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宦门逢春至(420)

作者: 梁芳庭 阅读记录

蒋济安摇头道:“不过死了几个乞丐犯人,有什么大惊小怪。监狱里藏污纳垢,又有蚊蝇,夏天抬出去的犯人,数百号都有。”

杨安顺听了这话,眉头直皱起来。蒋夫人扯着他的袖子拽了一下,他就忍住了。

蒋济安又道:“嫂嫂,咱们都是经营药铺。花钱来看病的,便算是病人,什么乞儿,想必是不能算数,又何必为了他们劳师动众。劳动我们也就算了,刘院判这几日代理主持太医院事务,也是日理万机,为了这微末小事,倒让他老人家忧心。”

杨安顺终于忍不住,把声音压着说道:“蒋三爷的意思,是贵人有贵命,贱人有贱命,死不足惜是吧。”

蒋济安啪的一声将折扇收了起来,冷笑道:“原来这位二掌柜是开善堂的。那何故病人花一两银子,就能请你们大夫上门,拿不出这个钱,只能在药铺排队。你自己心里没有三六九等,定这个规矩作甚么。”

卢玉贞道:“三爷这话说得不妥。病人有富贵贫贱之分,大夫却得一视同仁。今日患病的是乞丐犯人,明日说不定就到贩夫走卒、平头百姓。我琢磨了两天,这病如此可怖,不能寻常应对。”

回春堂的张掌柜笑道:“就是应对,也要有个方略。不知道卢大夫想要我们做什么。”

卢玉贞认真地说道:“此地乞丐的头目跟我说,十几日来皆有人发作,已经死了几百人。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怕是疫病。我心里想着,采芝堂一家毕竟有限,回春堂和余庆堂都是老字号,能不能拜托众位同仁,留神观察下有症状的病人,是否明显变多。另外各铺子里的大夫,能不能帮手看一下,什么方子合适。”

梁掌柜笑道:“这也不难,我们每家店里都有四五个大夫,开方也有留存。”

蒋济安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卢玉贞又对着刘院判道:“院判大人,京城里的乞丐,粗粗算下来已经不下四五千人,身上带病的不知道有多少。这些人到处走动,若是身上带了疠气,沾染了旁人,就不好了。”

刘院判点点头,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卢玉贞道:“先前我在昌平,洪水过后有中毒的病人,也有患了脚病的工匠。当时将他们安置在一座废弃的山神庙内,诊病用药方便,免得求医不及时,误了病情。城里的乞丐,我想要不要找个空旷的地方,收容起来,供给饭食。另派些人手,将尸体焚烧掩埋,不要扔到河里。”

刘院判沉吟了半晌,说道:“这话有理。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也很妥当。只是我如今只是暂时代理太医院职务几天,许多事不方便,况且这要出动户部、顺天府的人,不是我一个太医能做的。等个三五日,蒋院使就回来了,届时你们向他禀明,办起来容易得多。你们是他的儿子媳妇,这又是治病救人的事,自然无有不可。”

卢玉贞跟蒋夫人面面相觑,她有些着急,又恳求道:“院判大人,乞丐头目跟我们说,这几日的病人,日日翻倍,三五日虽不算长,怕是疫病传起来……”

刘院判摆手道:“如今尚未清楚是不是疫病,弄这些怕是操之过急了。说不定只是一阵瘴气。上吐下泻,怕是中了热毒,用芍药汤或是白头翁汤,都有疗效。”

卢玉贞比划着道:“大人,我以前开过这两服药,也和医书上比对过,芍药汤或是白头翁汤,是主治湿热痢疾的。凡是湿热症,多有大便脓血,浑身高热。死去的数名犯人我查验过,四肢皆是冰凉,怕是……”

蒋夫人看刘院判脸色沉下来,连忙扯了一下她的袖子,又陪笑道:“院判大人介绍的两位汤剂,我们认真记下了。回头熬一些,一定药到病除。”

卢玉贞还想说话,刘院判叹了口气道:“多年前,京城也有一场疫病,疠气四散,死者一万余人。当日便是蒋院使带着我们几个,用了医圣在《伤寒论》里的方子,挽狂澜于既倒。白头翁汤凉血止痢,君臣佐使,有奇效。你们见得还少,不必过于担忧,对着症状,仔细调一调药材用量。到底是年轻,太过着急,总想着一时二刻能见效,这怎么成。《伤寒论》博大精深,你们且没有学到精髓呢。”

卢玉贞只得点头道:“您说的是。”

刘院判喝了口茶,笑道:“我们老了,也就这点经历能拿出来说的。听说你是我大侄子的徒弟?那你还得叫我师爷爷。今日看在你们小辈一片诚心的份上,我叫惠民药局出个告示,叫民众清洁屋宇,注意饮食。”

等把客人们客客气气地送走了,采芝堂几个人又回到二楼的会客室。杨安顺收拾着茶碗,苦笑道:“可惜咱们的茶叶了。”

蒋夫人抱着胳膊直摇头。杨安顺脸色苍白,“这些人……”

卢玉贞咬着嘴唇想了想道:“他们也有难处吧。咱们几个再想法子。”

蒋夫人道:“怕是采芝堂这十个人,担不起这么大的事。咱们就是一间小铺子,人力物力有限。医道根本是对症下药,如今咱们连这是这么病都弄不清,只能先试试刘院判说的两个方子。”

卢玉贞点点头:“芍药汤或是白头翁汤,治痢疾的确起效,可以弄一些,给门口的乞丐试试。”

蒋夫人连忙道:“不行,你们不知道里面的难处。不出手还好,若是开了药,哪怕没收钱,人还是死了,那便是咱们药死的,不怕一群人上来就把咱们铺子给砸了。”

卢玉贞和杨安顺面面相觑,也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上一篇: 吻娇 下一篇: 师妹她来自不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