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后,我反拐西域少主回中原(276)
萧瑶抬手打了一个哈欠,发侧的红穗顿时晃荡不已,闻言,嫌弃的看她一眼。
“你喝了多少酒心里没点数?你那房间现在狗都不肯进去!”
叶昭榆弯唇笑了笑,带着几分宿醉后的迟钝感,抬手接过侍女递来的披风,踱步走在长廊中。
风一吹,撩起她的青丝,散了散她身上还带着的几分酒气。
整个人透着几分风雨过后的平静,平静的像是不起波澜。
看着跟过来的人,轻声开口,“我睡了多久了?”
萧瑶伸出三根手指,没好气的白她一眼,冷哼一声。
“姑姑刚走,你就喝得烂醉如泥,要是被她知道了,你少不了一顿责罚。”
叶昭榆漫步走在长廊中,身姿窃宛,眉目如画,指尖拂过廊间红穗,抬眸看着天边明月,眼底栖着寂静的霜色,轻叹一声。
“我曾承诺,若黎州渡过难关,定与他们痛饮三日。”
如今浮醉三千场,却无一人作陪。
萧瑶眼睫微颤,紧抿着唇,她知道,她就是在无数碑林前找到她的。
她给的承诺,她做到了,无数杯酒洒入碑林,她与他们大醉了三日。
她抬眸看着漫步往前走着的人,说不出的洒脱和寂寥,想起她与姑姑初初赶来黎州,见到她的样子。
整个人透着死气与破碎,像是枯木旱久,不逢甘霖,仅凭最后一点气力吊着。
姑姑当即哭出声来,随后压下悲伤,广招天下所有名医赶来黎州,药材一车又一车的送进侯府。
如今,三个月的光景已然过去,她的身体才初初有了好转。
没想到鬼门关走一遭,姑姑前脚刚因事回京,她后脚就将自己喝趴下了。
这把她吓得不轻,生怕她再出点什么意外。
她问她为什么,她说不想让他们久等。
他们是谁,她是知道的,他们是亡于黎州之乱的所有士卒。
听闻,那一战,是她领兵御敌,后来,除了她,无一生还。
还听闻,与她一起来黎州的谢公子成了她的副将,为她冲锋陷阵,为她所向披靡,最终,殁于黎州之乱的最后一战。
光是听闻,便觉得窒息不已,眼睁睁的看着朋友,战友乃至亲人死于眼前,该是何等的绝望与悲痛。
萧瑶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发侧的红穗与主人一起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地耷在耳侧。
“怎么了这是?”
叶昭榆抬手摸了一把毛茸茸的脑袋,手感好的眯了眯眼睛。
萧瑶咬着唇,抬头看着她,眼眶微红,嗫嚅道:
“要是当时我看见三皇兄后,我能多想一点,再不济便将此事告诉你,你这么聪明,一定会前去调查一番,保不齐他就逃不出死牢,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事发生!”
当时她与叶昭榆逛街时,看见的人影一定是萧如顼,想必他那时刚逃出死牢。
怪她毫无警觉,放任了祸端的发展。
叶昭榆眼睫轻眨,叹了一口气,走过去拂去她眼角的泪,轻笑着开口。
“少怪自己,多怪他人,过去的事再纠结就没意思了,以后多留个心眼就好。”
萧瑶嘴一扁,倒头扑进她的怀里,“呜呜呜,叶昭榆,长脑子好难啊,我感觉我长不出来!”
第231章 我觉得
水雾空濛,翠幕惊烟,时过初秋,江南依旧万物生发,不见一丝衰败之感。
叶昭榆闭着眼睛躺在躺椅上,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摸着怀里的白团子,悠闲的听着雨打楼台的声响。
耳边突然传来一声低嚎,顿时打破了周遭的宁静。
“叶昭榆,我好无聊啊。”
萧瑶躺在另一只躺椅上,百无聊赖的把玩着怀里的一只花球,鼓着腮帮子忿忿开口。
这里总是下雨,潮潮的,一点都没有盛京热闹,不好玩。
“去,拿个鱼竿来,陪公主钓鱼。”
“是。”
身后侍女应声退下,不一会儿便拿着一个鱼竿走来,双手抬起递给萧瑶。
萧瑶嘴角一抽,一下将头偏向一边,发侧的红穗瞬间甩出一个弧度。
“老年人才喜欢钓鱼,本公主花一般的年纪,才不要钓鱼呢!”
叶昭榆摸着白团子的动作一顿,侧头看她一眼,“那您想干什么?”
萧瑶眼睛一亮,立刻转头看着她,语调欢快。
“我们去游湖吧,来黎州这么久了,一直陪你待在侯府,还没怎么出去玩呢,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
“你也觉得好是不是?”
“我觉得……”
“听闻凌烟湖里的最后一批荷花开了,错过了这次就要等来年了,我们去那里看看吧!”
“我觉得……”
“那我去收拾一下,我们等会儿就去。”
萧瑶欢快地爬下躺椅,一蹦一跳的走远,双环上的红穗晃动不已,活泼十足。
叶昭榆满脸黑线,“……我觉得…你可真行。”
她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身边的侍女,抬手吩咐。
“去备马车,多带几件披风。”
看这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了,伞也遮不住多少,往外跑,衣服总会被沾湿。
“是。”
不一会儿,一辆低调奢华的马车驶过青石板,斜风吹着细雨,慢慢消失在蒙蒙烟雨之中。
萧瑶撩起车窗看了一眼四周,顿时被细雨糊了满脸,她不悦的蹙了蹙眉。
好缠人的雨,一点都不如盛京的雨来的爽利。
她透过雨帘,向着远处望去,只见街上寂静无比,偶有几人撑伞路过。
细雨拂过小巷,依稀还能看见几处战火烧灼后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