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等春霖(68)

作者: 只青川 阅读记录

然而此刻,让她提心吊胆的当事人正低眸阅览这条长博。

他猜到她会发微博,同时猜到她会po出这两张拍立得照片,看到之后并不惊讶。

于是没有着急点开照片,先耐心看她的文字内容。

景和春丰沛的情感便流露于此,仅仅是观看一部音乐剧,都能因为初次的特殊而发表两千字小作文。

唇角微弯,他不自觉浅笑。

随即留下评论,「用户Z10105410:这么喜欢」

大概是因为还在剧院内堵着,景和春回评论的速度极快。

「是呀是呀!现场观看特别震撼!终于又看到您啦Z先生!」

此时,翟以霖正凝眸看着屏幕上的“先生”二字,内心茫然。

他不明白自己怎么从稍显活泼的小Z变成年纪略大的Z先生,但也罢,景和春开心就好。

景和春的确很惊喜。

上次见Z先生还是一个月前,她为了让网友帮忙参谋她的穿搭,特意发了一张对镜自拍。

那时他提醒她注意个人隐私、少发照片,被好几个网友“群起而攻之”。

似乎因此留下阴影……所以不就评论了。

担心他再次被吓跑,这次景和春特意补充:「我发照片都是仅粉丝可见,您不用担心啦!大家都是看着我长大或是和我一起长大的~」

这话说出来有些夸张,可能很多人会不信,但丝毫不假。

景和春现在的这个微博账号,其实是她已故母亲的。

妈妈学艺术,因为需要在社交平台发布作品积累知名度,所以成了最早的一批微博用户。

从小就听奶奶说,她的妈妈很厉害。

程雅芝八岁学美术,十七岁考上国内最高美术学府,二十岁去伦敦交换,之后又在米兰进修三年,二十五岁就已经包揽各大艺术奖项。

景和春小时候对这些没有概念,不懂妈妈才华的含金量。

直到偶然间登录妈妈的微博账号,看到消息框爆满,粉丝量庞大,才实打实地感到震惊。

那时她已经八岁了,早慧机灵,已经懂得怎么摸索手机里的各种软件。

太多网友关心母亲近况,而账号最近的一条微博还停留在两年前,妈妈去世的前一天。

既然登上了,出于礼貌也要给那些网友一个答复。

迟迟两年,景和春才向一众粉丝告知母亲离世的消息。

那时候才知道,世界上除了她,还有不少人惦念着她母亲。

景和春的心中多了点宽慰。

她交代完这件事之后便退出账号,可后来时不时登录,还是能看到很多人发消息。

他们问她家里还有没有母亲的手稿,即便高价也愿意买下。

景和春已经建立了一些金钱观,越珍稀的东西越贵,越贵也就越珍稀。

妈妈的画,她绝不会因任何理由转交他人。

景和春一一解释,好在大多数人都通情达理,没有纠缠。

她本没有接手账号的想法,可太多网友热情而友善,关心她的生活,提起母亲生前的经历。

景和春借此和外界有了沟通的机会,一来一回地和他们成为了朋友。

于是之后的几年里,她沿用了母亲的账号,活跃在这个社交软件中,见识与心智都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增长。

所以她才说,这些网友是陪伴她长大的知心朋友。

她并非没有警惕之心,只是对他们从不见外。

就是不知道Z先生是否对她有这样的了解。

景和春记得,他是今年春季才开始关注她的。

没让她等多久,便收到Z先生的回复。

「没给你评论是因为最近忙,抱歉。」

看着他老成官方的言语,景和春自顾自点头,原来是这样。

她捧着手机,指尖无规律地轻敲合金外壁,盯着屏幕看了会儿。

诶,他的铁粉标识没掉!

说明这段时间还是经常光临她的主页呀。

景和春得意。

Z先生帮过她不少忙,在她心里已经是老朋友啦。

他话少,见识多,除了偶尔很直男,但总是能在她困惑不解时切中要害。

而个人主页空空荡荡,无论是粉丝还是关注都少得可怜。

那时候社交平台还看不到IP地址,景和春对他一无所知。

这样的神秘感给她带来很多好奇心,如果在评论区遇见他,总要多讲几句。

她正琢磨着要不要继续回复,消息栏又冒出一个红点。

看到聊天框顶上的默认初始头像,景和春发愣,这还是第一次收到Z先生的私信。

他和她的交流向来止步于她博文的评论区——任谁可见的位置。

如此隐私的对话还是头一回。

她好奇点开,发现是一条新闻推送:「重磅!第六节淇芜戏剧节将在明年举行」

「用户Z10105410:看你很感兴趣,明年有时间可以去玩」

景和春浏览完这则新闻,认真回复:「哇!看起来不错诶,谢谢Z先生啦!」

景和春叽里呱啦发了一大串表情,警惕心才后知后觉涌上来。

「不对,您怎么知道我在淇芜?!」

发现最后这句话有些咄咄逼人,景和春迅速撤回,尴尬地闭了闭眼。

「您也在淇芜?但我现在还没有和陌生网友面基的打算……」

她委婉地划清距离,又怕言辞太冷漠,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Z先生的消息很快发过来。

「抱歉,我没有别的意思,对陌生人保持警惕心很正常。」

「你的那张单人照,身后就是淇芜大剧院的浪花造型,很好认。」

景和春松一口气。

怪不得说他是直男呢,女孩子发照片,不看人家反倒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