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吃大瓜!后宫妃嫔读我心后不宫斗了(394)+番外

作者: 黎粒只 阅读记录

“朝廷现在还要姑娘当官呢,祝大哥有本事,能让宫里的贵人看上,怎么就不能当官了!”屋子里的陶桃听到母亲这话,忍不住出来替祝辛回辩解。

“宫里的人?他做了什么能让宫里人对他另眼相待?”陶大婶还是不相信这件事。

宫里人怎么可能会忽然跑到他们这个小村子里。

陶桃被问懵了。

好吧,她也不知道。

那个大人和那个小姑娘是忽然出现的,他们只告诉她要带祝辛回去京城当官治腿,没说是为了什么啊。

“反正祝大哥和旁人不一样,他肯定有过人之处,才能打动宫里的贵人。爹娘,你们要相信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祝辛回会被看上,但陶桃依旧坚定不移地维护他。

“咱们看看明日什么个情况,再说吧。”陶大叔酸溜溜地叹了一口气。

“女大不中留啊。”

陶桃被父亲这话调侃得又不好意思了。

但为了祝辛回,她还是大着胆子嘱咐父母。

“爹,娘,明日你们可千万别刁难祝大哥啊。他是带着一万分诚心来求亲的。”

“行了行了,赶紧吃饭,明天的事明天再说。”陶大叔没好气地把女儿给轰走了。

翌日,两辆精美的马车驶进了长流村。

第338章 难道昨日那个人说的是真的?

“什么人啊?”

“找谁的呀?找村长的吗?”

村民们看到马车,议论纷纷。

能坐马车的,肯定是有钱人。

像他们这种乡下人,坐牛车都得考虑很久。

也不知道村子里哪户人家居然有这样厉害的亲戚,坐马车来探望他们。

众人闲着无事,便跟了上去。

发现马车停在祝辛回家门口,都很惊讶。

“呀,昨日不是有个小姑娘来祝家么,说找祝辛回有事相求。难不成祝家这是真的要发达了?”

有人想起了昨天的事情。

昨日那个想找茬的农妇听到这话,惊讶地涨红了脸。

难道昨日那个人说的是真的?

祝辛回平日闲着无事吹的乐曲,真的能赶走孩子肚子里的虫?

所以这些人看上了他的本事,来请他去帮忙?

她脑子里乱糟糟的。

屋子里的祝辛回被孟山川推了出来。

祝辛回红光满面,一看就是有好事降临在身上。

好奇的村民忍不住打听道:“辛回,这些人是你亲戚呀?”

祝辛回看了一眼孟山川,见他点头,这才开口:“这些是京城里来的大官,并非我的亲戚。”

一听是当官的,大家伙激动之中带着一丝惶恐。

京城里的大官,怎么跑到他们这小村子里来了?

居然还对一个瘸子这么关照?

“那你现在要去哪啊?去京城当官吗?”有人又问。

另一个人撇嘴不屑道:“你可真敢想啊。他都瘸了腿,怎么可能当官。”

“只要有能力,有何不可。”马车里的陆璃探出脑袋反驳。

今日是个好日子,祝辛回不愿与旁人多做口舌之争。

“入京为官是之后的事情了,我现在要去去提亲。”

“提亲?”这话把长流村的村民又砸懵了。

今日令人惊讶的事情也太多了吧。

“孟大人,辛苦你了,走吧。”祝辛回一脸抱歉地抬头看向了孟山川。

“小事,不必那么客气。”孟山川推着轮椅,往陶家走去,完全没给村民们追问的机会。

这地是泥路,不比平路,推起来坑坑洼洼,有些费劲。

好在陶家和祝家离得不算远,一会儿就到了。

“来了,真来了。怎么还有马车?”陶大婶惊得手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这么多人,咱家的碗够不够啊。总不能人家来提亲,咱们连口茶都不让人家喝吧。”陶大叔也急了起来。

陶果年纪尚小,不知道父母的忧愁,而是兴奋地大喊:“马,是马。”

“啰嗦,进屋跟你姐姐呆着去。”陶大婶一把将小儿子揪到了身后。

孟山川推着祝辛回,带着媒婆,闪亮登场。

“陶老哥,陶嫂子,喜事,天大的喜事呀。”王媒婆挥舞着手绢,笑呵呵地冲陶家夫妇行了一礼。

“今日我王媒婆携厚礼前来,乃是受祝家公子所托,有一桩喜事欲与二位相商。”

陶大叔早就从女儿那里知道了这件事,因此配合地询问:“什么喜事?”

陶大婶怕自己嘴笨说错话,赶紧给王媒婆递了一杯茶。

王媒婆接过茶,环顾四周,满意地点点头:“听闻你家闺女贤惠能干,模样儿又俊俏,是十里八乡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媳妇。”

“这不,祝家那孩子,瞧上了您家的宝贝闺女,特意请我上门说媒。”

“我今日来就是想和二位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把这门亲事给定了。祝家没有高堂在,您闺女嫁过去就能当家做主。而且祝家哥儿马上就要去京城当官了,您家闺女嫁过去,以后就是官夫人。这种好事,您二位可不能错过。”

王媒婆起身指了指马车上搬下来的东西。

“您瞧瞧,祝家备下了厚礼,可是按着老规矩来的,保证不会亏待了咱家闺女。将来要是成了,保准小两口和和美美,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陶大叔和陶大婶看到那么多东西,都惊讶得张大了嘴。

这么多聘礼,怕是县太爷家的千金出嫁都收不到。

躲在屋子里偷听的陶桃见爹娘一直不答应,急得直跺脚。

她看了一眼旁边的弟弟,决定让他去催一催。

“放心吧,姐,这事包在我身上。”陶果拉开门,快步走到了爹娘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