她一眼,她的儿子在小心讨好别的女人。

谦哥哥刚才也没有看他一眼,夫人是不是在她背后教坏她儿子。

她帮侯府解决了八十万的赔偿款,却讨不到老夫人和太太一点好脸色。

现在还要像狗一样伺候夫人,他们凭什么这样糟践她。

她才是给永宁侯府生了两女一子的人,谦哥哥凭什么这样对待她。

她心里嫉妒的发疯。

宋老夫人与张氏都没发现异常。

这时,宋谦突然开口问谢锦云:“听说大舅哥这两日就到燕京,你可知道此事?”

谢锦云温声细语的回道:“知道,大概也就明日最迟,早的话,兴许今夜能入城。”

“大舅哥回来啦。”宋老夫人眉开眼笑:“这是个大喜事啊,咱们侯府近日频频生出怪事,趁着你大哥回京,永宁侯府办个家宴吧,到时让你父母兄长都来,咱们两家坐在一块,聚一聚,就当时再补你与谦儿的婚宴,到时该办的喜事也一块儿办了。”

这喜事指的是洞房花烛夜的事。

梁婉知听到宋老夫人这番话的时候,眼睛一直死死的瞪着宋谦和谢锦云。

谢锦云头顶着梁婉知的目光,微微抬眸看向宋谦,芙蓉面上故作娇羞,然后轻轻点头道:“锦儿一切听从老夫人的安排。”

张氏心花怒放,她没想到谢锦云会这么爽快的答应了:“谦儿呢?”

宋谦也转头看向谢锦云,但是看谢锦云的时候,他还抬头扫了一眼梁婉知。

发现梁婉知也正盯着自己看,他心虚的别开视线,道:“那就办吧,两家坐下来聚一聚。”

“为了不出意外,这次的家宴就交给锦儿去办吧,张氏,你拿两万两银子给锦儿,宴会要用的东西,不必省着,要用好的,对了,既然是喜事,那不如就按喜宴来办吧,你与谦儿这七年不容易,当初你嫁入侯府是抱着谦儿的牌位,婚礼不完美,现如今你二人时机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