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夏天(43)
“这都是应有的规矩,会会带你回来见我们就是认定你了,以后就都好好的,过日子要紧,不要去争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浮云。”
“明白的。”
“等稳定了,咱们几家人再一起吃顿饭,总是要认认脸的。”
李会不大乐意,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嘛……”
“多跟你爸来往来往,他还没儿子,以后家产总要给你留一份。”
李会噗嗤一笑:“妈妈你好坏。”
“去你的,还不是为你打算。”
“时间也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我送你。”师吴青就像之前那样,把红包递给李会,就起身送她。
下楼路上,陈柯桥问他:“听会会说,你以后就留在这边了。我和会会的爸爸这样……你过来,会觉得委屈吗?”
师吴青摇头。
他大概明白李会为什么更喜欢妈妈了。
“我从前也是独身一人,在哪儿都一样。”他说:“刚刚也没来得及说,等到寒假方便的话,我希望阿姨能跟我们一起回趟老家……”
“我的至亲都已离世,但还有位老人,这几年对我照顾颇多,只是老人家身子不太爽利,出不了远门,所以……”
陈柯桥没有拒绝,点头说:“好,到时候你们定好回去的时间就联系我。”
“谢谢阿姨。”
师吴青把她送到小区门口,那里已经停了一辆车,见到人,驾驶座的人就下来打了声招呼。
那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休闲,神态放松。
和一直紧绷着脸的李宗辉完全不一样。
陈柯桥介绍道:“这是我现任丈夫,姓赵。”
“赵叔叔。”
赵信对年轻人笑了笑,说:“有时间就多带会会来家里吃饭。”
师吴青点点头。
车开走后,赵信透过后视镜看了看路边的年轻人,说:“看着挺不错的小伙子。”
“是还不错。”
“女婿孝顺的?”赵信示意陈柯桥手腕上的镯子。
“……”陈柯桥捂了捂手腕,想摘下来。
“戴着吧。”
“可……”
“说起来,我们结婚也有两年多了,还没给你买过什么像样的首饰。”赵信说着车子拐了个方向,说:“走,咱们今天也学年轻人,逛逛街去。”
陈柯桥:“啊……”
第二天就是徐笑笑结婚的日子,李会是内定的伴娘,下午三四点就跑去徐笑笑家里了。
师吴青送她过去,回来的时候接到了大学同学的电话。
以前还在联系的也不多,也有几个关系好的,他来了这边就主动联系过,也一起吃过饭。
他对于人际关系的掌握,大约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让李会都没想到的是刚来这边没几天时,师吴青不过是出去吃了几顿饭,他的工作就被彻底落实。
李会还在猜测:“你的同学,难道都是大人物啊。”
“算不上,只是我跟他们关系好,开口都会帮一帮。”他说:“他们有留校发展的,你应该也知道,我们学校里经常有其他学校的老师过来培训学习,负责这块的人和他们接触就会多起来,各个学校都是关系……人脉还是很重要的。”
他的工作地址就在附近的一所重点高中,教地理。
因为同学的缘故,即便是暑假,也安排了他的初试复试,而且都通过了,之后就是开学后的公开课。
他最近闲下来就会去书店里转转,又让同学帮忙搞来了高一到高三的地理课本,大概熟悉一下课本内容。
李会想到他在青龙镇的“口碑”,说:“那肯定也是你以前帮了人家。”
他摇摇头,说:“谈不上吧。”
师吴青从来不注重自己给人的帮助,他好像很多事都是刚好看到了,于是顺手为之。
但这个习惯,确实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
只是,现在,听着电话那边的自我介绍——
“我是卢缘茵啊,不记得了吗?我们是大学同学啊。”
师吴青着实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
几十个人的班级,他也没有八面玲珑到和每个人都相知相熟的,这些年一直保持联系的人,也不过三分之一。
很不幸,卢缘茵不在其中。
上大学时,两人也没有多少交集。
师吴青说:“我想起来了,你是有什么事吗?”
卢缘茵打趣他:“你这想得有点久啊。”
师吴青笑了声,没说话。
卢缘茵则继续道:“我听说你回C市了,有没有时间出来吃个饭。”
师吴青一愣:“单独?”
倒是有留在本地的几个同学相互说好,过一阵联系联系附近周边的同学,一起出来吃个饭,以后也保持联系。
卢缘茵显然不在邀约之列,听见他的话就笑着“嗯”了一声。
师吴青停下脚步,他计划去4s店看看车,现在要过马路。
他没有过马路讲电话的习惯,婉拒了卢缘茵,说:“那应该不太方便。”
卢缘茵还是笑:“有什么不方便的,我可是听说你一直单身呢,又没人管。”
师吴青淡淡笑了笑:“不巧了,我现在有人管着呢。”
轮到卢缘茵沉默。
师吴青问:“你找我,是有什么别的事吗?”
“我现在在杂志社上班,之前听说你在找工作,就想让你来啊,我们这有个自然板块,一直做不起来,我想着你来一定可以。”
“那可巧,你来晚了一步。”
“怎么,我就这么不巧,这里也晚一步,那也晚一步。”
“我已经找好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