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门逢春至(397)
没有回答。他转脸望去,卢玉贞倚在他肩膀上,竟是悄悄地睡着了。她灼热的呼吸落在他脖颈上,他忽然觉得前所未有的安心,默默笑了起来,对着马车夫小声道:“劳烦您放慢些,不着急。”
第235章 新府
一道城门, 像是把外面不为人知的疾苦都挡住了。京城的大街上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卢玉贞睁开眼睛,向车外望着, 突然微笑道:“真想吃肉。”
方维在熟食铺子门前叫停了一下, 买了一只烧鹅。
她掏钥匙开门,院子里的杂草已经长了一大截,没过了脚面。他扫了扫石桌上的灰尘, 大剌剌地坐下来解开油纸包,将烧鹅用手胡乱撕开, 又准备了一壶黄酒。
夏日夜晚的热气涌上来。烧鹅的香味有点冲, 和酒的香味奇妙地混在一起, 是极勾人的荤腥气息。两个人都很没有吃相,埋着头吮骨吸髓的吃法。黄酒下肚,带着点辣,将肠胃暖和了一通,又生发出无尽的气力。
他一反常态, 惶急地解她的衣服,勾着她的脖子吻她。他湿漉漉的头发扫在她脖子上,有点痒, 她咬着他的耳朵小声道:“去里面, 咱们好好弄。”
他喘着粗气:“你……累不累?方便吗?”
她笑道:“试试看不就知道了。”
他的脸一直很红,颤着手擦了点西洋香水在腰上。两个人的身体纠缠在一起, 汗津津的, 像野地里的小兽。这是潮气弥漫的一个夜晚。
天刚蒙蒙亮, 他们就都起床了。他回身问道:“还去铺子里吗?”
她点点头, 有条不紊地穿衣裳。
他笑道:“我今天去宫里,晌午过了就出来接你, 咱们一块去看看新家。”
天有点热,方维进了司礼监大门,迎面遇上齐永成。他躬身行礼道:“齐掌事,好久不见。”
齐永成笑道:“人没见,折子见的勤快。你那几封折子,我可给你立即就办了,一刻都不带拖的。”
方维知道陈镇与黄淮此时都在御前伺候,便请他进了自己的值房,叫小宦官倒上茶来,陪笑道:“实在着急的很,劳烦掌事关照了。”
齐永成也不客气,喝了杯茶,点头道:“你也在文书房干过,知道我的秉性。事关军情灾情的折子,我一向都给方便的,也不单单是冲着你。”
方维伸手给他满上:“我自然明白,所以想着将小儿子放在您那里调教,也是冲着您这份仁爱之心。”
齐永成脸色灰暗,苦笑了一下:“仁心管个什么用。我如今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古板惯了,也不指望什么。”
方维听他话里有话,心里一动,屏退了左右,小声问道:“是不是有什么消息?”
齐永成道:“前阵子昌平洪水,圣上发了火,将内官监掌印撤了,撵到凤阳去。”
方维装着愕然的样子,也不说话。齐永成道:“他走了倒也罢了,猜猜谁来接这个位子?听说老祖宗保举神宫监掌印曹进忠来当呢。”
方维吓了一跳,连忙借倒水掩饰,又问:“消息可真?”
齐永成道:“怎么不真。我也去探了口风,老祖宗打着官腔只是不入正题。姓曹的这些日子跟他走的很近,宫里都传说八成就是他了。”
方维道:“曹公公原是我的顶头上司,为人勤快大方,升太监也有快十年了,想着换个好点的位子,也说得过去。”
齐永成叹了口气,“到底是人家平日里功夫做的好。”
方维道:“齐公公,文书房是机要重地,您在宫里资历高,人品端方,无人不服的。日后定然还有机会。”
齐永成笑道:“这些恭维话,听听也就罢了。你们年轻,有底气。”
方维心下盘算着,脸上倒是很平静,笑道:“说起来还有件事请教,我下个月底便成亲了,不知道外头成亲,宫里发喜饼帖子,是什么样的规矩。”
齐永成笑道:“恭喜恭喜。我一早听说你定了亲,是宫外的一位小姐。是不是要大办?”
方维笑道:“一辈子就一回的事,也想着风光体面些。”
齐永城点头道:“那是自然。宫里头凡事都要讲热闹,中官新房上梁都要流水席,你成亲更应该了。你要大办的话,我给你介绍几个中官,专门安排这种喜事宴席。他们跟外头喜铺熟得很,只要给钱,什么喜堂陈设、摆酒设宴、花轿迎亲、招待宾客都是全套的。”
方维道:“那太好了。我什么都不懂,正等着指点呢。”
他客气地送齐永成出门,见桌上摆了一本新刊印的《女训》,装帧精美。他将郑祥叫了过来,笑道:“印的很好看,费了不少心思吧。”
郑祥道:“太后娘娘还算满意,给了不少赏钱,又给各宫的嫔妃娘娘都发了一本。小菊姐姐这些女官,每日都去后宫给娘娘和宫女们讲课。”
方维点点头道:“总算是完了一桩心事。”又拉着他的手:“你可千万别出什么差错了。好好留在干爹身边,等把你大哥弄回来,咱们还是齐齐整整一家人。”
正说着,忽然门口有人通报:“老祖宗跟督公回来了,请方少监过去叙话。”
方维连忙整理了仪容,到了陈镇值房。
陈镇跟黄淮坐在上首,他进门跪了下去,“给老祖宗请安,给督公请安。”
陈镇挥挥手叫他起来,淡淡地道了句辛苦。方维道:“小人职责所在,不敢叫辛苦。”
陈镇点点头道:“方少监,这赈灾的差事办的不错。圣上说下个月去祭拜皇陵,乾清宫那边已经有安排。我想着你要忙成亲的事,就不必随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