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漫同人)侦探也会打网球(721)

作者: 香茗醉酒 阅读记录

这种烦闷的纠结和冲突对夏目而言无疑是极为痛苦的。

[第一抉择]让夏目深深陷了进去,明眼人都看出来他此刻落于下风。

——他已经在[第一抉择]下失利了太多。

照这个趋势下去,久仁只要四平八稳地继续这个节奏,一定会顺顺当当地拿下胜利。

久仁也是自信满满,越到后面,他就愈发沉得住气——这也是他的习惯,他不会因为胜利近在咫尺就放松警惕,毕竟意外从来是不分时间和时机的。

久仁的习惯的确很好,有时候事情的演变就是这么戏剧性。

已经是他的赛末点了,即便是这种时候久仁依旧沉稳如旧,意外却在此时发生了。

[第一抉择]下久仁的网球始终是慢吞吞的,却在久仁即将拿下胜利的前一刻从夏目手中击出的网球充满了极强的爆发力。

“砰!”

网球重重砸在久仁的脚边,随后弹跳起来。

原本牢牢掌控着比赛节奏和局势的久仁见此都愣住了。

他看着脚下黑黢黢冒着白烟的浅坑,略显惊讶地看向对面的夏目。

夏目的额角有着明显的汗珠,这不仅仅是体力消耗下流出的汗水,同样也是精神力被压制下努力挣扎之中溢出来的。

唯一不同的是,夏目不再像此前那般纠结到面孔扭曲,脸色虽然尚且苍白,精神面貌却好了很多,那双棕色的猫眼也透亮清澈,俨然已经恢复了清明。

久仁一瞬间就意识到只怕自己的[第一抉择]已经被人强行挣脱了。

第435章

“你”久仁看到了夏目身上刚刚浅浅涌动的白光,神色惊疑不定。

白光出现只有一瞬间,可就是这一瞬间,夏目眼中的迷茫却一扫而空,只剩下了一片通透。

“那是什么?”众人都看到了这一闪而过的白光,一时间甚至都以为自己眼花了。

若不是好多人都看到了,真要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简直和刚刚副部长的表现相似。”丸井不可思议地说道。

除了身上光的颜色不一样,突然就挣脱了精神力招式的表现几乎一模一样。

“哪里相似了?”切原认真地说:“副部长是黑色的,贵志是白色的。这就证明副部长是反派,贵志是主角.最起码也是主角阵营的。这个性质可是完全不同的。”

“……”

真田一拳砸在了切原头上,怒气冲冲地说:“太松懈了!”

居然说前辈是反派他有那么可怕吗?

“不过真是想不到啊。久仁第一次对贵志用[第二抉择],竟然就被挣脱了。你们看,久仁都傻眼了。”中也这时候还有闲情逸致嘲笑久仁的“翻车”,只是声音中却不带有恶意。

“是啊,真不愧是我们立海大的一年级,一点都不比其他学校的差。”丸井与有荣焉。

什么青学的越前龙马、四天宝寺的远山金太郎,都不如他们立海大的后辈要好。

丸井偏心且执拗地想道。

“看得出来贵志的精神力很优渥。看来我们立海大三代都注定要走完美网球和精神力招式这条路了。”柳莲二平淡的声音却无端端让人品出了几分戏谑。

“贵志的精神力一直都很好,以前和他比赛的时候就感觉到了。Puri~”仁王慢悠悠地说。

仁王的精神力也很高,和夏目强制同调时给他的感受最为直观。

至少夏目绝对不比久仁差多少,好好培养的话,又是一个让外校闻风丧胆的“幸村”。

躲在幕后一直紧盯比赛的教练们见到夏目猝然出现的一幕后也不免感到惊诧。

“没想到竟然挣脱了工藤的[第二抉择],夏目刚刚似乎觉醒了什么。”斋藤口中呢喃,脸上除了诧异,还有显而易见捡到宝时的惊喜表情。

“我们低估了夏目贵志。”黑部抿了抿唇,声线平稳地说。

他以为比赛就像刚刚那样平淡乏味地结束掉了,谁知道会出现这样出乎意料的情况。

“是啊。看来这些国中生中还真是卧虎藏龙、潜力无限啊。”斋藤笑眯眯地说道。

这的确是意外之喜。

他们虽然对这些国中生都抱有期待,但是总会根据天赋和过往表现分出一个主次,重点培养的人群自然也会集中在一些本就实力强大的人身上。

对于夏目,他们给予的目光虽然不少,但是绝对不如幸村、迹部等人要多。

以刚刚的表现来看,他们给夏目的关注度还是太少了。

看样子他们不能再继续厚此薄彼,否则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办?

“夏目的精神力数值应该也很高。”黑部看着比赛监控录像,若有所思。

或许是夏目从前的表现并不出彩,他的活跃度也没有其他人要高。

因为立海大高手太多,幸村给他安排的出赛机会也多是局限于区大赛、县大赛或是关东大赛和全国大赛的预赛之类的,还没有在正式比赛中对战过全国级选手。

在高手云集的立海大中,幸村能将这些出赛的机会给夏目,足可见对他的重视,但也仅限于此了。立海大为了拿下全国三连霸,一定会百分百保证比赛的胜利,不让夏目出赛半决赛、决赛自然是情有可原。

正是因为夏目比赛的对手没有过于高端的选手,这才没能逼出他的真正实力,也没能凸显出他的强大。以至于就连到他们U-17手中关于夏目的资料,可能都有待指摘和修正。

“嗯,的确。从刚刚他的表现就能看出来。只是他那个招式应该是紧急之下爆发的,接下来还有待练习,直到熟练掌握这一招。”斋藤遗憾地叹了口气:“真想知道这一招的作用是什么,又或者是仅仅局限于[第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