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大杂院里的小夫妻(23)

作者:柚子在跳舞 阅读记录

询问关蓓这个时间点回来,是不是在婆家住的不顺心。

工作的事情,关蓓没特意在齐家说起,但对着陈美云却没隐瞒。

而且她对自己的答题很有自信,只要这次的招聘相对公平,关蓓觉得这机会十有八九就是自己的。

“这工作不错,这工作不错。”

临时工的工资都不高,关蓓这份为期三个月的临时工。

每个月十五块钱,但是上下班时间很让人满意。

正常来说轧钢厂的上下班时间是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

中午休息多长时间,是根据各个车间的进度来不同安排的。

而关蓓这份工作,每天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

中午还有额外一个半小时的休息,只从时间上来看,十分轻松。

关蓓一直呆到太阳落山才回家。

走进大杂院正门的时候,正巧碰上一个穿着蓝褂子的中年妇女从大杂院走出来。

还是个熟人,是轧钢厂生活区有名的媒婆,关蓓见的六个相亲对象,有三个都是她介绍的。

看清楚来人,关蓓有些惊讶,据她所知,她们大杂院目前并没有适龄的单身男女。

看清送媒婆出来的人后,关蓓更惊讶了。

这人是住在后院的孤寡老头,今年六十五了,据说年轻的时候和儿女吵了一架,儿女申请工作调动,去了东北,一直没回来过。

关蓓点点头,快步回了自己家里。

方小草晚一步回来,不过婆媳两人都看到了那位老头送媒婆出来的场面。

“这老头又开始折腾了。”方小草撇撇嘴,言语中都是不屑。

后院这位孤寡老头,姓石,叫石头。

不过现在他年龄大了,除了周老太太,轻易不会有人喊名字。

同辈的人喊石大哥,小辈就喊石大爷。

喊的多了,这位石大爷就觉得自己是小院的领头羊,高人一等,和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带着说教的味道。

小院的人都不惜得和他多说。

而这人的毛病,住在附近的人都清楚,天天让别人帮自己找对象。

说自己现在无儿无女的,总不能到死都是个鳏夫,所以要找个老伴儿。

石老头条件不错,退休时是轧钢厂的七级钳工,老师傅了,每个月退休金都有六十多。

厂子里有什么关爱员工活动,石老头也总能得到优惠。

要是他真下定决心跟人家好好过,他这个条件也不愁找对象。

但他各种要求不断,还不肯和人家好好过日子。

和他年龄相当的他嫌人家老,觉得人家配不上他。

并且说自家一直有长寿基因,自己能长命百岁,人家死在他前头不吉利。

介绍年轻的,又不许人家和孩子又太多牵扯,不许人家帮衬孩子。

这条件虽然难,但也能介绍。

前两年,石老头结了次婚,声势浩大,告诉别人自己有媳妇了。

但是也就一个月,媳妇不干了,死活要离婚。

街道办上门调解好几次都没用。

石老头根本不是娶老婆,而是给自己找个不花钱的保姆。

这保姆不仅要伺候他吃喝拉撒,还要倒贴钱。

石老头要求对方每天买东西都要记账,还要写清楚买的这些东西都用来做什么了,到月末的时候给石老头报账,石老头出钱。

这是石老头结婚前对人家说的。

婚后一个月,新媳妇报账,石老头也拿出自己的账本对账。

新媳妇的账本上写“在国营饭店买三十个白面饺子,花费五毛四角,半两粮票。”

石老头的账本上写“三十个饺子,我吃十三个,她吃十七个。”

到月底报账的时候,石老头只肯报自己吃的那部分。

知道石老头是这么报账之后,媳妇都气哭了。

她嫁给石老头,就是知道石老头工资高,以后过日子能宽裕点。

结果发现,还不如自己过呢。

新媳妇说什么都要离婚,还将这事情闹得满院子都知道了。

大家也知道了当初儿女为什么和石老头大吵一架,再也不回家。

就石老头这种过日子的,谁都受不了。

闹了这么一场后,石老头再想找媳妇就难了。

但是石老头不愿意放弃,看见媒婆就凑上去,花费力气让媒婆帮他好好介绍介绍。

方小草说起这些陈年往事,嘴角越撇越大。

当初方小草还动过帮石老头介绍的心思,毕竟石老头给的媒人谢礼是真大方。

自从事情闹开后,方小草不止一次庆幸,自己当时没介绍,要不然闹得大家都不好看。

方小草说完这些,又向对面指了指,“当初石老头还想和对面成了呢,可惜被对面骂了一顿。”

石老头上赶着去找周老太太,老太太比石老头年纪大几岁。

但周老太太显年轻,石老头显老,两人站一起还挺相配。

石老头觉得周老太太守寡多年,儿子也没了,肯定也想找个老伴儿,就毛遂自荐了。

结果被周老太太站在院子里说:“你是个六亲缘薄,克妻克子的,你就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

“从那之后,两人没说过一句话。”

听方小草说起周老太太,关蓓突然想起了大嫂王霞。

索性将事情也告诉了方小草,想让方小草探一探,王霞打的什么算盘。

“你大嫂我来收拾!”

话音刚落地,院子里突然传来了怒骂声。

“哪个不要脸的小贼,光天化日就偷东西!”

“偷什么不好,偷女人家内衣!这小贼是上杆子去茅坑里吃屎吗?”

同类小说推荐: