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只哄你一个(40)

作者: 一弯皎皎 阅读记录

“嗯。”

男人慵懒地倚向座椅靠背,似漫不经心地问:“你跟他,是什么样的朋友?”

“泛泛之交。”

“多泛?”

“很泛,巨泛,超级泛!”

灯光自上而下,浓黑的睫毛掩住了慕知清的眸色,他的声音很轻:“听说,你是程礼的初恋,棠棠,你现在还喜欢他吗?”

“不喜欢。”

姜棠坦坦荡荡,解释清楚:“我从没喜欢过他,还有,我也从没有谈过恋爱,不是他的初恋。”

“为什么程礼会跟别人说你是他的初恋?”

“他妄想的。”

慕知清颔首。

“先生,刚才那张纸呢?”

姜棠脑海隐约划过什么,可又捕捉不住,刚才接电话分散了注意力,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你刚才写的那几个字...感觉有点眼熟似的,我能再看一眼吗?”

“我要办公了。”

慕知清眉宇一紧。

他挺直腰背,拿着钢笔继续写东西,男人的视线在文件上,不知在思索什么。

姜棠端起手边的杯子,起身,装作去接水。

故意绕弯到董事长的背后,狗狗祟祟地靠近他,歪头,寻思偷瞄一眼文件上面的字。

“这是商业机密,棠棠。”慕知清警觉合上文件。

“......我没看。”

姜棠一本正经地说:“嗐,我不是那样的人,我是想去接水,渴了。”

“你拿得好像是我的水杯。”

“?”

姜棠低头,才发现自己端的是慕知清的茶杯,哦,她根本就没带水杯过来。

“......我,我是觉得你可能渴了,想去给你接点水。”

慕知清没忍住笑出了声:“谢谢,辛苦你了。”

“不辛苦。”

命苦。

姜棠嘴角抽搐,窘大了。

她端着慕董事长的水杯,走去屋内的水吧台,恨不得甩自己一个嘴巴子。

呜,活着好难,挖个地缝遁了算了。

-

-

第35章 大哥哥送的宝石项链

翌日傍晚。

技术部的办公室咖啡香四溢。

同事们敲着键盘,都在专心致志地忙自己的工作,偶尔有几个人轻声讨论着什么。

姜棠办公桌的对面就是她的老师。

陈凤梧有着高挺的鼻梁,眉宇间透着浑然天成的坚韧感,一身英姿飒爽的军装衬得她满具浩然正气。

她看着电脑上的数据报告,跟对面的小姑娘讨论:“前段时间整个京州军演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协同作战方面,无论是陆军船艇还是海军的一些舰队,各部门之间的通讯装备上的兼容性还是不够强。”

姜棠停下敲击代码的动作:“老师,军演的时候是不是得有专门的人去负责携带通讯设备?”

“对。”

“那专人携带的话,对各兵种之间的协同度影响大吗?”

“很耽误协同效率。”

陈凤梧看向姜棠,笑着说:“这说起来,棠棠,你还没跟过正式的军演吧?”

“没跟过。”

姜棠眼睛亮晶晶,还挺期待的:“是不是很振奋人心呀?”

“哈哈哈。”

办公室里的孙工程师笑着,活动脖颈,站起身,坐麻了:“棠棠刚上班没几天,下次军演就带着你过去看看,说不定还能挑个帅气的军官当男朋友呢!”

姜棠捧起大肚杯,喝了口水:“我还不想找对象。”

在技术部,她提交的结婚报告陈凤梧签过字,但是办公室内的其他同事并不知晓。

她说过段时间就离婚,陈凤梧就帮她保密了。

“姜院士没催过你?”

“没有。”

“你戴的项链是个小飞机,难道你喜欢开飞机的男孩子?我认识一个开战斗机的飞行员,正好和你年龄差不多,想不想认识一下?那孩子长得板正!”

姜棠下意识摸了一下脖子里戴的蓝宝石项链。

这条项链是她十八岁的时候,大哥哥送给她的礼物。

款式是一个精致的小飞机,蓝宝石小飞机由工匠师完美打磨雕琢而成,毫无瑕疵。

整体链条是白金材质。

应该是私人订制的,市面上没有找到同款。

这条项链拥有柔和的光泽与细腻高贵的质感,闪耀又典雅。

之前去珠宝店给妈妈买生日礼物的时候,柜台的经理眼睛尖得很,一眼看到了她脖子戴的蓝宝石项链,啧啧称叹,说这蓝宝石色泽惊艳上乘,雕工出神入化。

项链价格少说也得是千万元级别的。

当时,她惊诧不已,大哥哥怎么会送给她如此昂贵的礼物,立马退还给了他。

可是哥哥拒收了,又送了回来。

时至今日,她戴了两年了。

她与程舟同岁,那年大哥哥也送了程舟一个成人礼物,是一只星空水晶手表,是舟舟最喜欢的炫酷款,可他比较骚包,戴上后到处炫耀大哥哥给他的表。

结果,第一天就被人偷走了。

舟舟痛哭了好几天。

那时每天早上都去警察局门口堵大队长,比队长上班还勤快准时,催促大队长帮他找手表,现在都没有找到。

姜棠回过神:“朋友送的,谢谢孙老师,但我暂时还没有找对象的打算。”

孙工程师只好作罢。

也对,姜棠这孩子家境优渥,学历还高,追她的男孩子肯定少不了。

眼光挑一些也无可厚非。

陈凤梧睨了老孙一眼:“瞧你,人家棠棠刚满二十,你别整天对象对象的敲打她。”

老孙挠挠头:“这不是想着当个媒人哈哈哈。”

室内的小胖同志保存文件后,咔咔炫零食:“多敲打敲打我呗!我想找对象!我都二十六了,上次部队联谊会我错过了,陈部长,领导有没有说下次联谊是啥时候哇。”

上一篇: 溺于股掌 下一篇: 问清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