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吻娇(154)

作者: 将欲晚 阅读记录

宋枕棠看向萧琢,“这个最是衬你。”

没人不喜欢被心上人夸赞,萧琢也不例外,他笑着付了钱,接过那雄鹰提在手上。

于是,两人就这么一人提着虎头灯,一人提着雄鹰花灯继续往前走,怎么看怎么和周围浪漫旖旎的环境不相称,引得周围人不住地侧目看他们两个。

两人只当没察觉到周围的目光,宋枕棠抿唇掩住唇角的笑,又见一处卖兵器的小摊子,宋枕棠蹲过去,只见最里面摆着一张弓,看那大小,一看就是给女子用的,不是很大,做工也十分精致。

最重要的是,上面刻着的花纹和宋枕棠手腕上那只镯子上的一模一样,同样都是莲花纹。

萧琢看出她的喜欢,问:“想要么?”

宋枕棠点了点头,直白道:“卖给我吧。”

自从萧琢开始教她练箭之后,她一直没有懈怠,几乎每天都要练习一个时辰。

萧琢自然不会不答应,他也蹲过去,除了买下那把弓箭之外,复又看上一把匕首,刀鞘上镶嵌着绿松石,样子很特别。

他递给宋枕棠。

宋枕棠第一次握着匕首去看,此时有些新奇地捧住,问萧琢:“送给我的吗?”

萧琢笑着说:“别怕,这匕首太小不能杀人,明日烤肉倒是能用上。”

宋枕棠从前不喜欢这样打打杀杀的东西,此时却莫名觉得很漂亮,她点头收下,在萧琢付钱的时候,还佯装说话,偷偷踮脚在他颈侧亲了一下。

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忽然看到前面有卖糖人的,两个年轻男女一人拿着一个从摊位前走过。

宋枕棠不禁心下一动,她从前并不爱吃这些,但她一直记得萧琢爱吃甜的,便小步走过去,问:“多少钱一个?”

老板回答:“三文钱一个。”

宋枕棠点了点头,说:“我要两个。”

老板快速挑了两个最大的,递给宋枕棠,道:“姑娘,您拿好,一共六文钱。”

宋枕棠摸了摸腰间就要付钱,却忘了自己今天出来根本没带荷包,一摸直接摸了个空。无奈,她只好朝不远处的萧琢喊了一声,“萧琢,过来付钱。”

她这一声不算大,可也足够周围的人听清楚她说的是什么,一时间,周围人纷纷望了过来。

宋枕棠往后退了半步,某种闪过一抹警惕,谁知却听前头那个老板问:“萧琢,可是萧大将军?”

宋枕棠愣了一瞬,而后才迟缓地点了点头。

不料这时竟有不少人都围了过来,口中欣喜地说:“将军回来了。”

“将军回来了!”

“萧将军回来了!”

……

宋枕棠和萧琢瞬间被围拢在人群之中,周围百姓都分外热情,宋枕棠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吓了一跳。

萧琢抬手将人揽入怀中,并不忘按了按她头顶的风帽,将她的半张脸遮住。

萧琢对周围百姓们开口,“诸位,萧某今日不过是来逛个灯会,没想到却是惊扰到了大家。”

刚才那糖人摊子的老板一听这话,立刻道:“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萧将军来买糖人,那老朽还要什么钱,两个糖人罢了,白送给将军便是。”

萧琢立刻皱眉,“怎么能白要大家的东西?”

却又见隔壁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妪过来,手里捧着一个油纸包,眼含热泪地开口,“将军,当年老身的儿子就在将军旗下当兵,若非将军好生调教提拔,他指不定今日还能不能活着,我们家能有现在,全赖将军,这是老身自己烤的一些番薯,您别嫌弃,拿着吧。”

萧琢有些犹豫,那老妪又捧着东西往前送了送,一副你不收下,我就跪下求的架势。

没办法,萧琢只得吩咐护在他身边的丁介,“将东西收下。”

不过,他虽然是将东西收下了,却也坚持付了钱给那老妪。

可没想到这口子一开,周围不少来送东西了,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周围几个护卫手里都捧满了,险些将他们淹没。

萧琢见这个架势,只好再次开口,“诸位,今日萧某是和夫人出门游玩的,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若是再这样下去,我们反倒是不知怎么办了。”

西北到底是天高皇帝远,许多消息都不灵通,比如萧琢尚公主这件事,在燕京城可谓是人尽皆知,可是这里的百姓他们并不知萧琢娶的是公主。因此,萧琢也没有特意提起宋枕棠的身份,只是随意以夫人儿子带过。

众人纷纷恭喜——

“将军娶妻了?可有了孩子?”

“将军娶妻了,恭喜恭喜。”

“将军和夫人可要百年好合!”

……

宋枕棠自小长在宫中,哪里又见过这样的架势,虽然此时宽大的风帽遮着脸,挡住了大半的视线,却也能感觉到周围如火一般的热情。

这么冷的天,她都不觉得冷了。

萧琢搂着宋枕棠,一一谢过。

终于,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好了,咱们都散了吧,别再打扰将军和夫人闲逛了。”

萧琢松口气,对着众人拱拱手,“萧某先行告退,诸位请便。”

说完,在丁介等人的护佑之下,他牵着宋枕棠的手离开。

宋枕棠和萧琢已经成婚快半年,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称呼她为夫人,不禁感觉十分新奇。

两人好不容易逃脱人群,回到马车上,萧琢立刻问她,“方才吓到了吗?”

宋枕棠摇了摇头,反而笑着道:“到没想到你在凉州这么受百姓爱戴。”

车门尚未关上,宋枕棠透过一点缝隙,能看到远处仍旧聚集着的人群,他们层层立在河岸上,手里又都挑着灯,光亮全都汇聚在一处,仿若淌入人间的璀璨银河,分外漂亮,那般壮观。

上一篇: 农家锦绣路 下一篇: 宦门逢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