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夏天(23)
这边的田地因为没有人烟的缘故,已经几十年都没人开垦过了,田地里的荒草芦苇是最多的,但路边却生长着许多荆棘丛和茅草,种类繁多,刺又硬又长,扎一下刮一下都是必定出血的。
李会应该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
看她走得都很小心,还穿着裙子,是最容易中招了。
李会抬头看他一眼,又看了看这被野草笼罩的小路,噢了一声。
她们往另一片地走去,周进问:“青哥怎么叫她小老师?”
“别提了。”师吴青说:“她之前不是有天晚上来山上找学生么,我瞧着还以为她也是哪家走丢的学生。”
周进几人哈哈大笑:“小李老师是年轻了些。”
旁边的老师说道:“不过她也只待这么一学期就要回去,以后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这么年轻的老师来了……我听说初中那边找来好几个年轻的英语老师,都被学生气哭了,没等到时间就直接走了,咱们这小李老师还好,心理素质够硬,之前被刘冬青的家长那样说也没走。”
秦岭也道:“但说到底还是城里更适合她们啊……我瞅着小李老师来我们学校才四个来月吧,人都瘦了一大圈呢。”
他还记得李会刚来地时候,脸上好歹有点儿肉,眼睛大,皮肤又白,看着像个洋娃娃似的。
现在么……瘦了些,憔悴了些。
“人确实瘦了不少。”周进看向师吴青:“喏,你怎么看?”
师吴青抬头,问:“什么我怎么看?”
“小李老师啊。”周进说:“你觉得她毕业了会回来发展吗?”
“我觉得啊,这小姑娘家家的……”师吴青想了想,说:“我要是她,肯定是能走多远有多远,死要都死在外边儿,。”
周进:“……”那你倒是说说自己焊在这里好几年是为了什么。
他问:“怎么说?”
一旁,秦岭的家属说道:“这还用想?城里发展再怎么都比咱们这穷乡僻壤好啊,C市就在我们隔壁,但比我们省会都发展得好。在那边,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以后的孩子都是最好的,不然像秦岭啊,现在为了孩子想进城,结果有多难?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秦岭无奈地笑。
他不讨厌教书,也很喜欢青龙镇。
但现在小孩儿该上初中了,得去城里,而他在镇上教书,一家三口,以后都得架两口锅吃饭,整得多凄惨似的。
味同嚼蜡
附近几个镇,老师几百个人,怪只怪每年进城的名额只有两个,秦岭考了几次都没被选上。
“倒也是。”又有人问:“那青哥你呢?是要一直留在山里?”
师吴青眼睛看着手里的菜,洗得专心,道:“我么,没想过走,也没想过留,看心情了。”
最开始那两年,他只在山里内心才能安宁下来。
后面这几年对他而言,也只是待习惯了。
至于其他地方……他倒是经常出去旅游爬山,但一直也没想过要在某个地方停留。
“还是你这没有编制的人幸福啊。”周进不无羡慕,说:“你看你,平时出去旅游是想去哪儿随时都能走,就算在这破山旮旯里一直待着也津津有味,啧。”
师吴青笑:“那你是怪编制的链子太深,绊了你的自在身咯。”
“不至于不至于,唉,还是你们文科生浪漫。”周进扼腕:“听完我还想为了我的教育大业再单身二十年。”
众人大笑不止。
周进也是毕业就回来的。
他是他爸爸的老来子,又是独子,老人身体不如从前爽利,周进想走也走不了。
另一边,李会跟着万现,拎着裙子走得有些坎坷,她说:“早知道是这样的山路,我就不穿裙子了。”
万顺笑道:“哈哈,我们之前上来去的路还算好走,这次是意外,不然早晨我就提醒你了。”
李会倒也没有一直抱怨,她说:“不过我还没拣过柴火呢,都是什么样的?”
万顺指着不远处的小树林:“前面那坡上,捡干掉的树枝就行,我老远都看到了,很多马桑树,那玩意儿每年都有很多干掉的,你老家是在山脚下吧,好像山脚下都不长这个,你见过没?”
“没有见过。”李会抬头看去,都是矮矮的灌木,她有点疑惑:“这也能算树的?”
“算啊,怎么不算。”万顺说:“他们这边有个本土神话故事,不知道你听过没,就说很久很久以前,有棵神树能通天,然后以前的凡人就靠那棵树上天,扰乱了天上的规矩,然后天上的人就把通天树给砍了,那棵树就是马桑,所以现在的马桑树都很矮。”
“这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我也是听学生讲的,就说什么长到三尺就折腰,听着还挺有意思的,不过以前我也没见过这玩意,还是这几年来这山上才见到,通不通天不知道,但当柴火很好烧。”
“哦哦。”
两人在马桑林子里转了个把小时,才一人抱一捆干树枝回来,然后又来回了两趟。
师吴青从另一个方向回来时,看到一大堆柴火都有些瞠目结舌:“整这么多,你们俩是打算在这儿住到过年?”
万顺:“……”
李会:“……”
说住到过年就有些过分了。
她们只是捡着捡着就捡多了。
李会有些尴尬,说:“我今天才发现捡柴火也是会上瘾的。”
为此她的小裙子都被划了好几道口子,并顺利完成进化,成了一条独一无二的破洞仙女裙。
万顺则说:“反正你这山上也没什么人,就留在这里呗,反正风吹不到雨打不到,下次我们再来,就不用再去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