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雪之冬[破镜重圆](101)
多可笑可叹,他陆渊竟也有如此上赶着的一日。
要不是在这样特殊的节骨眼上,他决计不会这样忍下来,定会借此发作。
陆渊近乎狼狈地撇开眼,感觉心脏像被倒灌了海水似的,苦涩无声地在全身蔓延开来。
“还站着干嘛,我要回家了。”说着,顾漪抬脚就要坐上车。
“我来开吧。”陆渊在心里叹息着,放任自己妥协,“看你这脸色跟下秒就要厥过去一样,也开不好车,我就大发慈悲再给你当回司机。”
顾漪被陆渊揽着肩膀,被他半哄半推间坐上副驾驶,然后透过乌蒙的玻璃,看着陆渊大步绕回驾驶座,他冷肃的侧脸在她视线中一晃而过。
不知是否为玻璃膜色调的缘故,她忽的发觉,陆渊一向矜贵的气质中,何时沾上了几分沉郁。
是因为她吗?
这个念头让顾漪怔了一瞬,她下意识偏过头,又看了眼坐上驾驶座的陆渊。
陆渊一边启动汽车,一边还有闲心跟她打趣儿,“累就歇会儿吧,不会把你卖了的。”
男人漫不经心地打着方向盘,斯文依旧,姿态是一如既往的矜贵。
顾漪收回目光,心想大概是她眼花了吧。
.
大概是身体已经到极限,顾漪一沾上座位便沉沉陷入昏睡。
不知过了多久,顾漪感到胳膊传来一阵摇晃,蹙着眉掀开点眼皮。
然后她耳边传来低沉悦耳的声音,“顾顾,醒醒。”
顾漪定了定神,问:“这是哪里?”
陆渊说:“带你吃个夜宵。”
顾漪望向窗外,是颇有些年代的老街区,昏暗街灯下的水泥路面布满裂痕,行人来往间满是烟火气。
陆渊带着顾漪七拐八弯,来到藏在巷子深处,是连店牌都没有的小馆。
进了里面,是半新不旧的装修,但从菜单后不知贴盖了几层的价格上,能看出是开了很久的老店。
陆渊熟门熟路地点了餐,丝毫没有半点大少爷的架子,自然地塑料矮桌前坐下。
“坐啊。”陆渊招呼了声还站着的顾漪,慢条斯理地卷起袖子,抽了两张纸巾擦起桌面。
顾漪闻言,慢吞吞地坐下了。
倒不是嫌弃店老,一般这种老旧的小店味道都特正,她只是单纯饿过劲了,加上许多烦心事迭加在一起,导致食欲压抑。
陆渊见她这样子,忍不住问:“有哪里不舒服吗?”
顾漪摇了摇头,如实道:“还行。”
陆渊见状也没有再强求,只是扯了些日常话题。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了会儿,菜很快便上来。
是一盅砂锅海鲜粥,端上来时还咕噜噜沸腾着,撒上一把水灵的葱花,飘散出诱人的香味。
陆渊帮她舀了一小碗粥,特地挑出砂锅里她爱吃的松子仁,“尝尝。”
顾漪没什么兴致地接过小碗,敷衍地舀了一勺送进口中。然而当舌尖尝到味道时,顾漪眼睛都亮起来了。
这海鲜粥炖得软糯香甜,佐以虾仁和鲍鱼的鲜,一口暖暖的下去,直接从味蕾熨帖到胃。
顾漪一口接一口,很快便将这一小碗吃得精光,她还感到意犹未尽,然后抬头正好对上陆渊含笑的双眼。
“再来一碗?”陆渊扬了扬眉梢,诱惑她道。
顾漪思考了两秒,果断认同了陆渊的提议,拿起长勺给自己又盛了满满一碗。
陆渊见状轻笑了下,抬手端起自己的小碗,“来,咱们碰一碗。”
“真幼稚。”顾漪失笑摇头,一边吐槽着,一边却也端起了小碗。
料峭寒春的老旧小馆子里,两只小碗在升腾着热气的半空中相碰,磕出圆润的响声,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可惜没过多久,一道电话铃声如不速之客闯入,打破了这温馨的时光。
“什么?!”
顾漪接起电话后,面色剎那间变得凝重起来,“好,我马上过去。”
说罢,顾漪拿起包,站起身,飞快往外走去。
陆渊大步跟上顾漪,问:“发生什么了?”
顾漪眉头拧得很紧,“外婆的病情恶化了,刚刚被送进抢救。”
.
手术室门外,顾漪倚靠在墙壁上,眼底倒映着指示灯刺目猩红的光亮。
不知过了多久,手术室的大门终于推开,里面走出一位护士,“家属在哪?”
顾漪和外公连忙上前。
护士扫了一眼手中的文件,告知道:“病人只是暂时脱离危险,颅内大面积出血,最好尽快转移至可以安排手术的医院。”
连这家医院都不能安排,那全国还有几家医院可以安排。
外公闻言只是沉默地点头,顾漪应下,“好的。”
护士说完转身离开,手术室的大门再次缓缓关合,只余下无尽的沉默与萧索。
顾漪扶着外公在一旁板凳坐下,看着外公灰败的脸色,她张了张嘴又闭上。
因为在天人两隔的阴影下,什么话语都是那么苍白,她也不知怎么宽慰到外公。
大概只有马上得到手术,或许才是最真切的定心剂。
可这是开颅手术啊......
国内她能联系上的人脉,已经全部试过了,结果还悬而未决。
至于国外的医院,她也托了港城那边的朋友帮忙留意。
可结果都仍悬而未决,等待的每一秒都是在与死神拔河。
深深的无力感向她涌来,如同夜幕降临之时,大地无可抵挡地被黑暗笼罩。
怎么办。
.
陆渊倚靠在栏杆上,姿态懒散,漫不经心地转着手机。
“你还没回家?”顾漪一袭深咖大衣,走到陆渊身边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