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君歌(11)
余母喜笑颜开,将余梓托付给了江珉,为两人置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无亲朋好友,只有余母和天地初雪为证,余梓和江珉明白余母是回光返照,忍着哭意拜了堂。
余母笑着拿出一堆孩童衣物,说是给夫妇二人的新婚礼物。
未及春日降临,余母离开人世,去的时候脸上是带着笑的。
而后的岁月里,江珉余梓夫妻恩爱,余梓在生江凛时落下病根,待江凛成年,江珉将铺子的事都交给江凛打理,自己则安心照顾余梓。
余梓懂了为母的心情,希望江凛早日成家,每每谈及这个话题,江凛总是回避。
余梓虽急也不愿勉强,而后江凛带回江和,余梓便不再提他成家之事。
没过几年,余梓重病缠身,临了之时握着江珉的手:“我这一生倒也算圆满。”
只是她的目光望着架子上的锦盒,有遗憾流出。
余梓从未曾瞒过江珉陆材的存在,江珉知道陆材是余梓的遗憾。
他握着余梓渐渐冰冷的手靠在额前哽咽,肩头抖动。
若是此刻陆材在该多好,能全了阿梓的遗憾。
江珉在失去余梓后,不再留恋人世,两年后也跟着去了。
——
江和垂下头,道:“见老先生难过,我不忍将祖母的事细细说与他听,怕他难以承受。”
沈君竍轻声道:“也许公子可以告知于那位老先生,年少的情思该得个圆满,江夫人此生寻得良人,并不孤苦。”
他的话似山涧清溪淌进江和的心里。
其实先生所言甚是。
祖母与祖父恩爱不疑,老先生是祖母的年少惊鸿,而祖父是祖母的余生。
祖母虽无法回应陆老先生迟来的心意,但他可以做些什么让两人之间少些遗憾。
江和心中雾霾散尽,见月色也多情。
见江和眉头舒展,沈君竍莞尔而笑。
沈君竍的这一笑倒让一轮明月都失了色。
江和语气轻快:“谢先生同我过中秋,望来年仍与先生一起。”
沈君竍道:“嗯,望来年仍一起。”
芙蓉回响
自遇见先生后,江和觉着四季往复都比往常慢了些,四季晴雨悠长,他听从先生建议,就着秋意给陆材写了封信。
信尾写道: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想来年少深情,祖母应是感谢深付,望老先生放下心结,安稳过余生。【注1】
陆材读完信后怅然若失,屏退了左右,只留下陆玧在身边陪着。
他呆坐在亭中望着眼前山水若有所思,似在追忆往昔。
余梓姑娘,既是此生无缘,惟盼来世重结。
——
沈君竍这几日在学堂里都是笑意盈盈的,学生们觉得虽然先生往日也是笑着的,但近几日更为舒心。
有学生好奇大胆询问,沈君竍笑答:“得遇倾盖如故”。
学生们知先生自远方而来,见先生结交了好友,由衷为先生高兴。
先生笑如清风朗月,他们爱看先生笑。
中秋过后,江和去祭拜余梓。
木簪在欲葬下之时断成两截,好似它坚持了数十年,终于在此刻完成了它的使命。
风扬起一阵细碎的楠木齑粉。
江和将木簪葬下,在石碑前放上一束风干的山茶花。
“秋月里无新开的山茶,还望祖母见谅。陆老先生来过,后辈们自作主张,收下了这支木簪,也将香囊送了出去,算是全了您当年的心意。”
“但小和知道,您有祖父相伴,并不孤单。”
“祖母,小和想您了。”
无人应他,只是又起了一阵风,撩起江和额前发丝,抖落一地树叶。
团圆佳节过后,人人脸上喜悦洋溢。
独江凛除外。
江凛虽表现得与平常无异,但大家感觉得出大东家心事重,又不好开口过问,私底下问江和,江和也是不知其中缘由。
众人顾着东家心情,做事小心翼翼,和气生财藏起往日的欢快。
日子渐过至冬月初,天地降下小雪,家家户户鲜少出门,铺子关得早,学堂放学也早。
江和用火炉暖了一壶热酒,江凛有心事,喝了一碗暖暖身子便早早睡下。
周遭鸡犬都懒洋洋地缩在窝里,只是傍晚时分,天地间已然一片静谧,雪花悄然铺满大地,每家每户点起了灯,暖黄色的光影衬出冬夜侘寂。
四下无声,江和感到孤寂,不自主地望向隔壁。
好想见先生。
愈思愈深,江和重新暖了一壶新酿的酒。
待壶暖酒烫,江和提着酒叩敲了沈君竍的门。
沈君竍知是江和来了,难掩欣喜:“今日初雪,我正打算登门作邀,你倒是先我一步来了。”
“那我与先生可称得上是心意相通了。”
江和边说边倒酒,裹着热气的酒自壶口倾泻而下,将桂花香一并带了出来。
“冬阳酒。”沈君竍扬起嘴角。
江和点头:“先生见多识广。”
沈君竍合拢手指往自个方向慢悠悠地扇了扇,将香味拢在鼻尖:“且酿的时日正好,保存得也极佳,江公子有心了。”
江和将碗递过:“这酒是我新酿,先生第一个尝尝?”
“乐意之至。”
酒凉了会,正好是温的,沈君竍仰头,将碗中金黄一饮而尽。
入口绵软甘甜,隐隐漫出桂花幽香,十分爽口怡人,不得不说,江和酿酒的手艺甚好。
沈君竍开着玩笑夸赞:“江公子若是开酒坊,别的店家怕是要没了活路。”
江和顺着玩笑说,倒没发觉自己语气里的欣喜:“先生既然喜欢,我便藏着我这手艺,独与先生分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