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吻娇(164)

作者: 将欲晚 阅读记录

不一会儿,邓氏带着人将晚膳摆上来,萧琢看着她,道:“让邓妈妈担心了。”

邓氏摇摇头,她看向坐在萧琢身边的宋枕棠,道:“主要是公主殿下受苦了。”

萧琢勾了勾唇,握住宋枕棠的手,“的确。”

当着邓氏的面,宋枕棠不好意思和他太亲密,嗔怪地看了他一眼,道:“我没什么……”

萧琢朝她笑了笑,然后对邓氏说:“邓妈妈,你先出去吧,不必布菜了。”

“是。”

邓妈妈依言退下,给两个主子留下了单独相处的空间。

周围安静下来,布菜的丫鬟也都被打发出去了,萧琢给宋枕棠夹菜,却被她拦住,“算了吧,你伤口还未痊愈,好好将养。”

萧琢只好放下公筷。

宋枕棠亲自给他盛了一碗汤,然后看着桌上盛满帖子的匣子,问道:“这才刚醒来,你接那么多帖子干嘛?”

萧琢叫他安心,“我没打算赴约,只是离开凉州太久了,对这里的情况都有些不熟悉了。”

宋枕棠问:“是为着藏经楼失火的事么?你心里可是有了猜测。”

萧琢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

宋枕棠道:“其实咱们一出来,我就让丁介派人去查了,只是这两天都没什么消息。”

谁知说曹操曹操就到。两人才用过晚膳,底下人便来回禀,“丁将军来了。”

宋枕棠立刻道:“叫他进来。”

丁介穿着一身夜行衣,进门就要请安,萧琢朝他摆了摆手,道:“不必多礼,直说查到了什么。”

丁介却还是躬身跪了下去,“属下没用,这两日……并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听到这个答案实际上并不意外,毕竟当日这一场大火来得猝不及防,他们被围困在藏经楼,原本就已经失了先机,之后就算追查,估计线索也都被人先一步抹去了。

可即便如此,宋枕棠还是难免失望,萧琢握着她的椅子扶手,将人又拉近了一些,算是一种无声的安慰。而后,他朝丁介又吩咐了几句,便叫人下去了。

宋枕棠脸色仍旧不怎么好看,萧琢看在眼中,伸手捧起她的脸颊,故意问:“怎么了这是?”

宋枕棠咬着唇没说话,只眼底有怒意萦绕。

萧琢如何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他无声叹口气,将人搂在怀中,安慰道:“放心,会知道是谁的。”

听到他坚定的语气,宋枕棠先是一愣,随后很快反应过来,“你是不是知道是谁做的?”

萧琢说:“不算知道,只是隐约有些猜测。”

听这语气,应当是认识的人,宋枕棠轻蹙了一下眉,正要问他心里的猜测是谁,忽然听他问:“这件事,京城可知道了?”

宋枕棠道:“先前我怕阿爹阿娘他们担心,便先叫人封锁了消息,这才两天,应当还没有传出凉州城。”

萧琢却道:“叫人知会京城一声吧。”

宋枕棠怔了一下,才问:“你的意思是,这件事和京城有关?”

萧琢实际上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并没有证据,何况就算有了证据,他也不知道要如何对宋枕棠开口。

一瞬间的迟疑后,他到底是没有把话说死,只道:“不能确定,但是此番可以试探一下。”

对于这些事,宋枕棠自知不如萧琢,她没再问别的,只点了点头。

凉州离着京城千里之隔,一般消息总要走两三个月,但此事涉及到昭阳公主,一路上都在加急,最后不到一个月就传进了京城。

实际上宋枕棠还随附了一封报平安的请安折子,但终究是慢了一步。

宣成帝和裴皇后先得知了他们除夕当晚险些被烧死在藏经楼的消息,宣成帝还好,到底撑着没有倒下,裴皇后却是当场就晕了过去。

“娘娘——”

“阿娘!”

“顺盈,顺盈?”

整个栖梧宫乱成一锅粥,坐在下首的宋长翊也跟着起身,却没人注意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异色。

裴皇后这一倒,便直接在床榻上躺了两天,等到第三天才逐渐转好,醒来时,宣成帝就在旁边坐着。

她有些恍惚地看着宣成帝,轻声唤,“陛下。”

宣成帝立刻回身,“顺盈,你醒了?”

裴皇后点点头,从床榻上坐起来,宣成帝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正是宋枕棠的请安折子。

他语气温柔地安抚,“放心,阿棠已经来信了,她当晚并没有伤到,深玉也没有大碍,此时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裴皇后却没有接,她看着那折子,道:“我自然知道阿棠没有事。”

宣成帝一怔,“那你这是……”

裴顺盈叹了口气,说:“阿棠是个孝顺孩子,若是从前发生了这等大事,她必然是想方设法地瞒着我们,不叫我们担心,可现在这消息却从千里之外的凉州传回了燕京……”

“陛下,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这下,轮到宣成帝沉默了。

许久,他才将裴皇后揽在怀里,轻叹道:“或许是我们想得太多。”

但他话虽然这么说,心内却如明镜一般雪亮。

毕竟这一段时间宋长翊对他们的疏离已是肉眼可见的明显。

夫妻两个用过午膳,宣成帝前朝还有政事,便又回了长治殿。

玉荣进来见裴皇后的脸色不好,关切道:“娘娘,可要再躺下歇一会儿?”

裴皇后摇了摇头,吩咐道:“叫人去传轿。”

“娘娘,你这身体还没好呢,这是要去哪啊?”

“去东宫。”

一听是东宫,玉荣却是更担心了,直到裴皇后都坐上轿撵之后还忍不住碎碎念,“近来太子殿下事务繁忙,恐怕不一定在东宫……”

上一篇: 农家锦绣路 下一篇: 宦门逢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