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大杂院里的小夫妻(180)
齐成瑾看出对方的犹疑,索性将自己的警官证拿了出来,关蓓也顺势将自己的记者证拿了出来。
虽然不是首都的单位,但两人证明上的红章做不了假,大娘放心带着两人走进了大杂院。
翟家这个大杂院前前后后足足是五进的大院子,大娘住在第二进的西厢房,房间不大,但是收拾的很干净。
不过一路走来,两人并没有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院子里翟家的家徽反而变少了,只有在屋檐梁栋之上才能隐约看出来一些,并不像最初外墙那里,那么张扬。
“大娘你们这院子真大真好,这木头和青砖也是好东西吧?我们夫妻俩也是住的大杂院,但我们那院子和你们首都这里没法比。”关蓓好奇地东看看细看看,开口的时候带着羡慕,“您房间里也收拾的亮堂干净,一看就知道是个利索能干的人!”
“那当然,我没退休之前在我们街道办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当初那么多大串联的学生,别人都安排不过来,最后还是我出马,将那些学生安排的明明白白,街道还奖励我呢!”
说起自己的往昔,大娘明显更加激动了,关蓓顺势恭维了几句,说话的重点又落在了翟家上。
他们这边的宅子都曾经属于翟家,现在住在这里的人,有的是祖上曾经是翟家的下人,后辈顺理成章留了下来。
还有一部分是肥皂厂,塑料厂,搪瓷厂的工人,这三个厂子曾经都属于翟家,因此附近的人曾经多多少少都和翟家有些关系。
说起翟家来,都有不少感叹。
“翟家人都跑光了,估计以后也不会回来了,就是可怜了那个孩子,孤零零地只剩下自己,虽然跑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活。”
“我听说当初这小子一家也是有机会跑的,但是这小子上面有个姐姐,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走丢了,他们一家子想着找孩子,就留了下来。”
“结果孩子没找到,家里人都没了。”
“你瞧我说这些做什么,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翟家那么大的地主,再怎么样以前也比咱么过得强。”大娘从回忆中抽身,连忙对着关蓓和齐成瑾着补。
两人也到了告辞的时候,顺着大娘的话走了出来。
新的大门已经换好,可是明明是崭新的东西,但瞧着总觉得怪里怪气的。
两人又扭头瞧了一眼,才找地方去吃饭 。
“你觉得那小孩子能跑哪里去?”吃饭时候,关蓓小声同齐成瑾嘀咕。
但其实两人心中都有一个猜测,那就是跑了她们市周围的乡下。
毕竟按照现在得出的结论来看,他们市应该是翟家的祖地。
翟家家主曾经在祖宅留了足够的金银,以防后辈们家业落败。
只是翟家人因为各种巨变,分散东西南北,以前的祖地老宅也不再属于翟家。
但如果那个翟家小子有心,第一选择肯定是回到自己的祖地。
不过这些也只是齐成瑾和关蓓的猜测,况且就算翟家小子真的跑到了她们市里,两人也认不出来。
“接下来几天外贸大会,我都会跟着赵姐行动,估计要等外贸大会结束的时候,咱们才有机会见面了。”不再讨论有关翟家的消息,说起了自己接下来的安排。
整个外贸大会一共会持续半个月,前十天是敲定订单的好机会,后面五天就已经会有厂子陆陆续续离开。
所以前十天,关蓓肯定不可能自己行动,应该会一直跟着轧钢厂的同志们一起活动。
“工作要紧,我这边决赛过后也不能离开,估计还要在首都停一段时间才行。”至少也要等大部分的外国人离开之后,他们这些警察才会分批回到原本的工作单位。
外贸大会一早,关蓓和赵玉便相继起来了。
两人对着卫生间镜子描了描眉毛,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精神一些,才下楼和轧钢厂的另外几位同志汇合。
轧钢厂在外贸大会的摊位是一早就抽签决定好的,位置不算偏僻,但也没有多好。
左手边是别的城市的轧钢厂,右手本则挨着本市的制衣厂,制衣厂比轧钢厂来北京的时间晚了一天,虽然两个厂子的人住在同一间招待所里,但一直没有见过。
一直到了摊位关蓓才发现,制衣厂来的同志中,竟然还有个老熟人。
曾经那个说举荐关蓓成为车间正式工的主任,也在这次的出差行列。
关蓓和这位主任已经很久没见了,但对方看到关蓓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就知道你是个能干的,怎么过都不会错。”主任见到关蓓,对关蓓竖起大拇指,关蓓有些羞涩地笑笑。
当初她虽然没有答应去制衣厂,但也觉得这位主任是个很好的人,曾经想拉进关系走动一番,但主任却不收任何东西,关蓓连着两次上门,也没见到人。
不知不觉中便没了联系。
轧钢厂这边主要是一些零件,虽然样品重,但是占地并不大,但是制衣厂那边的东西却很乱,需要折腾好久,关蓓干脆帮着一起收拾。
她跟着几个制衣厂的人一起学画画,也学了不少关于衣服版型和布料的知识,一眼就能瞧出制衣厂这次的外贸大会是下了大功夫,全都是时兴的面料,估计成本也不会低。
衣服全都像迭罗汉一样摆在柜面上,一眼看过去虽然眼花缭乱,但并没有让人翻看的欲望。
其实国内的衣服大都规整,大家穿的样式差不多,版型差不多,颜色也大都是黑蓝绿三种。
但今天是外贸会,主要面向外国友人,所以制衣厂的摊位上,衣服样子和颜色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