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夏天(48)
“啊……”李会开始担心:“万一亏了咋办呀。”
师吴青没忍住,笑出声来。
“不至于,陈哥跟他家属就是做面包和蛋糕起家的,已经做了十多年,在这边有不少分店,名声还是打出去了的,大学城周边商圈正在起步……这么一个暴利行业,想做亏,也太难了。”
李会忍不住问:“你们之前,在青龙镇也赚钱吗?”
她记得他们那里,面包几块几块一个,不像这边,十几二十,贵点的三四十以上的都有。
“不赚钱开它干嘛。”师吴青说:“这东西就是成本太低了,你知道一个蛋糕净利润有多少吗?”
李会摇头:“不知道。”
师吴青说:“百分之七十到九十。”
李会瞠目结舌:“啊?净利润?”
“如果是陈哥他们那种分店多的,一般胚子都有工厂批量直出,那原料成本只会更低……不过这样的店在其他损耗上就会更多,人力,租金,设备,营销……这些都是成本,投资回收期可能要半年以上。”(这是我去学烘焙的时候被同行告知的,具体是不是我也不知道)
“你这属于是行业秘辛啊。”李会说:“不明觉厉”
师吴青笑道:“秘辛谈不上,一般做这行的人都知道。”
他爸妈开了那么多年的店,行业风向拿捏得死死的,他耳濡目染之下,多多少少也是学了些的。
就算现在的行情不比从前,但也只是消费膨胀,人力成本还没怎么膨胀。
他记得十年前他爸妈给店里的员工开工资是三四千,现在他去问一圈,发现还是三四千,加上提成也不过五千左右。
也就大师傅可以跟老板面谈工资。
李会听得似懂非懂。
师吴青见她那样还笑问:“都听明白了吗?”
“不是很明白。”
“那想明白吗?”
“不想。”李会说:“我只是在想,你如果有心想骗我的话,我一定会被你骗得团团转。”
“那可惜了,本人没有那个爱好。”他笑着。
李会突然明白他为什么会把钱放在这里了。
估计真的是安她的心。
“我真幸运。”李会忍不住感叹,她以为她只是追了个空有色相的老农民呢,合着人家一肚子谋略,果真是在哪儿都能活得很好的人。
李会想了想,还是放下了这个问题,说:“那待会儿你一定要谈好呀,以后让你妹妹和你……诶?话说那是侄子还是外甥啊,让他们来家里吃饭。”
“是外甥。”师吴青笑完,又认真地说:“会会,谢谢你。”
“嗐嗐嗐,”李会摆着手:“我们是一家人嘛。”
陈风远来得早,他也带着家属和孩子,已经等了一会儿。
师吴青来了就打招呼:“陈哥。”
然后跟他介绍李会:“李会,我女朋友,今天还没没来得及做饭,带她过来蹭一顿,陈哥不介意吧。”
“都是街坊邻居,说这个就见外了啊,”陈风远笑了笑,对李会说:“我听说你还是个老师啊”
李会摇摇头:“我还没毕业呢,不过以后确实是当老师。”
陈风远了然,又打趣师吴青:“我听陈政说了,你小子是要入赘的。”
师吴青耸肩:“没辙啊,入赘这词儿好像是刻在基因里的。”
陈风远自然听过他爸妈的事儿,闻言不由大笑,又问:“怎么样,婚期定了吗?”
师吴青也笑道,说:“快了,到时候一定通知陈哥,可得赏脸来吃酒。”
“那是一定。”陈风远爽朗一笑,又对李会说:“我和阿青谈点事,你既是一家之主,如果有意见就说出来,如何?”
“你们谈,你们谈。”李会汗颜,去和陈风远的老婆孩子瞎唠嗑了。
一家之主也太离谱了。
家里说话主事的人明明都是他啦!
天地良心,她就只是来蹭饭的,师吴青也是艺高人胆大,什么场面都敢拉着她。
菜很快上来,陈风远和师吴青也进入了正题,一边吃一边谈事。
陈风远直言道:“你就说说你的条件。”
“我来不了。”
陈风远的意思是让他去给他打工,工资可以给他高一点,也可以给他额外的分红,一年赚个几十万不是问题。
但师吴青志不在此,也是直接拒绝,道:“这一行我确实懂得多,但我说实在的,再入这行,实在没什么挑战性。”
陈风远其实心里也有数。
师吴青在青龙镇的事儿,他稍加打听就明白了个七七八八。
他看重他的技术,但更在意的是他的能力。
只是人说到底也是高学历出身,自有一身傲骨不必提。
陈风远能成功,绝不是偶然,他尊重每一个对手,和朋友。
他问:“那你的意思是?”
“你如果把分店开在大学城,我可以投资,大师傅我也有推荐的人选。”
“具体说说。”
“我妹妹,我带了她几年,手艺不输我。”
师吴青很清楚,陈风远会找到他,肯定去了解过他。
青龙镇那家店,或多或少也清楚些情况。
“如果陈哥愿意,她可以先跟着你们分店师傅学习个把月你们的产品,她记性不错,手也稳,也有开店经验,后期靠自己撑起一家店完全没有问题。”
师吴青说的这些,陈风远都考虑到了,他笑了笑,说:“但我是计划在北路。”
“所以我说是投资。”
陈风远挑了挑眉:“……你的意思是,你不看好北路?”
“那边竞争太多了哥,我和会会去那边逛过,同行店隔三步挤五步的,我听说他们外卖做得都很难,没必要再去硬掺和一脚,生意分流了,就算赚,也不会赚太多。但大学城周边的商圈是刚起步,趁早把口碑名声打出去,以后就算同行汇聚过来,也不用担心客流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