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中世纪]私生子王朝(199)+番外

作者: 华泱 阅读记录

“我会重新编撰法典,明确宗教机构的权益只限于人的日常生活,他们无法利用他们超然的地位聚敛财富、干预政治,我死后,如果西蒙和凯撒还过于年幼,我会传位给你,你可以做出一些妥协,但不能背离我的方向,时间越久,你积累的筹码便越多,当人民真正感受到削弱教会权力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后,改革便不可逆转,即便再出一个伊琳娜女皇那样的倒行逆施者也回天乏术。”

“你母亲去世了,西蒙不能无人教育,在他成年之前,我需要你承担对他的教育和监护,确保他能继续践行我的理想,我不担心凯撒,他的血统和身份注定了他会站在教权的对立面,但西蒙不一样,他必须明白国家政权运行的原理,他的心志也不能软弱,血统赋予了他继承皇位的资格,但能不能坐稳皇位依靠的是他们自己。”

“我明白,父亲。”狄奥多西回答道,他很快又问,“所以您选择的继承人是是谁,是西蒙,还是凯撒?”

“能活到成年的那一个。”塞萨尔平静道,“如果他们都活到了成年,我会选择其中一个继续活着,如果我没有活到他们成年,那就由你代替我做出选择。”

“这很残忍,狄奥多西,这和你此前认识的世界完全不同,强迫你去接受这样一套和你童年时的教育全然不同的理想太过艰难,但我希望你能够接受。”

他的尾音回荡在室内,他的小儿子半伏在他膝上,肖似母亲的天蓝眼珠此刻是茫然与震慑,但最终,他的目光重新坚定,他低垂下脸,亲吻着父亲的手指:“我会捍卫这样的理想,哪怕粉身碎骨。”

1234年1月,在妻子去世将近一年后,愈发孤僻冷漠的奥古斯都颁布了毁誉参半、争议不断的《诫圣法令》,限制教士积攒教产、干预政治等一系列权利,这无疑代表着他将抛弃过往对正教的妥协和保护路线。

教士阶层惊怒交加,军事贵族则态度暧昧,毕竟教士同样也干预着他们在封地内的统治,对此明确给予支持的反而是近年来与塞萨尔关系愈发冷淡的罗马教会,虽然格里高利九世笃定他是基督教最危险的敌人,但作为天主教的教皇,他当然乐见东方正教的“异端”势力受到打击,因此他难得公开赞扬了塞萨尔的行为,但意外的是,塞萨尔对他的示好毫不领情,直接宣称《诫圣法令》面向的对象是巴尔干境内的全体教士,天主教教士也不例外。

《诫圣法令》的本质是皇权与教权的矛盾,他不打算将其转变为希腊人与拉丁人的矛盾,否则在本土势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巴尔干希腊贵族随时会将拉丁人和天主教徒连同《诫圣法令》一同赶走。教皇确实愤怒,但他只能无能狂怒:一来君士坦丁堡地区并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二来他也害怕他开除他教籍的行为会将他彻底推向正教一方,那眼下的改革自然会无疾而终。

他的另一个依仗在于他此举其实也暗合了西欧君主真实想法,以至于令他们纷纷响应:英格兰,埃莉诺女王立刻宣布在她直辖的布列塔尼地区和新征服的爱尔兰地区推行金雀花家族自亨利二世时期开始的司法改革;德意志,腓特烈二世也趁势敲打了不服从他统治的诸侯,后者一直试图联合教士阶层以他信奉异端、不够虔诚为由逼迫他让渡权利;法兰西,腓力三世虽然没有像埃莉诺女王那么积极配合,态度却也颇为暧昧,直到格里高利九世松口承认腓力三世对纳瓦尔王国的宣称权后他才象征性地谴责塞萨尔的行为,但也口惠而实不至。

现在欧洲的主要君主基本上都是现实主义者,或称为“宗教实用主义”,在教皇没有给君主们实质性的好处前,他们是不会费心费力牺牲自己利益帮教皇维护权威,王权加强、教权衰落才是这个时代的主基调,他顺时势而行,自然推进顺利。确保他的宗教改革不会受到过多外部因素影响后,他更加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由此自然激发了君士坦丁堡教士的激烈反抗,这一天当他走进圣索菲亚大教堂时,教士正激烈地引经论典地论证耗资巨大的宗教礼仪是如何沟通人与上帝,塞萨尔坐在皇座上安静地听着,当教士终于感到精力不济,试图停下来稍稍喘气时,他忽然开口:“耶稣是从降生开始就身披华服、穿戴珠宝,燃放昂贵的熏香吗?”

“不是,陛下,但人世的供奉是我们与上帝沟通的渠道,这是我们虔信上帝的证明。”

“我们当然应该虔信上帝,崇拜圣像亦乃天赋权益,但铸造圣像和圣物的黄金和珠宝只会亵渎圣父与圣子的神圣,它们应该走出教堂,来到平民手中,让天主的信徒都能聆听福祉。”

圣像!教士意识到了什么,他后退一步,试图从历史中寻找依仗为他壮胆:“圣像神圣不可侵犯!利奥五世之后,罗马从没有过毁坏圣像的皇帝!”

“哦?”塞萨尔拖长了音,下一刻,他身后一位侍从立刻拿起锤头将殿内的一尊圣像砸得粉碎,教士吓得连忙跪地忏悔,他面前,塞萨尔仍不咸不淡道,“那现在,你面前坐着一个。”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1-22 16:45:54~2023-11-23 11:43: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垚嬴 10瓶;54857636 5瓶;读者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4章 女王

狄奥多西近日心情不豫。

有关《诫圣法令》的争议愈演愈烈, 而父亲对此的决心没有丝毫松动,他提拔支持他主张的平民担任教会职务,拒不从命的教士则被剥夺身份放逐埃及, 其中不乏他熟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