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之糙汉哥哥好疼我(208)

作者: 一只大嗨皮 阅读记录

生产会消耗大量的体力,给产妇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奶糖了什么的都行,有啥吃啥。

也可以下床溜达溜达,这样对生产有好处。

另外呢她的情绪有点紧张,你们进去说点轻松的,第一次生孩子嘛,都会有点害怕,你们注意纾解她的情绪。”

“谢谢吴大夫,那我们可以进去了吧。”宋祁问道。

吴春菊点头,“可以了,去吧!”

吴春菊走后,宋祁立刻推门进了病房。

看着病床上半靠着的小姑娘,瞬间心疼得不行。

过去捉住姑娘的小手就把姑娘搂进了自己怀里。

后面进来的田梅看到宋祁冲着凌橘额头亲了一口,侧头看向凌大伟,凌大伟也瞪圆了双眼。

凌橘敲了下宋祁的腿,“爸和妈妈们都还在呢。”

宋祁抱紧她,“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谁都没他的小媳妇儿重要。

“橘子,饿不饿啊,妈给你带了两块巧克力,你是一会吃还是现在吃?”沈春看向凌橘,从兜里掏出巧克力。

凌橘摇头,“妈我还不想吃,一会吧啊,谢谢您。”

“看来这娃儿是真着急了,提前一周就要出来见爸爸妈妈了!”田梅看着凌橘有点苍白的脸,心里可心疼了。

不过看到女婿这么疼闺女,她也挺欣慰的,跟凌大伟两人站在床尾。

“爷爷奶奶,二叔,爸妈你们都找地方坐下,别站着,我就生个孩子没事的。”

凌橘实在是不想大家跟看猴似的看着她,有点尴尬。

大家听她这么说,赶紧坐沙发的坐沙发,都赶紧找地方坐下。

宋鑫从兜里掏出糖罐,“二嫂,你要不要来点,我看你脸色不是很好。”

凌橘摇头,“我刚才吃了一些了,其实我就是第一次有点紧张,没事的,你别紧张,你们一紧张我就更紧张了!”

田梅正在跟沈春收拾要用的东西,还带了暖壶水杯等要用的生活用品,还有孩子的衣服全都收拾好。

凌大伟给凌橘倒了杯水,“橘子喝点水。你呀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当年你妈生你哥的时候,比你还紧张呢。把我胳膊都给掐紫了!”

田梅也笑,“那时候不比现在,都是在家生的。我还好点,在部队医院生的,那也害怕啊,亏你妈我还学过一点接生的知识呢,那时候一紧张,学过的全忘了。不过我一次就生一个,沈姐,你一次生一对双胞胎,那更难吧!”

沈春像是找到知音似的,“可不吗!怀个双胞胎,生的时候遭老罪了!”说着还白了一眼宋祁。

沈春可能是被田梅带的,现在说话是不是就有股东北味儿,有时候凌橘都憋不住想笑。

就连宋鑫都觉得,“妈,你现在这口音怎么越来越东北了!”

沈春诧异,“有吗?我没注意啊?”

“确实!”田梅确认!

沈春嘿嘿笑了两声,“天天跟东北人在一起,早晚都得跑偏!”

说完大家伙都乐了起来,凌橘也哈哈笑了两声,不过又一阵宫缩袭来,她又闭嘴了,这感觉,一阵阵的真是不爽利。

病房里人实在是太多,最后护士建议其他人都回家吃饭,不要太多人留在病房里,最后宋治青带着老两口回家了,宋鑫和甄真被陈昀带着出去溜达,只留下了宋祁,凌大伟田梅和沈春几个人。

大家伙都走了之后,凌橘也慢慢的放松下来。

过了一个小时后,医生来检查发现已经开了七指,凌橘吃了点东西又下地溜达了一会。

半小时后,宫口全开。

第175章 十一点十分的六斤圆脸宝宝

宋祁扶着凌橘走进的生产室,虽然害怕。

但是一想到这么大的肚子很快就要卸货了,她也挺期待的。

进入生产室后,她就按照医生护士的要求躺在了病床上,岔开腿,肚子也一直又有下坠的感觉。

她躺在那看着手术室的天花板,就听见医生静静地说了句,“好了开始生吧。”

她“?这就可以开始了?”

吴春菊笑了笑,“不然呢,用力吧,尽量不要叫,节省力气。”

凌橘答应了一声,“哦好的。”

说完,她又给自己注入了一大波能量,她真的怕疼啊!

大夫喊一会用力,她就使个劲儿,喊一下,使个劲儿,因为能量的关系,她的疼痛感大大减弱N倍,这种感觉就像是考试的时候成功作弊,她所有生产的恐惧都消失了。

大概几分钟后,她感觉好像是孩子的头出来了,随后大夫又喊了一声,“再用点力,头快全出来了。”

凌橘心中默念,沉默加速度,是我的脚步!用力用力!孩子要出来了!生完孩子就能吃饭了!

随后感觉下身一轻,一阵带有通畅的疼痛感过后,整个身体就好像泄气的皮球一样,一下就轻了。

吴春菊喜笑颜开,“恭喜你,是个男孩。”

她撇撇嘴但理解,这个年代的人都喜欢男孩。

剪脐带后,嘹亮的婴儿啼哭声音顿时响彻整个生产室。

而等在外面的一众人,也听到了这声音。

“生了生了!”田梅激动到!

“哭得这么大声音,一定很健康!”凌大伟也说道!

宋祁皱着眉头,并没有管孩子哭不哭,他知道孩子肯定是健康的,因为凌橘的产检状况一向良好,他更在意自己的小媳妇儿现在怎么样。

不多时,小婴儿被送到凌橘的面前,看到那张皱巴巴的小脸时,她很嫌弃地说了一句,“好丑。”

“不不不小姑娘我跟你说,一点都不丑!你家孩子一出生就这么好看!你看这眉毛这头发,眼睛肯定也很大,小鼻子很挺,长大了肯定是个大帅哥!体重六斤,出生时间十一点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