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塔·绮梦(37)
但实际效果好的出乎意料。
“落日的尽头有什么?”“青石板上洒落的清泪。”
“三月的风比六月要温柔。”“唤醒了淡粉色的梦。”
“城市森林里满是钢筋水泥。”“稻草人想起了丰收时的夕阳。”
……
俞梦看到架子上的摄影作品旁贴上了一首首短诗,每一首都精致。
她几乎不敢相信,这样的诗性盎然出现在了平时只会推地昏天地暗的同学们身上。
一瞬间,她有点忘怀。长久以来的思想负担片刻卸了下去。
这么多天,因为这个社团节,她有过许多奇怪消极的想法——但是实际上,现状和生活并没有她想的这么糟。
不仅是她相信诗歌,大家也相信诗歌。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语言”,一个真切的真理。
她由衷地感动,看着沈岐黄,高兴得说不出话。
“你写过了吗?”他扣了一下桌板上的小卡片,嘴角带着一点笑。
风的君王
“我已经写过了。”沈岐黄指一指右边的箱子,“林君玉也是,轮到你了。”
俞梦确实还没有写自己的诗歌卡片——t自己一点点策划起来的活动,到头经忘了自己了。
她走到大架子前,从上往下,一点点观赏照片。
沈岐黄在她旁边晃。
“你写了哪张?”她问。
“你猜呗。”他说。
俞梦哼了一声。微风轻轻起,吹得架子上的照片微微晃动,不论是复古的曝光还是文艺的情调都被卷进风里。
片刻之间坠入世界的万花筒。
众多照片里,俞梦最中意一张星空的照片。
深邃的天空之上万千光点,恍若烟火世界坠入宇宙的萤火。
观者是如此渺小,面对永恒的寂静,宇宙有自己的度量衡。站在某个观测点上,银河浩瀚,看见众神的星座,俯身跃入泅泳。
是去往哪片未知之地呢?
思绪变得空荡荡的。
林君玉说,这张照片是她朋友拍的,在川中的后山上。
“晚自习下课跑到后山上,天气好的话可以看到很多星星。设备支持的话,在有一片空地上甚至能搞一下深空摄影。”林君玉说,“我这个朋友就是深空摄影拍下来的。”
“一套设备没个小几万下不来吧?”沈岐黄“啧”了一声,他先前在《中国国家地理》的杂志上看到过相关的介绍,“很有实力——你朋友什么富二代?”
“对,他爸支持他搞这个。”林君玉的语气有点无奈,“如果我爸支持的话,我也挺想玩一下的。”
俞梦在那张照片前面站了一会儿,脑海里灵光一闪,回到桌子前面拿起笔,写下:
众神的旋臂弯曲张开 触摸火焰,虫鸣肆意
矩阵的弧光里,白茫茫的尘埃与颗粒,昏迷沼地。
她准备把卡片放进左边的箱子里,等一个有缘人。
“你要不直接抽?”守摊的一个社员看了看她手里的卡,“写的很有感觉唉,我还挺好奇你的这张会配到怎么样的下半句呢。”
不得不说,这个意见还挺令人心动。俞梦点点头,从右边的箱子里拿出一张卡片,上面是刚劲的行楷,写着:
我有一本集邮册,除了诗歌,还有别的
海面以下的霓虹,深渊里溢出的绯红泡沫
TA说TA有“集邮册”。
这个词怎么说呢,还蛮有神性的。
文学从诞生伊始,就是为了人与神的沟通。
跟自己想的一样。
这两句诗不适合做下句,倒是适合做上句。俞梦歪着脑袋想。
“唉——是不是更适合给你这半首诗做上句呢?”那个同学凑过来,好奇道“你写的是不是那张星星的照片?”
俞梦点点头。
“那正好可以挂到那张照片边上。”她递来双面胶和剪刀,“感觉真的不错。”
“行。”俞梦意外得到这样意境和谐的小诗,其实她很想抓住创作者问一问,为什么是海面,他到底把什么看做深渊以下的泡沫。
她得到了一个颇为完美的小半片:我有一本集邮册,除了诗歌还有别的/海面以下的霓虹,深渊里溢出的绯红泡沫/众神的旋臂弯曲,张开,触摸火焰,虫鸣肆意/矩阵的弧光里,白茫茫的尘埃与颗粒,昏迷沼地。
迷茫,失落,又神秘。
沈岐黄还是站在摄影架子旁边,看到她贴的诗,意义不明地勾了一下嘴角。俞梦手上贴诗的动作迟疑了一下,一脸疑惑地看着沈岐黄。
“你笑什么?”
“没啊。”他一脸无辜,“你只管贴好了。”
俞梦将信将疑地贴完诗,看沈岐黄走过来。他慢悠悠地打量了一眼那两张卡片,道:“你写的不错。”
“上半首也好。字写的更好——”他正色道,“让我看看除了我到底还有能写出这么好的字?”
他的目光侧过来,俞梦看到了满眼的戏谑,马上反应了过来。
“你写的?”她问道。
“我说是我写的,你不会要拆下来吧?”沈岐黄转过来看她。
“你这样想我?”俞梦瞪了他一眼。
“就我先前对你的了解,不是没有可能。”沈岐黄佯作认真道。
俞梦笑骂了一声“混蛋”,抬手打在他的背上。沈岐黄立刻被“重伤”,表情夸张地“呃”了一声。
又是一阵风,撩动了架子上的星空。俞梦恍然意识过来,跟沈岐黄斗嘴这么多天,她还没有了解过沈岐黄的文学爱好。对他的了解仅限于社团课的时候他说“我比较喜欢科幻和推理的小说”。
“我说,你也是看见这张照片写的那半句话吗?”俞梦这样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