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后,我反拐西域少主回中原(289)
她收了思绪,朝着一脸沉稳的人弯眸一笑。
“老叶放心,我站的很隐秘的,就连太子表哥自己都不知道。”
虽然总是说永远站在他这一边,表哥也应和着,可他却从未当真,以为是小孩子的喧闹。
殊不知,她不仅说了,她还做了。
叶政堂轻笑一声,抬手摸了摸她的头。
鬼机灵。
不过,他也看好太子,保不齐他们最后殊途同归。
夜色幽沉,远颠雪起,一人策马疾行,飞鸿踏雪,直直朝着宫门奔去。
萧如晔站在窗前,背手而立,一身箔金蟒袍矜贵萧肃,敛着桃花眼,静静地看着廊间雪落。
殿内燃着熏香,白烟如云,敛韵倾芳。
他指尖摩擦着腕骨,带着几分有规律的律动,像是在数着时间,等什么人。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一人便风尘仆仆的从殿外走来,看着站在窗前的人,上前跪地行礼。
“参见殿下!”
“起来吧。”
萧如晔转身走到太师椅旁坐下,接过近侍递来的茶,慢慢悠悠地喝了起来,等着那人的下文。
“禀殿下,属下查了在刑部任职的每一个人,从一名小衙役那里得知,宁国公府行刑那日,牢里莫名少了几个死囚,由于是死刑犯,便没人声张。”
萧如晔瞳孔一缩,随后将茶盏重重放在桌上,音色冷戾。
“继续。”
这是他的暗探,半年前,让他扮成刑部的一个小衙役,混在其中,慢慢收集可用信息。
如今,倒是有些消息了。
“属下顺着这点蛛丝马迹查了下去,发现那日行刑后,宁国公府所有人的尸骨都被人一把火烧了,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萧如晔眼眸流转,上挑的桃花眼直直盯着他的眼睛,幽幽开口。
“你认为,他们这般做,是想要掩盖什么。”
“是,属下认为,宁国公府之人并未死绝,有几人一定被死囚换了下来,所以才将尸体烧了,掩盖真相。”
萧如晔指尖点着桌面,垂眸沉思。
那时萧如顼已入狱,能在外边这般周旋,替萧如顼保住几个宁国公府的人,只能是藏在暗处的同谋了。
能有这般手段,在死牢来去自如,看来地位也不低。
“还查到什么了?”
半年之久的打探,不可能只查到这点东西。
“属下又将那晚去过乱葬岗的人查了一遍,发现放火的是一个搬运工,有人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将尸体全部烧毁,然后又将几具死尸搬出了城,放在城外驿站旁。
听人说,第二天,那驿站莫名其妙丢了几匹马,有人看见几个藏头露尾的人骑着马向岭南的方向去了。”
萧如晔抬手揉了揉眉骨,眼底戾气十足,“明日一早,派人快马加鞭赶去岭南,将人给孤揪出来!”
那些幸存者定是宁国公的后代,地位不凡,找出他们,便能知道他们的同盟是谁。
次日一早,一人领着数人策马出城,马蹄声疾,碎雪如飞,不一会儿便消失在盛京长道。
第242章 是又如何?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室内幽暗无比,借着微弱月光,恰能看见一人含眸站在窗前,背手而立,一身黑衣肃杀无比,三千青丝被黑色发带高高束起,寒风一吹,飘扬十足。
窗外风雪愈演愈烈,寒意肆意蔓延,像是要将整个皇都葬在冬日。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
一女子缓缓走来,身姿摇曳,清媚风情,抬眸看了一眼背身站在窗前的人,眼角泪痣一闪而过。
她抬手将门关上,随后一敛朱袖,缓步走了过去,衣裙翩跹,妩媚又清冷。
“姑娘。”
叶昭榆淡淡嗯了一声,整个人陷在幽沉的夜色中,端肃又沉寂。
窗外风雪漫过双眼,寒蝶栖于发上,她微微眯了眯眼睛,良久后开口。
“如今盛京,局势如何?”
丹娘缓步走到案前坐下,眉眼低垂,身姿翩然,抬手取过火折子打开,伸手将桌案上的蜡烛点燃。
暖黄色的光瞬间倾泻而出,顿时将整个室内照亮,寒意驱赶,暖意盈门,多了几分活人气。
她一边拿起铁嵌夹过几块木炭丢入将灭不灭的火炉中,一边不急不缓道:
“四海之乱刚刚结束,各处都在休养生息,京中自是忙的不可开交,为各地恢复生计奔走,但也并无大事发生,不过……”
她话锋一转,拿着铁嵌的手一顿,抬眸看着窗前那道纤细高挑的身影,沉声道:
“自黎州之围一解,各地倒是有不少声音传入京城,说姑娘手下有一猛将,为您战无不胜,为您所向披靡。”
叶昭榆抱臂斜靠在窗前,任凭风雪吹透全身,马尾高扬,肆意无比。
闻言,回头看她一眼,微微挑眉。
“哦?是又如何?”
丹娘愣了一下,朱袖被风吹起,翩然欲舞,她直直看着倚在窗前的人。
半年之久未见,她,好像比从前多了几分锋芒与力量。
单单一问,便不自觉的带了几分压迫感。
不过也对,战场上拼杀过的人,又怎能没点血性和锋芒呢。
她起身走到窗前,看了一眼窗外飘雪,就几息的功夫,便已雪满皇都,随后抬手将窗扇合上。
看着身边的人,这才发觉,曾经半大的小姑娘,如今已经与她齐平,心里既欣慰又心疼。
随后敛了敛情绪,缓缓开口,“姑娘勿要掉以轻心,传闻,姑娘的那员猛将,乃西域的君王,这对您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