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浪漫逾期账单(32)

作者: Kek 阅读记录

林霁予讲完这些前情,季谒皱着眉问道:“既然他有后手,你怎么会……”

季谒不忍心说完,林霁予却知道他的后半句,她怎么会变成后来那样,身负巨债,连书都读不下去了。

林霁予语气中只剩下漠然,仿佛在讲别人的事。

“我就是我爸的后手啊。把我弟和他亲妈送出国,把大部分资产转移,任自家健身房倒闭,他们一家三口跑路了。”

“他把公司的法人换成了我。那时候我才成年,什么都不懂。他说家里的产业是他和我妈一起打拼出来的,以后都是要留给我的,我还高兴了好一阵子呢。”

“我刚上大学那年,我爸就送我弟出国读书了,估计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做打算了。”

“哦,对了,我没跟你提过我弟吧?他叫林霁纳,跟我不是一个妈……只比我小三岁,之前养在外面来着,快上小学的时候接回家里了。那时我妈还没死呢。”

第16章 名为“予”的姐姐,和名为“纳”的弟弟。

在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弟弟之前,林霁予很喜欢自己的名字。

光风霁月的霁,给予的予。

于娟曾经告诉林霁予,霁予二字,予取自母亲的姓,也是父母对寄予厚望的意思。

她的名字,读起来音同“给予”。所以林霁予习惯在自我介绍时把名字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人很大方会给很多的意思。很符合她对挥霍这件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态度。

直到林霁予在十岁时见到林霁纳。这个小男孩跟她有一半的血缘关系,连名字也有三分之二相像。

于娟认识林得正时才 25 岁,她从浙江乡下考到上海读大专,财会专业,又靠自己找了份出纳的工作,一个人在偌大的沪市踮着脚尖,踩出了一席之地。

于娟的老板,就是林得正的那位大哥。

林得正开一辆豪华型丰田皇冠,不要司机,自己握方向盘,享受风驰电掣的感觉。带着钱去见大哥,求对方带自己入局,后备箱放着钱,直接装在蛇皮袋里,毫不讲究。林得正把车一停,像扛大包一样扛着蛇皮袋,走进大哥位于外滩朝向黄浦江的办公室里。

足足 300 万,于娟数钱数得差点得了腱鞘炎。

林得正就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她数,纸币哗啦啦在她灵活的指尖翻飞,宛若蝴蝶。很快,他就从看于娟的手,变成了盯着她的脸。

于娟故意揶揄他:“你没别的事做吗?”

林得正恬不知耻:“这不是正在做最重要的两件事。”

一件事,当然是抱住大哥的大腿。

另一件,两人心照不宣。

连数一个星期,终于确定了数字。工作结束,林得正还有点意犹未尽。

他给于娟甩了一叠钱,说是额外给她的辛苦费,已经和她老板打过招呼,让她收着就是。

于娟看林得正一眼。这男人说的话,她是半点不信的,于是便打电话跟老板求证。老板并不知情,却一下子抓住其中玄机,跟于娟说,报备过就可以收。

于娟便不再客气,把钱好好地塞进自己的小皮包里。随钱一起收下的,还有林得正约她出去吃饭的邀请。

那大哥很快又聘请了一个出纳。果然,没多久,于娟就辞职了。

25 岁,变成了林得正的财务。25 岁,换了身份,正式成为老板娘。27 岁,升级为林霁予的妈妈。

于娟算得一手好账,一路陪林得正从上海到北京,创立了奥得这个品牌。

林霁纳比林霁予小 3 岁。跟着林霁纳一起来到林家的那个叫张平慧的女人,比于娟小了 8 岁。

于娟很会算账,很快就算出结果。

这个男孩,正是于娟又当老板娘又当娘,忙着处理林得正在上海的烂账时,于生活的罅隙中埋下的种。张平慧生他时不过 20 出头,认识林得正时也不过十八九岁。从上海北上迁移的,竟然是一家五口。

于娟脸色很不好看,她用力,把林霁予的小手攥得生疼。

张平慧身段柔软,各种意义上的擅长折腰。她对着坐在沙发上的于娟,甚至包括林霁予,直接跪下,嘴里说着“娟姐,是我对不起你和小予,但纳纳好歹是小予的亲弟弟”,额头撞地板撞得砰砰响。

林得正也在旁边附和。

“纳纳是我的亲儿子,林霁予的亲弟弟。”

“你把他养在身边,也是你亲儿子。他肯定把你当亲妈。”

“平慧都给你跪下了。”

“只是让纳纳进家门,平慧我给她安排得远远的。”

于娟始终不松口,林得正提高了音量:“我林得正这么大产业,是需要儿子继承的!”

林霁予在很后来才想起来,原来林得正并没有改变过心意,他早已有了不可撼动的决断。

产业是儿子的,债务是女儿的。

让张平慧带林霁纳过来,本来就是通知。没人打算考虑于娟的想法。

林霁予太小,她只知道妈妈不高兴,却不能完全还原事情的全貌,除了被紧紧捏住手指时的疼痛,并不能和妈妈感同身受。

她有另外的伤心事。

张平慧带林霁纳拜完码头后就战略性撤退了,林得正拉着于娟进到书房,要把这件事梳理出一个结果。

林霁予趴在门口偷听。

于娟像是认命,又心有不甘,声音愤怒地颤抖着:“林霁纳是我给咱们儿子起的名字!小予是女孩,没用上这个名字,不代表你可以拿给其他女人的孩子用!”

Xpτ

林得正不以为然:“那咱们不是没有儿子吗?”

于娟冷哼一声:“为什么没有,你心里没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