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吻娇(82)

作者: 将欲晚 阅读记录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宋枕棠能确定的是,今日萧琢不在,她独自走在花园里时,心里想的那个人,是萧琢。

而她迫不及待想要弄清楚他的过去,想要分享他的所有难过与痛苦,原来也是因为喜欢。

她想知道萧琢的一切。

长街之上人来人往,马蹄声、交谈声、叫卖声嘈杂如沸,马车行在其中,宋枕棠却仿佛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她呆愣愣地盯着车门前垂落的帷幔,面对着空旷的车厢,控制不住地回想她和萧琢相遇以来的种种。

明明车里没有旁人,她却觉得像被谁看穿了似的,有些难堪,而又从心底生出几分隐秘的欣喜。

原来,这叫喜欢。

可是,她喜欢萧琢,萧琢喜不喜欢她呢?

第39章 误会

39.

她喜欢萧琢, 萧琢喜不喜欢她呢?

宋枕棠也不知道,但想到萧琢昨晚毫不留情的拒绝,估摸是对她的越界不耐烦了吧, 他并不愿意接受她的关心。

所以, 萧琢并不喜欢自己。

想到这儿,宋枕棠不高兴地捶了下手边的小桌, 没多用力,却发出一声闷哼。

昨晚紫苏留在明华宫没跟着,今天得知宋枕棠在碧水宫赴宴,便随着一起出宫来了。

此时,紫苏守在马车外,听到车里的动静,还以为是宋枕棠有话吩咐, 立刻示意车夫停下,然后问道:“殿下, 您有什么事?”

宋枕棠本就不想太快回将军府,她不想看到萧琢。此时听到紫苏的问话, 撩开车帘,不知从哪飘过来一股子清甜的香味。

正好中午在碧水宫没吃什么东西,宋枕棠盯着不远处人群扎堆的一个摊位, 好奇又犯馋地说:“我有点饿了,紫苏, 你打发人去瞧瞧,有没有什么吃的卖?”

紫苏应下,马车掉了个方向停在一处僻静的巷子口。

周围清静无人, 仿佛将喧扰的叫卖声都隔远了,宋枕棠趴在窗边, 远远往街上瞧。

宽敞的街道两侧,挤满了商铺和小贩,偶尔有几个身着铠甲的士兵巡逻,有的是龙虎卫,也有京城兵马司的人。自从上次宋枕棠在奉仙居遇刺之后,萧琢便下令加强了燕京城内的守卫和巡逻,以防再出现上次的情况。

倏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某一处巷子里走出来。

是萧琢。

他今日穿了一身青灰色的圆领缎袍,腰间的革带束腰,衬得他身高腿长,即便挤在来往的人群中,看着也十分惹眼。

他身着常服,没人知道他的身份,却有不少人偷偷看他。

萧琢浑然不觉,如寻常人家的公子一般,带着丁介在长街上闲逛。

自从宋枕棠遇刺之后,他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何况那日在东宫得知,那些人是企图复国的粟英族,萧琢不可能不谨慎。

几条主街都被他走了个遍,暂时没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萧琢有些口渴,正看到不远处的胭脂铺前摆着一个卖水的摊位,便和丁介往那边走去。

两人一人买了一壶水,还没来得及喝,身后胭脂铺的珠帘一响,萧琢下意识看过去,一个头戴帷帽的纤弱女子从铺子里走出来,停在马车前,没急着上去,反而像是在找人似的,在附近犹豫地逡巡着。

最后,她的视线顿在萧琢身上,似是有些惊喜。

两人隔得不算远,萧琢几乎能透过那一帘薄纱看见女子秀美的面容,年轻、素净,还莫名有些眼熟,不知是从哪见过。

萧琢与她视线交接了一瞬,没想起来对方是谁,便守礼地收回了视线。

身旁的丁介却像是看呆了似的,竟然还朝着那妙龄女子笑了一下。

萧琢拧起眉,“你认得她?”

丁介小声道:“将军,她就是那位罗姑娘啊。”

罗姑娘?萧琢没什么印象,有些茫然,丁介微张了张嘴,没说出声,只用口型比了一个“孟”字。

萧琢这才恍然,想起了这罗姑娘是谁。

那日奉仙居刺杀一事,除了四楼的宋枕棠之外,一楼还有一位被迫牵连的姑娘,就是这位罗姑娘。

当时萧琢在楼上,一楼的局面是交给了中郎将孟劭,后来,也是他将罗姑娘亲手救下的。

而当时罗姑娘头戴帷幔,又没有出声,原本大家是没人知道她的身份的,连孟劭也不知道她是谁。直到几日后,有人往龙虎卫衙门送了一封的透花信笺,一瞧就是女主用的。

信上寥寥几句,却盈满了感谢与倾慕,最后落款一个轻巧的“罗”字。

也正是那时候,诸人才知晓她的身份,竟是吏部尚书的独女罗绣。

而这位罗姑娘,对当时神勇救下她的孟劭一见倾心。

别看她外表弱质纤纤,实际却十分勇敢。除了那封信之外,之后的这段日子,她几乎天天都差人往龙虎卫里给孟劭送东西,甚至还亲自徘徊到访过几次,个中心思分外直白。

孟劭无根无萍,自知配不上尚书府的千金,手足无措几日后,便开始三十六计走为上,一日当值四个时辰,有三个半都不在龙虎卫待着。

罗绣已经有好几日没见过孟劭了,她猜想孟劭可能在巡街,便四处张望了一番,结果先看到了萧琢。

虽然萧琢已经不太记得她是谁,但罗绣却认得他。

孟劭不在,萧琢在也是一样。

她款款走进去,对着萧琢福了福身,客气道:“萧将军。”

萧琢面色不变,朝她点了下头,“罗姑娘有礼。”

罗绣不愿绕弯子,直白问道:“今日怎么不见孟将军?”

萧琢看一眼身旁的丁介,丁介登时会意,替他瞎编,“孟将军这几日告了假,仿佛是在家休息呢。”

上一篇: 农家锦绣路 下一篇: 宦门逢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