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有言(82)
好在娄婉倾也没想要与他过多计较,她轻瞥了一眼底下的人,扬起下巴,“走吧。”
马车便摇摇晃晃地行了出去。
出了宫后,马车停在了街道旁。
如今满街都是流落过来的难民,街上拥挤,马车也不便于前行。
昭意下了马车,想了想还是对马车里的人说了句,“多谢。”
娄婉倾淡淡道了句:“用不着,我也是为了我自己。”
说罢,马车就掉头回去了。
当时在宫门前,昭意对娄婉倾说了原委,娄婉倾就同意了用马车送她出去。
娄婉倾确实看不惯昭意,也恨不得让她消失。
但是对昭意的提议,她没理由不答应。
既能除掉昭意,又能帮助娄齐洲解了这天灾,何乐而不为?
*
城门口,雨越下越大。
因收到了齐铭的书信,娄齐洲当即令人拿来图纸,规划着如何安排难民前往齐铭避难。
他正同群臣商议着,外面的天却像漏了一样,雨水尽数倾洒下来。
雨势已经大到堤坝上的人无法再施工了,只能盼着雨小一些再继续。
有几个略懂筑桥的大臣看着这雨势,忧心地皱起眉来。
“在这样下去,恐怕不太妙啊......”
雷雨轰鸣,外头似乎传来些声音,却被雨声掩盖了下去。
娄齐洲皱眉,喊来一个小太监,“外头怎么了?”
小太t监打着伞匆匆就出去了,只是半晌还没见到人回来。
一名侍卫站了起来,往外头一看,雨势之大,外面朦胧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最终还是那名小太监湿着身子踉踉跄跄地跑了回来,大喊道:“殿下!外头说雨势太大,先前加固的堤坝已经松垮了,还请快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此话一出,众人惊慌。
他们此行是来监工和安抚民心的,所在的地方也是离堤坝最近的,若是这堤坝真的撑不住,这栋高楼怕是第一个遭遇洪水的地方。
群臣纷纷白了脸。
娄齐洲拍了拍桌,“镇定。”
他垂眸,只思索了一会儿,就果断道:“只是略有松垮,我们还有时间。传令下去,安排京中所有百姓转移至枫山,一定要在决堤之前将祝郦子民都安排妥当。”
他站起身来,对着虽惊恐,但依然站在前线的群臣道:“也请各位卿家尽快撤离,我们到枫山再见。”
枫山是京城里最高的山,离齐铭国也近,待百姓都安全抵达枫山后,也便于商议撤往齐铭的事宜。
此刻的娄齐洲仿佛是大臣们的定心丸,群臣压下了心中的惊慌,纷纷听命告退。
娄齐洲唤来一人,“向皇宫传去急讯,一定要将父皇和各位后妃公主安全送到枫山。”
侍卫领了名,召集人飞快向宫中奔去。
娄齐洲站到窗前,外面茫茫一片。
远处传来隆隆的声音,不知是雷响,还是别的什么。
他皱紧眉,压住心中的不安。
第 43 章 拯救
京城人对枫山都不陌生。
秋季时, 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会到枫山赏红叶。
枫山很高,山半腰建了个亭子,平日里出来登山走不动路的人都会在这里歇脚, 楼顶有座小楼,站在楼上就能俯视整个京城面貌。
谁也没想到, 往日里只有登山赏景时才会踏足的枫山, 此刻竟然成为了他们最后的避难之地。
平日里空旷的楼亭此刻挤满了人。
有几个穿着华服的人小声抱怨着, “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的么?我看洪水也没淹过来呢。”
“我鞋子都湿了,若是知道会这样,哼,我宁愿被洪水淹死,也不愿臭烘烘地挤在这里!”
一人掩了掩鼻子,颇为嫌弃地看着旁边衣衫褴褛的人。
这些目无神色, 一脸麻木的, 是亲眼目睹过洪水是怎样在一瞬间吞没自己家园的难民,那些刺耳的话入了耳,他们也只是仿佛没有听见一般,个个垂着头, 缩在路边。
“让开!让开!”
前方传来喊声, 众人扭头一看,哟,不得了了, 平日里住在深宫里见不到的妃子皇子公主通通来了。
娇生惯养的娇子们自然是爬不动这枫山的, 要么是一顶小轿抬上来的,要么是大内侍卫背着上来的。
百姓们纷纷跪到两侧, 等着这些个皇亲国戚过去后,才又聚在一起。
看到就连皇帝妃子也要跟他们这些人挤在一起, 刚才还埋怨的人心里稍微有些平衡了。
等娄齐洲到枫山时,京城中人几本已经撤到枫山上了,但依然还有部分人在往枫山赶。
“你说玄武街怎么了?”
侍卫道:“玄武街的老管事说宁愿死也不会离开太后赐的地,也不准住在里面的人离开,就用马车将玄武街堵上了,一街道的人只能弃了马和车,徒步往这里来。”
娄齐洲眉头一沉,“这个老顽固。”
他看向远方,玄武街离枫山很远,若是没有马和车,得走上好一会儿才能到山脚,更不用说还要爬到山上了。
玄武街那个老管事他是认识的,这人跟太后有些渊源,年轻也是在朝中当着大官的,后来犯了事,本是要流放出去的,但架不住太后往国君那里走动,最终还是将他留在了京城,给了个管事当着。
“困在玄武街中的人有多少?”
“约莫百人。”
如今官员大多都在山上,如今这里能吩咐得动这群皇卫的人只有他。
娄齐洲一思索,立即吩咐人准备车马,“随我一同前去......”
“殿下!”
应许满脸大汗地从他背后冒出来,他对娄齐洲摇了摇头,“不可,如今国君病重,这等危急时刻你不能亲自犯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