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只要真诚就能得偿所愿吗(13)
我回想了一下昨夜应该跟着我的人数,继续说道:“他安排给我的人质量不行,死了六个。正好让他派六剑奴来替换,或者掩日惊鲵八玲珑,别再拿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小喽啰应付我。”
“是。”
……然后我就调了头往回走。
……希望一会儿再见到张良时,能直接跳过「为什么我要扭头就跑」这个话题。
不同于出来的时候,回去的路上我走得很慢,还把韩非显现出来陪我聊天,反正一会儿我也要让他跟张良见面。
心脏还是跳得飞快。
“灼华,”半透明的幽灵无奈地望着我,“你不是希望子房偶然发现我的存在吗?”
“我只想让他因为好奇而多关注我一点,可现在他分明已经确认了你的身份。”我小声叹了口气,“这样一来,他一定会因为想见你、主动来接触我,满是心思地试探接近,让我逐渐产生他喜欢我的错觉。”
“灼华……”
“我现在的心情就像是爬山爬到一半,看见一根绳索垂下来,我知道抓住绳索立刻就能到山顶,但也知道未来一定会被抛进谷底。”
“不可妄自菲薄啊,灼华。”韩非无奈摇头,他忽然话音一转,“你对子房、真的是一见钟情?”
我又一次缓下了脚步。
“是也不是。”
我是从何时起开始认为「我喜欢张良」?
从《天行九歌》开始更新时起?还是从《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初见时起?
都不是。
“我喜欢上他,大约是幼时在冷宫中,听母亲讲起九公子的故事,提及他时起。”
是我作为灼华、还未因疾病而死去,未被系统绑定去往异世,未知晓这个世界原来有既定流动轨迹的时候。
似乎是听懂了我话中隐藏的含义,韩非又把话题拉了回去:“一定不要妄自菲薄啊,灼华。”他安慰我道,“说不定,子房对你也是一见钟情呢。”
我瞥了他一眼:“你觉得像吗?”
“……那就日久生情?”半透明的幽灵眨了眨眼睛,示意我去看路的尽头、正在夜色中等待我的人,“我这个做父亲的,总该想办法帮女儿解决人生大事。”
诶诶诶?真的假的?
我其实是想要像早上吐槽赤练一样,吐槽韩非说「嬴政都不着急、你急什么」的,但话到了嘴边,却又不自觉软下了语气,问他:“所以、我叫你一声父亲、你真敢答应吗?”
“有什么不敢的?”这一次,他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反正即便嬴政不愿意,我也不会再死一次——有个仙女做女儿,这事可没人能拒绝。”
“……说的也是。”
托他的福,我好像忽然冷静下来了。
“不过,所谓的「解决人生大事」就不必麻烦了。他若是因感念与你的情谊,而被迫同意与我结为连理,那我还不如孤独终老呢。”
相比起来,有错觉也不错,说明至少有着让我能够产生错觉的前提条件存在啊。
32-35
【32】
我让韩非重新隐藏起身形,然后深吸一口气、快跑几步到张良面前。
“真是失礼,我竟然突然跑出去——”
对面的人立刻温和地为我找补:“想必灼华姑娘是突然想起了罗网护卫的事,便立刻去做安排了吧。”他解释道,“今日灼华姑娘似乎并未携带护卫,又听闻早些时候,官兵在树林中找到了六具尸体,却并未声张。”
“因为声张之后,受责难的反而是府衙自身。”我肯定道,“我有下令,让他们只管善后、不问缘由。”
“灼华姑娘可有受伤?”
我摇了摇头:“对方并非敌人,反而算得上是「故人」。”
两个人重新落座,桌面正中央的炖羊肉还用烛火煨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艰难地咽了下口水,手试探着向筷子伸去,伸了一半便下意识地停住、抬起眼看向张良。
直觉告诉我,他会在此刻开口打断我的动作——果不其然,他真的在我的动作顿住后开口了。
如果不是话题足够沉重,那我很难不怀疑他是故意的。
“儒家今后、是否会有劫难?”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心说我刚才的告白他是真的没往心里去,开口时却尽可能显得稳重可靠:“正如先生所想。”
他又问:“儒家今后的劫难,是否因良而起?”
我摇了摇头。
“先生的举动确实冒险,可无论先生做与不做,结果都不会有改变。”我说道,“今后会来到桑海的罗网刺客、武功或不输给纵横,像今天这样与先生「孤男寡女」的晚餐,可能是不会再有了。”
张良静静地望着我,并不在意我的用词失礼,眼瞳中是了然的笑意:“但与之相对,赵高身边的护卫,也会弱上几分。”
“正是如此,若是能够在此期间将他诛杀,我也算是距离得偿所愿更近一步。”
说完我为韩非显形,接着一伸手飞快地拿起了筷子。
“你们聊,我就先吃饭了。”
【33】
我正在回咸阳的路上。
……这并不在我的计划之中,不是我主动要回,而是突然被嬴政传召回去的。
甚至于,似乎是因为保护我的罗网刺客全部死于非命的消息传到了嬴政耳中,这一次我回程时并非只与韩非相伴,而是跟了一队李斯从咸阳带来的兵。
时间赶得太急,我没来得及再去一趟小圣贤庄,只在最后出城时、途径有间客栈的时候,将写给张良的信,托付给了丁掌柜。
信里倒不是什么重要情报,只是一句带点幽怨的「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我大概能想象到他看见这句话时,会是怎样无奈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