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吻娇(112)

作者: 将欲晚 阅读记录

裴皇后握住她冰凉的手,安慰道:“没事,别担心。”

不一会儿萧琢也来了,他疾步走到宋枕棠跟前,没说什么,只是抬手揽住了宋枕棠的肩膀,无形中带着安慰的力量。

宋枕棠靠近他的怀里,一颗心扑通扑通地乱跳,怎么都安定不下来。

这时房门推开,两个太医从里面出来,对着他们拱手行礼。

裴皇后急道:“不必行礼了,陛下怎么样?”

两个太医对视一眼,而后道:“回皇后娘娘,陛下并无大碍。”

宋枕棠听到这话松了口气,裴皇后抚着胸口道:“老天保佑。”

这时,那太医又开口,“只是陛下这病,需得慢慢调理,否则很有可能复发,皇后娘娘,臣可否向您单独回禀。”

裴皇后一怔,道:“跟本宫来吧。”

一个太医跟着裴皇后下去了,另一个去开药,宋枕棠、萧琢还有宋长钰三个留在外面,宋枕棠看着裴皇后的背影,总有些不安。

没多久裴皇后回来,宋枕棠第一个迎过去,“母后,父皇的身体可有什么不妥?”

裴皇后看着像是松了口气,安稳道:“当然没有。”

宋枕棠本还有些担心,但看裴皇后神色如常,也没有太多担忧的样子,便稍稍放心些。

宣成帝一直昏迷不醒,宋枕棠在万寿园待到傍晚,被裴皇后打发回去了,叫她明日再来。

宋枕棠不愿,萧琢却说:“回去吧,你在这儿,娘娘还要担心你。”

想想也是,宋枕棠又对裴皇后和宋长钰嘱咐了几句,便随萧琢先回平湖秋月,谁知一出去,竟然撞上了宋长翊。

她愣了一下,惊讶道:“二哥,你怎么回来了?”

宋长翊风尘仆仆,“听说父皇病了,我不放心。”

宣成帝醒来时天已经黑了,寝殿内只留了几盏灯,昏暗而又安静。

“顺盈……”

宣成帝撑起身子,开口唤裴皇后的名字,底下却传来一声,“父皇。”

宣成帝一愣,这才看到不远处跪着一个人,他眯起眼睛看了半晌,才发现竟是宋长翊。

“怎么是你?”宣成帝看着跪在榻前的儿子,语气冷了些,“你怎么过来了?”

宋长翊说:“儿子担心父皇。”

宣成帝忍不住皱眉,“京中的事怎么办?你是太子,现在应该坐镇燕京。”

宋长翊仍是那句话:“儿子担心您。”

宣成帝看着他执拗的模样,一时间竟然有些说不出话来。

实际上,父子两人除了聊政事,私底下很少单独相处。

宋长翊原是次子,上头还有一个宋长稷,两个人差了四岁,在宋长翊刚开蒙没多久,宋长稷就已经被册封为太子,入了御书房听政。

先帝儿子众多,晚年各家争宠夺嫡闹得不可开交。

宣成帝的生母不过一介庶妃,还早早失宠,连带着宣成帝年少时的处境也很艰难。

他夺位之路万分坎坷,早年默默无闻积蓄力量,后来为了上位,与父兄反目成仇,最后十几个兄弟,到现在就只剩下襄南王一个。

这并不是宣成帝想看到的。

有了这样的经历,他更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之间生出阋墙之事,所以在宋长翊少时,并没有安排他学习政事,这不仅是为了区分出二人的身份,也是为了给外头的臣子一个信号,明确表示太子之位不会动摇。

且从两人的名字里,也能察觉到宣成帝对两人不同的寄托。

宋长稷的名字乃是江山社稷,任谁听了都是要继承大统的。

而宋长翊,翊乃辅佐之意。

可谁知宋长稷英年早逝。

对于宣成帝来说,宋长稷不仅是最得心意的长子,更是寄予厚望的继承人。

他的猝然崩逝,让宣成帝颇受打击。

在他眼里,剩下的儿子都不如宋长稷,可国不可一日无君,他若是将太子之位空出太长时间,难免会有人生出旁的心思。

而第二任太子的人选,无疑就是宋长翊。

宋长稷一死,宋长翊就是长子。

年龄最长不说,且他自小就跟在宋长稷的旁边,虽然没有真正地修习过国政,但也算耳濡目染。两人对政事的看法都差不多,性子处事也都有些相似。

而且他若是越过宋长翊去立底下的人,那么不知道要生出什么谣言,更不愿意惹得各方势力不平衡,再加上裴皇后的劝谏,在宋长稷去世三年后,便将宋长翊正式册立为了太子。

当时,宋长翊才刚刚及冠,初入东宫,总是会惶恐。

有时候宣成帝忍不住生气,不明白他怎么会是这样的性子,看着实在难以堪当大任。

那时候宋长翊总是说,他住在东宫,会忍不住想起大哥。

而如今,宋长翊也才当了不到三年的太子,看着却比从前成熟稳重了不少,处事风格也越发的干练,越发能够独挡一面。

想到这儿,宣成帝也有些心软,这些年他对宋长翊总是太严厉。

他看着眼前这个长身玉立的儿子,即便跪着也身体挺拔,他忍不住朝他伸了下手,然后拍了拍自己身侧,道:“阿翊,过来。”

听到宣成帝这么亲昵的称呼,宋长翊竟然有些惶恐。

面对宋枕棠和宋长钰,宣成帝总是温和的,但是对着宋长翊,他很少会说什么安慰的话,尤其是这两年政事杂多,不知不觉间,父子两人的相处越发的像是君臣。

宋长翊有些发怔。

宣成帝和皇后有四个孩子,上头的宋长稷身为长子,自然是承担了宣成帝的最多目光,下面的宋长钰因是幼子,也得了宣成帝的许多偏爱。

上一篇: 农家锦绣路 下一篇: 宦门逢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