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后,我反拐西域少主回中原(430)
叶昭榆眼眸轻眨,抬手接了接伞外飘雪,眸光静默,淡声开口。
“船越往前,飞雪越少,到了黎州,便没有雪了。”
所有的风雪都将被她们抛在身后。
她回身轻拂平生雪,抬眸看着风霜在脸上留了痕迹的人,弯唇笑了一下。
“船头太冷,进去吧。”说完自己率先走了进去。
叶问荆看着她愈发挺拔从容的背影,又回头看了一眼离他们越来越远的雪域,星目轻眨。
朔方的雪落不到江南,身后的雪扰不到身前。
是该往前走了。
三人乘船向东,途经九曲千川,景物由黄转翠,风雪由急变缓,最终化为缠绵秋雨。
在某天的傍晚,船行至了江南岸。
那日暮色渐起,雨丝绵密,黎州城内万人空巷,纷纷绕着河岸站立,翘首盼着那位平定大乱归来的勇士。
萧焕茸一身曳地紫金长裙,耳边坠着一对青玉凤泪,鬓发两侧染着霜色,敛着衣袖站在岸边。
在她身后,站着无数朝臣,官服巍巍,神情熠熠,和周围人一样,都极目望着江面。
江上大雾弥漫,恍惚间只见船头穿过水雾缓缓驶来,缭绕雾气之中,只见三道朦胧的身影遥遥立在船头
叶昭榆一身黑色锦衣,肩负玄色狐裘,三千青丝由一根深色发带高高束起,青丝随发带一起在风中纠缠。
她撑伞站在船头,眼中岸上人的脸庞越来越近,不断翻涌着的情绪瞬间填满整个心房。
“恭迎郡主归来!”
船头靠岸,百官执礼参拜,周围百姓纷纷高声迎合,声势浩大,惊起一江水雾。
虽还未即位,行的却是帝王之礼。
叶昭榆敛着眼眸,朝着众人抬了抬手,黑色衣摆穿出狐裘扬在风中。
“免礼,辛苦各位候立良久。”
随后抬眸望向绕水而立的百姓,抬手朝着四方一礼。
“大昭新政将扎根于此,初来乍到,还望诸位多多关照。”
闻言,众人俱是一愣。
天下兴衰,朝政更替,说白了都是上位者的谋断,最终知会一下百姓罢了,何时有他们说话的份。
如今这般,倒好像是要仰仗他们一样,活了这么久,还是头一次见。
周围人回过神来,纷纷看着迎风而立的女子,周身气势端肃沉敛,不动如山,好似穿过这天下风雨缓步走来的人,如今只余浪静风平。
他们蓦然一笑,随后抬手朝她回礼。
“我等必将辅佐郡主共建大好河山!”
文武百官看着她与百姓互礼的这一幕,眸光波动不已,随后立刻抬手朝着四方一拜。
他们是客,来此是该拜会,若想真正扎根于此,还要仰仗这黎州的一草一木。
而黎州,是一座独属于她的城。
里面全是她的兄弟姐妹,这河山也需要他们一起共建。
吾虽渺小,但联结起来,定是盛安最坚韧的盾。
叶昭榆直起身来,朝着众人颔了颔首,嘴角扯出一抹笑来。
“共勉。”
萧瑶静静站在她的身后,看着她下了船,一步步往前走。
好似撑起了这江山的风雨,一步步朝着最高处走去。
叶昭榆走到阿娘面前,死死盯着她头上的白发,指节微微一缩。
萧焕茸看着眉目间已褪去青涩,如今独留端沉的人,眼眶微微一热,上前一步,抬手将人揽进怀里,一出声全是哽咽。
“年纪大了,头发也该白了,倒是这两年,苦了我儿了。”
叶昭榆鼻尖一酸,手中的伞一下砸在地上,抬手紧紧将身前的人抱住。
“是阿榆不该,让您担心了……”
萧焕茸摇了摇头,直起身来,抬头看了看前后走来的三个孩子,含泪开口。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叶问荆与萧瑶立刻走上前来,看着不过春秋两载,昔日风华绝代的女人已经两鬓斑白,眼泪一下夺眶而出。
“母亲……”
“姑姑……”
“没事了,已经没事了,走,我们回家。”
身后百官看着这一幕也不自觉地湿了眼眶,短短两年,物是人非,苦了这几个孩子。
随后将路让开,簇拥着几人归去。
叶昭榆坐在马车里,叶问荆与丹娘骑着马走在在队伍之前,周围百姓挤满长街,一路相迎,对着马车高呼万岁。
那是他们的郡主,也是他们的城主,以后更是这天下的主人。
一身着褐色短衫,胡茬绕面的男人嘴里咬着一根枯草,混迹在人群中,伸长脖子朝着缓缓驶来的马车望去。
叶昭榆撩起帘子,抬眸看着街上酒楼站满了人,一如当年她离开时的样子。
未曾想,她竟会以另一种身份归来。
目光掠过人群,当触及到某张脸时,她指尖一缩,神情蓦然一滞。
待回过神来去找,哪还有什么人影。
“怎么了?”
萧焕茸与萧瑶看着突然攥紧帘子,眉头紧锁的人,不解道。
叶昭榆收回目光,摇了摇头,“无事,看错了。”
脑子里却想着刚刚那惊鸿一瞥,那人看见她,咬着草芥笑着对她做着口型。
“郡主,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叶昭榆闭了闭眼睛,将眼里缓缓爬起的戾气压下,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她怎么觉得,有些事情,不简单。
止夷山上,云涛翻涌,水雾缭绕将山色朦胧,只余几簇山尖还穿过云海探出头来。
一人青衣白发,遥遥坐在云中看台,身侧摆着一张矮几,案上放着两个酒碗。
桌案的那一头放着一把长枪,枪身锈迹斑斑,枪头红缨凋敝,若仔细看,还能看见枪柄处刻着两字,枪铭逐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