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每天都想回家怎么办(20)
这样书信往来的日子持续了两个月。
直到这一日,因为祭佛的日子快到了,皇后娘娘协同内官们与太常诸官操持此事,也是想着让魏迟这个太子妃多学学,便特地唤了魏迟入宫。
赵楚和赵燧兄弟二人才又趁机凑在了麒麟阁。
此时赵燧提到了这“龙戏二珠”的荒唐传言,赵楚也没辩解什么,而是好奇地问:“这事什么时候传出去的?”
赵燧撑脸坐在一旁,无所谓道:“你居然不知道?我昨夜还去问父皇,父皇在这诗出来之前就知道了,宫人也都晓得,我还打探过,父皇一直没放广美公主回西域,就是等着你表态,好给广美公主一个位分呢。”
赵楚笔尖一顿。
“我表什么态?”他不明所以。
“你都当了这么多年太子,怎么什么事都不知道?”赵燧皱眉,“近年,匈奴那边一直派人向西域投橄榄枝,父皇后宫中都多了个从西且弥来的女子。估摸着,父皇是已经将你选作继承人,要用你巩固姑墨了。”
赵楚依旧是不甚明白的样子,却仍乖巧:“过几日便要过年,年前祭佛,我不好提这事,等年后了,我会与父皇商量的。”
但赵楚不知道的是,赵燧的嘴其实碎得很,能把父皇的话说给他听,也能立马就把他的话说给父皇听。
当夜,赵楚先回了东宫,魏迟很晚才被皇后娘娘放回来。
魏迟一心牵挂太子的功课,回来后就火急火燎去了太子寝宫,这些日子她日日往太子寝宫跑,宫人们都已习惯,哪怕是有时广美公主一起去凑热闹,也都习惯。
一路畅通无阻进了太子寝宫,魏迟才端正起来,清清嗓子,走到太子身边问:“今日学得如何?”
赵楚抬头看着她,笑道:“好多了!”
“如何好多了?”魏迟坐到太子身旁那特地给她添的位置。
“你看看就知道了。”
赵楚满脸自豪,把今日份的卷子都放到魏迟面前去。
魏迟看了看,发现确实是好多了。赵楚做的卷子都是赵燧亲手所撰,自然也是赵燧批改,从前这些卷子几乎被赵燧批判得一无是处,画满了圈和叉,现在,倒是少多了。
自动忽略那些刻意挑刺的批评,魏迟满意点头:“的确好多了。”
赵楚高兴极了,赶紧凑上前拉住太子妃的衣摆,眼眸闪烁着星子一般。
“那,栗子糕!”
太子妃冷淡了
魏迟虽然教学比较严厉,但也奖罚分明,当即唤南星去厨房取了一盘早就吩咐做好的栗子糕。
赵楚的情绪向来溢于言表,魏迟经常把他当成幼儿园的小朋友,没办法,他的性子实在让魏迟这个幼师爱心泛滥。
而原主宋池,早已无力吐槽。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赵楚近日越发黏人。
魏迟最开始,还勉强保持着原主说的那种态度,但后来也实在顶不住。
于是就遭到了原主宋池一日一骂的洗礼。
鬼知道这个明明说自己高傲优雅的古代淑女怎么变成这样的!
魏迟也曾意识到过是自己不对,但再深入去想,却又觉得自己没什么错了。
要完成任务,那必须先离开东宫对不对?再不济,也是让前任来东宫任职,那她现在所做,便都是对的!
况且把太子拉回正轨,教成个明君,不仅造福百姓,她自己也能出宫,也能完成任务后回家。
多好啊!
世人都说妒意害人,但魏迟吧,还偏偏吃这一套。
比如她记挂着任务,跟太子暗示让王大人入东宫任职,太子也不拒绝,只说:“我的话已经放出去了,再推荐王大人,总归不太好。而且两傅位置向来重要,不会让王大人这个没有出身也没有阅历的新人来当的。这样对王大人,也不太好。”
魏迟觉得极对,太子也都是为了王大人好。
宋池自然不这么觉得,但说不过魏迟。
当然,魏迟也没忘记自己是用着原主的身体做事,总归理亏,还是安抚原主说自己记着任务的事,一定会想办法去接触接触王大人,让王大人自己争取一下东宫的少傅之位。
至于那位宋二哥。
反正宋二哥也不想来当少傅,她到时候煽个风点个火,事情很好搞定的!
这件事,只能暗箱操作!
就算是太子突然想顺她了,虽然不太可能……但如果太子真那样提议,那她也是要拒绝的。
对此,宋池没有说什么。
魏迟便信心满满继续对太子的教导,虽然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就是了。
但太子的确已经很少去其他嫔妾那里了!
离荒淫远了一步!
就这样,太子妃和太子日日黏在一起,宫人从惊诧到习以为常,慢慢的日子推移,终于到了祭佛那日。
只是这日,赵楚却发现——
太子妃忽然又变成了高傲冷淡的模样,对他爱答不理。
赵楚这些时日跟太子妃相处,早已不习惯这样的太子妃,不由得感到奇怪,也莫名有些落寞,平日里大家哄着他的小脾气、小任性,他知道都不是真的,都只是因为他是太子,是神童。
但太子妃不一样。
太子妃看他的眼神,如同天上清泉,浇灌着他干枯的心口。
而后,开出了一朵艳丽的花儿。
这时清泉却忽然断流了。
赵楚不免感伤,在坐上去往佛寺的马车后,悄悄挪近了,靠在太子妃身边说:“我昨日去看良娣,良娣已经好很多了,你还想不想看她?”
魏迟冷漠:“不需要太子引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