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宦门逢春至(486)

作者: 梁芳庭 阅读记录

他们一路穿花拂柳,进了园子深处。沈芳见庭院里假山花木美不胜收,像一幅精雕细琢的画卷,看得有点呆了,小声道:“这里好阔气。”

冯时笑道:“比咱们家有富贵气象。”

尹奉穿一身丝绸长袍,在书房坐着喝茶,冯时上前跪倒,沈芳跟在他身后跪了:“爷爷。”

尹奉就将茶碗放下了,笑着叫他们起来,又将桌上的桂花糖粉糕推了推:“孩子,过来。”

沈芳犹豫着不敢上前,冯时笑道:“他叫沈芳,新来乍到,有点怕生。”又低头柔声道:“去吧,你爷爷最喜欢小孩儿。”

沈芳就小心翼翼地拿了一块,吃在嘴里,只觉得软滑香浓,入口即化,便多拿了两块。冯时笑道:“像是在家没吃饱似的。”

尹奉咳了一声:“不过一块糕点,孩子爱吃就吃吧,这算什么。你坐。”

冯时告了座,有小火者送上茶来。尹奉淡淡地问道:“听说圣上最近往西山勇士营去了几次。”

冯时道:“是。去年城下一战,京营积弊,无所遁形。军纪散漫不说,吃空饷的比比皆是,账面上十二万京军,实到人数不足两成。圣上十分忧虑,也在日日敦促。”

尹奉皱着眉头道:“你打算怎么办?”

冯时道:“去年鞑子退兵,实属侥幸。若放任乱象,千里之堤,必溃于蚁穴,更不要说御敌于国门之外。所以我想着,从吃空饷入手,革除时弊。”

尹奉点点头,淡淡地道:“这些空饷,多是寄在京城的勋贵族人名下,不大好弄。”

冯时想了想:“我奏请了圣上,圣心震怒,已经下旨严查。此风不除,日后会酿成大祸。”

尹奉沉吟了片刻,“你快上任御马监掌印了,也是我一力保举的。这时候,大可不必这样出头得罪人,你也顾着些我的脸面。”

冯时愣了一下,尹奉道:“你还年轻,先把位子坐稳了,有些事可以慢慢干。急有急的做法,缓有缓的好处。”

冯时点头道:“明白了,干爹。”

尹奉聊了一会家常,又微笑着问:“有没有找个对食的打算?”

冯时笑道:“还没有呢,我总是觉得自己心还不定。”

尹奉道:“宫里有人托我说亲,我还要问问你的意思。那个宫人,我先不说是谁了,相貌周正,性格柔顺,说话也和气。我想着若是做成了,也不失为一件美事。你府上也没个侍妾,不妨试试看。”

冯时笑着摇头:“干爹,还是算了,我本来在宫中公事就多,回家又要熬炼筋骨,练拳练剑的,谁要是跟了我,也是受活罪。”

尹奉笑了笑,“那就算了?”

冯时道:“多谢人家一番美意,我……实在是担待不起。”

尹奉点点头,转头吩咐下人:“上晚饭吧。”

冯时将沈芳招呼过来:“你到边上伺候着。”

尹奉摆摆手:“小孩儿刚来,是客人,哪有这个道理。”

沈芳道:“我是晚辈,这是应当应分的。”

尹奉见他乖觉,向着冯时笑道:“他们说你挑了个小家伙,我想着你一向眼光高,也总想见一见。”

沈芳恭敬地在旁边布菜盛汤,冯时道:“他人很聪明,读书写字一学就会。现在官话也说得好了,我就赶紧带他出来拜见您。”

尹奉往桌上闲闲地扫了一眼,忽然神色一动,转头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惯用左手的?你干爹跟你说的?”

冯时仔细一瞧,果然见沈芳将汤碗菜碟都摆在左侧。他摇头道:“没有说过。”沈芳道:“爷爷,刚刚我瞧见您的茶碗放在桌上,杯口方向向右,一定是左手拿着的。”

尹奉想了一想:“就拿茶碗那一下吗,我看不见得吧。”

沈芳小心地陪笑道:“您平日是提笔用印的贵人,凡是写字多了,手指上都有痕迹。我干爹用笔的痕迹就在右手上,您的在左手上。我想着我们乡下割麦子的时候,有一种镰刀叫“左镰”,就是专门给用左手的人使的。”

尹奉大笑起来:“好厉害的眼睛,冯时,这孩子还蛮有意思的。”

冯时笑道:“小孩儿说话不当真。”

尹奉摇摇头:“宫里顺着我说话,讨我欢心的多了,一般的孩子,真没这么精细。”又回头问沈芳:“书读到哪里了?”

“只读了《千字文》,字认全了。”

“还想学什么?”

“我……我想学念书,也学骑马打仗,想文武双全。”

尹奉哦了一声,“小孩儿心挺高。”

冯时笑道:“回去一步一步学起来。”

尹奉思索了一下,“我倒觉得这孩子不必接着走高俭的路子。这两年你先带他用心读书,读透了再说,若是真有慧根,上个内书堂也不是难事。”

沈芳听得愣了,冯时笑道:“快给爷爷磕头。”

沈芳就呆呆地跪下:“谢爷爷指点。”

他们吃过了晚饭,冯时便客气地告辞。尹奉又叫人送了一方端砚出来给沈芳,“自己拿着吧,此间新芽逐旧叶,等你长大了,爷爷就老了。”

沈芳见那块砚台通体绿色,质地细腻,知道价值不菲,恭敬地谢过,将它抱在怀里。

上了马车,他又拿出来反复端详着,轻声问道:“干爹,内书堂是什么?”

冯时笑道:“是一个内官们读书的学堂,人人都想进。里头有翰林们教书,读完了出来,就有进身之阶了。”

他听得懵懵懂懂,冯时搂着他笑道:“反正你今天真给干爹长脸。你要是千里马,我就是伯乐,与有荣焉。”

上一篇: 吻娇 下一篇: 师妹她来自不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