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门逢春至(176)
方维笑道:“借你的吉言。”
人群忽然鼓噪起来,推着挤着直往上涌。王有庆顿时脸色变了,连忙喊道:“都有,别挤。”
他大喊了几声,声音却淹没在嘈杂的动静里,方维听见人群里头有尖利的哭喊声,他循着声音望去,见那个妇人已经被推得歪歪斜斜,手里牵的孩子也倒在地上,眼看就要被人群踩踏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他就冲了进去,将那个五六岁的男孩提了出来放在一边,又把那个妇人拉了出来。
俩人都吓得面如土色,方维道:“你们先到外头墙边,这里太乱了,当心踩坏了人。”
妇人惶急地道:“还没领到吃的呢。”
方维摇摇头道:“你们在外头等着吧,我去领吃的。”
十几个伙计上来,把人群分开了,地上狼藉地丢了一片踩烂了的鞋子。方维又找到王有庆,看他吓得脸色发青,便说道:“你别在一个地方发了,人多容易出事。你叫几个伙计过来,分四五个地方一块弄。”
王有庆点头道:“我知道了。”
方维便问:“还有些馒头和肉没有,给我拿些。”
王有庆愕然地看着他,也不多问,就往后面拿了一包十几个馒头,又拿了个竹编提篮食盒,给他盛了好几碗冒尖的粉条炖肉出来。
方维点头谢过,提着东西出来,看不少人高高低低地在矮墙底下蹲着,端着碗吃肉。不少携家带口来的,便围成一圈,说说笑笑地吃着。
妇人胸前襁褓里的婴儿在尖利地哭,小脸涨得通红。妇人无法,便解了前襟,抱着孩子喂奶。
周边一些闲汉手里的筷子便停了,眼睛贼溜溜地朝她胸前瞧着。方维走了过去,挡在她前头,又转着脸朝一边看。
妇人喂过了奶,方维便把馒头和食盒放下,笑道:“吃吧,你们吃不完,可以带走。”
妇人惊愕地看着他,感激地道:“兄弟你可真是个大善人。”
方维笑道:“善人称不上,就是路过。”
他把馒头分给她和孩子,自己也拿了一个慢慢吃着。
五六岁的孩子风卷残云般地将粉条炖肉吃干净了,又用馒头沾着肉汤吃。肉汤也吃干净了,他才打了个饱嗝,懵懂地问:“娘,这里天天有肉吃吗?”
妇人正吃着,便没有抬头,匆匆答道:“不是,是这边太监家里有钱,舍给外头人吃的。”
孩子意犹未尽地舔着筷子头,又问:“当太监就能顿顿吃肉吗?那我也想当太监去。”
方维听了,心中一震。妇人忽然紫涨了脸,抬起手来就打了孩子一巴掌,嘴里骂道:“这样没出息的话也说得出来,当什么不好,当太监,那都是不男不女断子绝孙的下贱人当的。”
孩子冷不防挨了这一下,用手捂着脸,吓得不敢出声。
方维手里的半个馒头便吃不下去,站起来道:“我得走了。”
妇人连忙道:“你先别走。”她就把剩下的馒头包好了,站起来递给他道:“兄弟,今天多亏了你。这还有几个馒头,你拿去吧。”
方维摇头推拒道:“不用了,我还有事。”
那妇人很是坚持,推让之间,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她盯着他支支吾吾地问道:“兄弟,你……是不是……”
方维笑了笑,也不答话,将馒头硬塞给她,转身大步向外头走去。
第114章 相聚
方维大步走进北镇抚司的后门, 一眼就看见蒋济仁站在后院里,穿着一身蓝色长衫,衣服略有些皱, 但还算洁净。
他神色十分憔悴, 眼底都发青了。见到是方维,他苦笑了一下,便从容地作揖道:“惟时兄。”
方维知道他最近日子一定很不好过, 叹了口气,回礼道:“伯栋兄, 你怎么在这里。”
蒋济仁道:“拙荆的事, 你自然是知道的。圣上开恩, 准她出狱暂归夫家看管,因此我就过来接人。”
方维犹豫了一下,又关切地问:“那你的差事……”
蒋济仁仰头望天,默默不语,半晌叹了口气道:“我在太医院自然是没法再呆下去了。这几天在外头看看, 有没有合适的医馆坐堂出诊。横竖饿不死罢了。”
方维摇摇头,想安慰他几句,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正踌躇间, 两个锦衣卫百户带着蒋夫人出来了。
蒋济仁便迎上前去,见她手上还戴着镣铐, 连忙向着两个百户作揖道:“还请行个方便。”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 知道他不晓得规矩, 便冷笑了一声, 一动不动。方维就上前一步低声道:“两位还请手下留情,这位大夫和陆指挥也是认识的。”
其中一个翻了个白眼, 便从袖子里摸出钥匙来,给蒋夫人把镣铐解开了。
蒋夫人头发有点乱,脸色苍白,神情尚且镇定,只是两手止不住地发着抖。蒋济仁过去给她披了件衣裳,握着她的手道:“没事了,娘子,咱们先回家去。”
蒋夫人回头看了一眼,又低声道:“相公,你是不是……不能回府上了。”
蒋济仁愣了一下,便点点头,微笑道:“我在外头找了个屋子安顿下了,咱们先回那边。”
蒋夫人咬着嘴唇,眼圈也红了,柔声道:“相公,我在里头这许多天,猜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这次……都是我连累了你。”
蒋济仁微笑道:“咱们是夫妻,便不用说这个。”见蒋夫人的眼泪在眼圈里打着转,又低头笑道:“娘子,我本来也不喜欢那边那么多规矩。咱们以后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都要当爹当娘的人了,就不哭了。”
蒋夫人嘴里应着,擦擦眼角的泪。蒋济仁看她的手腕子上包着纱布,拉起来仔细看了看,笑道:“是玉贞给你弄得吧,弄的很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