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门逢春至(226)
卢玉贞听了这话,脸色就变了,说道:“万一……你一个人出去打更的时候撞上他们怎么办?”
方维连忙搂着她笑道:“没事的,你别害怕。我在这里两个月了,也认识了些人,他们对我都还不错。”
她就低声道:“大人,我心里想你想得厉害,总是很不放心。忙起来就还好些,一闲下来,晚上回家就挺难过的。”
方维将头搁在她肩膀上,叹了口气道:“玉贞,都是我不好,说着照顾你,其实什么都没做到。”他眼睛转了一下,又轻轻咬了咬她的耳垂,笑道:“这个……想不想呢?”
她就红了脸不言语,过了一会又轻声道:“偶尔……也想的。”
他就笑了,低声道:“玉贞,那你自己……”
她明白他的意思了,扭头笑道:“那又有什么意思,我想要的是热乎乎的人。”
方维微笑着拍拍她的手道:“玉贞,我何德何能,让你一颗心挂在我身上。我们这些发配到村子里的海户,你也知道,都是最低贱的阉人。也就是里长家里有个女人,带个女儿,跟他搭伙过日子。其他的人,多半都要孤苦一辈子。我竟有这样大的福气,你还来看我。”
卢玉贞笑道:“你看这不是也有女人在这里呆的住么。过了这一段,我再看看,春天能不能再呆个一个月两个月的,帮你把身体调理好了。”
方维笑道:“里长的女人,我叫她胡大嫂,看她挺有把子力气的,身体也好,所以在这里待了好几年了。你可跟她没法比。”
她就斜了他一眼,笑道:“大人,这才过了多久,你就觉得别的女人比我好了。”
方维连忙摇手道:“这可是天大的冤枉。我只说你这病需要服药静养着,不能这样折腾。”
正说着,忽然外头有个嗓门很大的女人声音叫“方先生。”
她就愣了,又回过神来,笑眯眯地看方维道:“说曹操曹操到啊。”他也不好意思起来,笑道:“你别误会,是胡大嫂,她女儿过来念书的。”
他站起来开了门,卢玉贞见外头有个身形略粗壮的女人,穿一身粗布棉衣棉裤,手里牵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
女人见了她,诧异道:“你是……”
卢玉贞笑道:“我是他表妹。家里在京城也没有别的亲戚了,就来找他过年。”
胡大嫂看了看她,又看看方维,笑道:“你们还真是有点像,都这样文静,长得秀秀气气的。”又低头对女儿道:“水洼,快点叫姑姑。”
女孩子穿一身碎花棉衣,梳了双丫髻,样子十分伶俐,大眼睛骨碌碌转着,低头道:“姑姑好。”
她见女孩手里拿了本千字文,就笑道:“是来念书的啊。”
胡大嫂道:“托方先生的福,认识了几个字罢了。”
卢玉贞便把她们让进来坐了,又拿着点心过来给女孩吃。不料点心本来被冻的很硬,被摔了一道后竟是四分五裂,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卢玉贞窘迫道:“里头原是好的。
”
女孩却抓了把碎渣出来,吃得津津有味。偶尔有些残渣漏下去,四喜就在她脚边追着舔。
方维给她们倒了些热水,又对着女孩笑道:“你先吃,吃完咱们再学。”
卢玉贞见胡大嫂脖子里有个极大的瘿瘤,将她的脸都挤得歪了,心下一动,便问道:“大嫂,你这个瘤子生了多久了?”
胡大嫂道:“十来年了。”
她就问道:“是慢慢长大的吗?”
胡大嫂道:“可不是,这几年长得特别快,我现在脸都转不过去。”
她点了点头,又伸手去触碰,瘤子是紫红色,外皮硬热,她心里有数了,便道:“大嫂,我有法子能治这个。”
胡大嫂怀疑地看了看她,“是有什么偏方吗,也有不少游方郎中给我弄过方子,花了钱,都不大管用。”
卢玉贞道:“不是偏方,我能在外头下刀,将它割掉,就不会再长了。”
胡大嫂吓了一跳,一只手捂着瘿瘤,问道:“你是什么人?”
方维笑道:“我妹妹是城里头的大夫,在医馆里头正经坐堂诊病的,医术很好。”
胡大嫂看看他,又看看卢玉贞,怀疑地道:“你们……不是诓我?”
方维笑道:“我说话你总该信的。我妹妹拜的是名师,有人专门进城求她给瞧病呢。”
胡大嫂勉强点点头,又道:“割掉了不就是碗大个疤,血往外流干了,人就死了。”
卢玉贞摇头道:“伤口用些止血的药剂及时回血,一两天就结疤。”她见胡大嫂惊疑不定,又笑道:“你若不信,我可以先用针灸,放些瘀血出来,瘤子能小一点。”
胡大嫂脸色煞白,摇摇头道:“这个瘤子,我看平日也不大要紧。”
卢玉贞笑一笑,也不再说了。胡大嫂见女儿吃了些点心,蹲在地上跟四喜玩在一处,连忙道:“水洼,你到底是来念书的,还是来玩狗的。”
方维笑微微地道:“素梅,上次叫你写的两篇字,你写好了没有?”
女孩子就扭捏着不回答。卢玉贞忽然见她脖子里有几个凸起的疙瘩连成一串,伸手去碰,她疼得一缩脖子。
卢玉贞吃了一惊,转身对着胡大嫂肃然道:“你女儿这脖子里生的是瘰疬之症,又叫老鼠疮,现在拔除还来得及,若是溃烂化脓了,会引发高热惊厥,有性命之忧。”
胡大嫂听得目瞪口呆,又看方维,方维点头道:“我妹妹见多识广,不会说错的。”
她嗫嚅着道:“不就是起了几个疙瘩吗……要不我回头问问我家里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