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宠妃想摸鱼(240)
李怀璟其实也和她一样:“嗯,再忍忍。”
“放心,妾身好歹算是在这边长大的,倒是三郎,怕是不习惯吧?”莫渝现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不错,不像原主小的时候,换个环境就会因水土不服生病。
李怀璟笑着摇了摇头:“随朕出征的将士们不都这样吗?”
“原来三郎是想和大家一起同甘共苦。”莫渝擦了擦手,歪坐在榻上,单手撑着脸看他,“妾身跟着商队来的时候,顺带拿了些上好的茶叶,本来还想着要是有机会还能做奶茶喝,也能入膳给三郎尝尝,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谁说不行?”李怀璟知道莫渝又在逗他,捏了捏她的脸,“做好了记得送一份给朕。”
嬉笑间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安西这边天黑得比较晚,正当莫渝用过晚膳拉着李怀璟欣赏大漠落日时,有传令兵从贺宁城内带了口信回来。
莫渝听说自己的长兄莫黎在清剿城内敌军时遭到偷袭,顿时急得不行,又听说城内现在已经安全了,便央着李怀璟带她进城。
而乌桓也找了过来,希望能允许他去城内召回他的人。李玉欣亦声称要替皇兄盯着他,也要跟去。
李怀璟一并应下,众人分批进入贺宁城内。
连原主都不曾上过真正的战场,遑论莫渝,出生在和平的国度,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很难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
莫渝跟在李怀璟身边,离贺宁还有数里路,就听远远地传来呼喊声,还以为是残存的敌军在负隅顽抗,不禁勒马向他看去。
“没事。”李怀璟向四周打量一番,略皱了下眉,转头安慰她道,“是伤者们忍不住痛。”
经历酣战的将士们在城内外临时搭起的帐篷里休息。随军郎中优先去照顾几位将领,那些在交战时受伤的兵卒们因人手不足得不到及时治疗,只能由同伴草草处理下伤口,连包扎用的布都找不到干净的。
重伤之人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相对受伤较轻的也靠在那儿,捂着被刀剑砍出的伤口,时不时发出几声哀嚎。
不用等莫渝开口,李怀璟唤来汪华:“传朕口谕,派人向城中百姓购买疗伤物资,多请几个郎中。其他的就不再多说了,让众将都注意着点。”
他指的是不久前下令在全军推行的那几条事项。
莫渝以前就知道大宣内忧外患不少,此番更是免不了交战,追来威城的时候就干脆和李怀璟提了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他最好能推行下去。
用她的话来说,狗皇帝得提高思想觉悟,搞好群众基础,让将来起兵造反的鲍国忠找不到正当理由,就算他一时得手也必不长久。
李怀璟一向治军严格,更是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听她说得颇有道理,立马认可了,几位得力的将领也称得上是上勤下顺,推行得很是顺利。
“皇上如此爱民恤物,真乃大宣之福啊。咱们大宣的将士怎能不胜?”汪华又改不了老毛病地一顿吹捧。
“让你去传口谕,你可倒好,净会拍马屁。”李怀璟骑着马,抬脚就往他屁股上踹,“还不快去?”
汪华捂着屁股,忙不迭地跑着去传旨。
莫渝咧了咧嘴,转眼又看见城墙底下有几堆奇形怪状的东西,应该是被火烧过,焦黑如炭,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她当是攻城或是城防所用的器械,便指着问李怀璟:“那些是什么?”
李怀璟望过去,辨认了好一会儿,但见莫渝问得一脸天真,有些为难,最后只道:“朕也不知。”
莫渝笑道:“竟有皇上也不知道的?”
说话间离城门近了,护城壕长宽各一丈,底下没有水,但是散布着拒马,将士们发起冲锋时,有不少连人带马一同跌下去再也爬不出来的,这会儿已经被沙袋给填了一半。
城门吊桥的铁索被斫断,搭在壕沟上无法收回。莫渝还是好奇,在过桥入城时又回头去看了看那几堆东西。
这下她可算看清楚了,却彻底笑不出来了。
那些哪里是什么器械,分明是堆迭在一起被烧成焦炭状的尸体。
莫渝撇过头去好一阵干呕,嘴里直泛苦味。
这种炼狱般景象加上耳边时不时传来的哀叫,已经太超出她的想象与承受范围了。
李怀璟倒是想好好安慰她,可惜军中之事要先去处理,在入城后先离开了,不过提前准许她在玉英等人的陪同下去找莫黎。
探望
贺宁不像威城,地处偏远,行商也大多不会往这边来,城内没有旅店客栈,只有一家供传递公文之人休憩的驿馆,地方还算宽敞整洁,李怀璟与莫渝等人临时住在这里。
驿馆对面隔了条街就是那位钟为兴老将军的府邸,包括他在内的城守官员及其家眷等人皆惨遭屠戮,这处府邸此前被缪罕万占据,糟蹋得够呛,现在只剩满地狼藉。
莫黎率军入城后,即刻命人将钟老将军的头颅从城门上取下,好好为其入殓安葬,此后便与麾下的几位牙将留在将军府邸休息。
莫渝在驿馆缓了好久,玉英和檀蕊特意给她准备的夜宵都没胃口吃,索性叫上她们陪她去找莫黎。
虽说云墨敌军已尽数铲除,但城内还在收拾战后乱局,出入皆需侍卫陪同,里里外外围了三层,夏守义和辰鹊也都跟着,莫渝感觉有些小题大做,但想着是为确保安全,还是老老实实地都带上了。
到隔壁将军府邸见到莫黎,莫渝才发现这事完全是自己没把话听完,造成了些误会。他们一行确实有遭到偷袭,但那几个敌兵皆被卫淳给及时挡下了,所以莫黎没什么大碍,反倒是卫淳受伤比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