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宠妃想摸鱼(235)

作者: 泠莫亦 阅读记录

这就是裴罗发兵全力攻打贺宁的原因。

之后又因贺宁位置较偏,又拥有天险构成的城防体系,于是攻占后便在此屯兵,妄图以此为据点,蚕食大宣边陲。

在云墨军占据贺宁后就搜过城,城中百姓因此苦不堪言,甚至有不少人因此丧命,然而完全没能找到那位云墨王子。

后来莫黎率军攻城,云墨军欲将全城百姓挟制为人质,这才停了劫掠,固守不出。

令莫渝最为气愤的是,那位钟老将军的头颅至今还悬在贺宁城门之上,无人为其收殓。

李怀璟与几位将军讨论数日,始终没能得出最为稳妥的方案,只是下令又冲了几次城防作为试探,打算找出对方防备最薄弱的部分。

莫渝被他带在身边听过一回众将的讨论,还正巧撞上莫黎和作为他副将的卫淳,场面一度尴尬,她就差落荒而逃了。

那天没能讨论出具体对策,莫渝私底下去见了莫黎,少不得被念叨一番,与李怀璟独处时便拉着他抱怨,不过也帮着想了几种攻城方案。

“这些之前有被人提出过。”言下之意就是全都没被采纳。

李怀璟在这类事务上向来不与她客气,莫渝知道利害关系,想到的方案被驳回后并未觉得沮丧,只是有些焦急。

前夜下了一场大雪,虽说已换上冬装,被风一吹,仍会觉得寒意刺骨。继续这般围下去,若贺宁城内的储备出现短缺,那些云墨人只怕是会再次对百姓们下手,所以能有速战速决的办法是最好的。

但攻城战向来难打,守城方本就占优,通常要多出十倍甚至二十倍左右的兵力才有可能与之一战,别说几天,打上一年都夺不下来的情况也很常见。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眼下预备攻城,实乃迫不得已。

云墨军固守贺宁城中,城外又留着上万大军机动打击大宣的援兵。好在他们这次带来的援兵不少,又能够随时调动,在莫渝看来,很适合以中心开花的战术破解。

“贺宁城里就没有什么通往城外的密道之类的吗?”莫渝坐在李怀璟身边,对着城防图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若有的话,早就能里应外合攻破城池了。”李怀璟捏了捏眉心。

这些天几乎所有人都没能好好休息,他也不例外。

“也是……”莫渝轻叹一声,听李怀璟说话的声音有些沙哑,转眼见他满脸疲倦,放弃继续研究这城防图,转去他身后轻轻捏着他的肩颈做按摩,好让他能放松下。

“没有其他途径入城,就还是只能从正面突破。”李怀璟回头看了一眼,抬手拍了拍她的手背,“但如此一来,攻城造成的兵力损耗会增加,也无法达成速胜的目的。”

贺宁并非边塞重镇,但也没有乡野小道或是暗道,能进出城的只有城南的那道门。城门一落,就像是布袋的口子被牢牢扎起,直接断绝城内外流通的所有可能。

若是有办法从往城内灌水,淹也能淹死不少敌军,但城内的百姓也逃不过,这有悖于他们来此的目的。更何况贺宁周边是荒漠,全靠城内凿井取水,仅够日常使用,根本不足以支撑攻城所需。

现挖条通往城内的运兵密道也不现实。贺宁城外并非土地,而是不知有多厚的黄沙,没办法往下挖。其他方向皆是灰黑色的石山,如莲花一般将贺宁裹在其中,唯一的一段城墙外有云墨重兵把守,无法接近,也不可能在城墙上打洞。

而且那些石山皆是光秃秃的,就只有荒漠沙地上还长着几株沙柳和梭梭这样的灌木与小乔木,完全没办法用来建造云梯或者投石机一类的攻城器械,更不用说莫渝想到的弩炮,简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又因为没有乔木,这里的房舍皆用石头建造,是座石头城,火攻这招也不好使。

莫渝不想这么快就放弃,伸手越过李怀璟的肩膀,指向那张城防图,问道:“强攻城门不成,如果从周围的那几座山上入城呢?”

“外侧的山体倒是有办法绕上去,但靠着贺宁城内的那侧俱是内凹的悬崖峭壁,虽有人凿洞居住,顶上那截却非人力所能攀援而下。”这方案其实最开始就有人提出过,但到这边看过实际地形地貌后放弃了,莫渝还不知道这事,李怀璟便耐心解释给她听,“军中倒是有人制了绳梯,但一次能下的人太少,而且若被敌兵发现,从底下烧毁就无法可想了。”

攻城通常是由低打高,所以军中多用云梯、楼车、木幔,且多数要等双方消耗过后才会使用此类器械配合攻城,并无从城池上空攻克的前例。

莫渝挠了挠头:“那用降落伞呢?”

见李怀璟投来疑惑的目光,她又回到桌前,取纸笔画了下降落伞的简单构造。

“伞面要用的布料应该可以拆几顶帐篷代替,其他材料也容易获取,关键是没有进行过训练就贸然跳伞,又要在晚上进行突袭,不能点亮照明,万一跳伞失败便是粉身碎骨。”莫渝说完后又开始发愁。

“此法倒是可行,以前军中也有做木鸢用以侦察越险的,只是这里无法获得木料。”李怀璟沉吟片刻,对她的方案表示赞许,“用你这方法,只要有六七十人能顺利潜入城中,就足以破敌制胜。”

他说的木鸢就是风筝的一种,类似滑翔翼,可以载人,在宣朝已经转化成了娱乐用途的纸鹞。

莫渝觉得自己提议还是不够稳妥:“当天的风向很重要,而且城中无人接应,无法保证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