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宠妃想摸鱼(249)

作者: 泠莫亦 阅读记录

莫渝笑吟吟地看着她道:“玉英,我想让你帮我个忙。”

“娘娘有什么事要吩咐奴婢?”玉英被她笑得心里发毛,只觉得不对劲。

“等回宫的时候,你就不用跟着一起回了。”

玉英一惊:“娘娘,这是何意?”

“哎呀,你不用怕,是我有事要交代你去办。”莫渝见她误会,凑到她耳边低声道,“我奉旨从威城带了些人回来,就安置在那处农庄里。你留在庄上照管下,那地方我还有用。”

只要她还要继续维持原剧情,京城乃至宫中必乱,她再怎么摸鱼划水也得去完成布局。

玉英和檀蕊这两人是在她穿书后就一直陪在她身边,也算是她的家人,更是她不想牵累到的人。

玉英感觉兹事体大,有些茫然地摇起头来:“奴婢怕办不好,反而误了皇上和娘娘的事。”

“这情况卫将军也知道,之后他会留在那边负责管理。”莫渝慢条斯理地抛出诱饵,“你只需打理其他琐事就行,不必操心旁的。”

“这,好吧。”玉英应了下来。

“交给你,我也放心。”莫渝又意有所指地说道,“就是你得好好把握机会啊。”

玉英愣了愣,当作没听懂她在说什么。

“茶凉了,我就不喝啦。”莫渝浅浅一笑,摸着肚子道,“这些点心就拿到我屋里去吧,最近动不动就觉得饿,明明吃得也不少……”

她现在不害喜了,食量便跟着涨了不少,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能吃过,像是怎么都吃不饱一样。

如今莫府上下得了蔡氏的吩咐,皆以照顾莫渝为重,但她本就觉得给家里添了麻烦,又拿自己的银子作贴补,才好意思让厨娘给她开小灶加餐。

“娘娘现在是两个人的身子了,当然会觉得饿。”玉英也跟着笑,“檀蕊说是去给娘娘买和乐斋的糕点,怎么还不回来?”

“她和程侍卫一起出的门,哪里是给我买糕点,只怕这街还有得逛呢。”莫渝揶揄道,“走吧,我们先回屋去。”

等到用晚膳的时候,辰鹊提着一大盒糕点,带着檀蕊回来了。

檀蕊说,午后皇上班师回朝,满朝官员出城迎接御驾,从城门口到皇宫前,整条御街被围得水泄不通。她买完糕点要和程侍卫一同回府时,恰好被围观人群给堵住去路,被迫看完了这场热闹。

“听说皇上命光禄寺明日在含元殿大排筵宴,钦赐功臣。”檀蕊笑得眉眼弯弯,喜滋滋地说道,“想来咱们家的大公子是要拿头等功勋的。"

“这次立功的人可有不少呢,只可惜那些牺牲的将士……不过夺回了贺宁,又杀了那敌将,也算是为钟老将军报仇了。”莫渝一阵感慨,又朝檀蕊笑道,“有劳你帮我去买糕点,还带回了好消息,快来陪我和玉英一起吃饭,等下你把这糕点分一分,拿些去给程侍卫尝尝。”

她一个月前就通过系统知道李怀璟启程回京的事,不想他今日就到,打算等明天那场筵宴过后再去问他后续安排。

不知道是不是怀孕了的缘故,莫渝用过晚膳就直犯困,在家没什么事做,散完步看了会儿书,就打着哈欠说要去睡了。

可能是要下雨,感觉有些气闷,莫渝觉得不舒服,便让檀蕊去把卧房的窗子全打开通风。

好在过了春分,天气逐渐转暖,夜间不至于着凉。

卧房窗外的廊前种着一株海棠,在仲春开了花,长满枝头,白日里被晒得愈发红艳,阵阵芳香随风飘入屋中。

莫渝因这花香而有些熏熏然起来,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到了半夜,天际闪过一道亮光,随后便是雷声炸响,豆大的雨点倾盆砸下。

莫渝在酣眠中被春雷惊醒,略觉口中发涩,便自己趿鞋出了床帐去倒水喝。

妆台上就放着一杯水,她摸到杯子,刚喝了一口水润喉,就借着打闪时的光亮,看见一道黑影伴着雷声从右廊下侧忽地蹿至窗前,差点把含着的水给喷了。

“你到底想用这招吓唬我多少次?”那道闪电足以让莫渝看清对方的脸,脱口便是近乎撒娇般地嗔怪。

“抱歉。”李怀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朕不是故意的,但突然下雨了。”

莫渝往窗外看,见他身侧几步外站着轮到守夜的夏守义。

“快进屋吧。”她关上窗,走到门边去迎他。

李怀璟进屋后就挥退了夏守义,跟着莫渝进到里间,脱了外衣。

还好他跑得快,只被骤雨淋湿了肩膀和头发。

等莫渝点亮灯烛,取来帕子要帮他擦干头发的时候,他自己接了过去,道:“朕自己来,你去歇着吧。”

莫渝刚睡过一觉,不觉得困,坐在床沿上问他:“三郎是什么时候回京的?”

“刚到,朕先来看你,明早再走。”李怀璟偏过头去散开发髻,擦着头发说道,“朕让汪华今日午后乘銮驾回宫,以防万一。”

原来那满朝文武迎回的御驾里,坐着的是充当皇帝替身的汪华,也难怪。

“也不知道宫里那些人情况怎么样了。”莫渝盯着他的脸看。

灯火从侧面照亮他的脸,让坚毅的轮廓越发明显。

看上去狗皇帝好像变瘦了点?

“你这个小没良心的,都不关心下朕吗?”李怀璟将帕子往桌上一丢,起身走向她。

“你看上去哪里像是有事?而且昨天才刚通过系统聊过。”莫渝抬起头来,“倒是三郎,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

这可是在莫府,他总不能又是翻墙进来的吧?

“朕这次走的可是正门。”李怀璟像是听到了她的心声,简单解释道,“朕不想太过引人注目,就只先通知了你二哥,也是他叫人为朕开的莫府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