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继承杂货铺后我成神了(2)

作者: 白寻远 阅读记录

……合着真是个猫妖。

那个日历也是那个时候出现的,准确来说是诗经从不知道哪个角落里叼出来的。楚辞当时还为诗经因为这个日历而炸毛感到不解,直到半个月前太阳落山后,日历上的字忽然发生变化,他开门出去发现外面不对劲,他才知道这个日历的奇怪之处。

但楚辞当时已经很波澜不惊了,被诗经弄的。

毕竟养了快二十年的猫主子突然说话,明晃晃地告诉你他是个猫妖,而且亲口告诉你他还是建国前成的精,任谁都会惊讶……惊讶到麻木。

总之当楚辞让自己冷静下来和诗经正常相处之后,日历又闹了幺蛾子,但他当时已经在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后彻底麻木了。

就这样,楚和平同志留给楚辞的平安杂货铺成了一个可以跨越时间的杂货铺。

第一次来到这个时间的时候,楚辞还闹了个小乌龙。

当时他正平静地恍惚着,没注意到有个看上去约莫十二三岁的学生模样的少年进了杂货铺,直到那少年指着烤肠机里的烤肠问他要多少钱,他才回过神来,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三块钱……”

那少年一下子愣住了,难以置信地发问:“三个银元?!”

楚辞:?

银元?什么银元?

他懵圈的大脑在瞥见日历上的“门外时间”以后冷静下来了,回忆了一下以前上学的时候闲来无事研究的民国货币体系,迅速思考了一下,最后有些犹豫地说:“三个铜圆,或者拿一张今天的报纸给我也行,给你两根。”

这赶鸭子上架的他完全不知道物价啊!天知道合不合适!

那个少年听了这话,又看了两眼放在那个奇怪的机子里的烤肠,咽了咽口水,立刻打开包从里面掏出了一份报纸:“老板,这个行吗?”

楚辞拿到报纸扫了一眼,看到了上面的日期。

——1929年5月1日。

他翻了下报纸,又向少年确定道:“今天的?”

“对!今天的沪江日报,我在学校刚看完的。”少年眼巴巴看着他,“老板,这个换你两根烤肠够了吧?”

楚辞收了他的报纸,给他弄了两根烤肠,把人送出了门。

然后他就把门关了。

笑话!他一个21世纪的人在1929年开店,还毫无准备,谁知道会因为双方认知里的货币不一样闹出什么乱子来!还是先把货币换算一下再说吧……

这样想着,楚辞把门好好地锁好了,抱着诗经上了二楼——这栋小楼的一楼被改造成了杂货铺,二楼则是住人的地方,还有一层小阁楼,算是楚辞的私人领地。

楚辞决定先好好睡一觉,有事明天再说。

但是第二天醒来,他发现那个日历上的字变了,变回了“2029年8月29日”。

他推开门,外面俨然是21世纪的临安东山巷。

虽然楚辞很想把这当成一场梦,但是诗经对着那个日历龇牙咧嘴的但又拿它没办法的样子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这不是梦。

为了避免下次开门到1929还手忙脚乱的,楚辞特意去恶补了一些民国常识,好歹不至于出现三个银元一根烤肠这种乌龙来。

第二次开门去1929的时候,上回一张报纸换了俩烤肠的少年又来了。

看到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少年,楚辞没忍住笑了出来:“要进来看看吗?”

少年点了点头,手里攥着一张报纸进了杂货铺,小心翼翼地问:“老板,今天的报纸还能换东西吗?”

楚辞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当然可以,至于要什么,你可以自己挑一挑。顺便我能知道你的名字吗?我叫楚辞。”

“我叫沈修远。”少年把手里的报纸放在了柜台上,而后目光在杂货铺里看了一圈,期期艾艾地问,“老板,你的意思是我什么都可以挑吗?”

楚辞竭力把自己心中的震撼压了下去,随手翻了一下沈修远拿来的沪江日报确定了日期是1929年5月2日,便看向沈修远,很是温柔地说:“当然,什么都可以。”

沈修远,这个名字他很熟悉,高中历史书知识拓展的熟悉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修远”。

他出生在沪江,十八岁那年跟着一队人穿过层层封锁到了延州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他在延州治病、救人、写文章。

他死在1945年的春天。

楚辞对像沈修远这样的人向来有用不尽的包容心,别说沈修远想用一份报纸换一件东西,就算是十件东西,甚至更多他也没意见。

诗经有些忧心地在楚辞耳边小声问:“让他这样随便挑真的没问题吗?”

“我又不差这么点钱,大不了再赚,反正家里就我俩要吃饭。”楚辞说。

诗经仍然很担忧:“但是生产日期……”

楚辞:……

他和诗经对视一眼,双方的眼睛里都充斥着“完蛋”俩字。

但幸好沈修远没有细看,他兜了一圈下来发现不少东西他弄不太明白,最后选择换了一根烤肠和一把糖。

楚辞看着他离开,果断关了门。

虽然已经搞清了货币的问题,但是他真的一点也不想开门!他下班了!

而今天,是第三次开门了。

如果门外真的是1929年5月3日,那楚辞认为他真的掌握了这个日历的部分规律。

这样的话……虽然他是个普通人,但也能做一些小事。

而且他的国家并不普通,他也许可以向祖国爸爸寻求帮助。

不过现在……

他的目光落在柜台上那盆他新买的文竹上。

这是一个不是很贵,但是很合适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